莊 瑋
(菏澤市水質檢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山東 菏澤 274000)
在城市工業化進程中,相關污染行業向水體中排放的毒害污染物不斷增加,頻發的水污染事件對居民用水安全以及整個生態環境水安全造成了危害。從本質上而言,水質檢測是為了判定區域內水體的污染情況。而根據有關行業水質檢測標準,水質檢測的準確性與穩定性的提升可為水污染的處理提供有效的輔助。
由于自然的多樣性、不同的地質條件和類型,不同的水質條件和類型會影響水質檢測結果。在水質檢測過程中,要求檢測部門和相關人員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和不同水源的不同指標,采用不同的技術水平、檢測工具和方法,因地制宜地選擇和檢測水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體現檢測的現實意義和目的。例如,與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用水相比,另一個重要的檢測是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進行檢測。對于生產企業,應設置專門的排污口,在檢測過程中,經常將排污口作為檢測場所,既能保證檢測工作的及時性,又能從源頭上控制水源,更好地檢測生產企業排放的污水是否符合環保標準,是否會對下游居民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從而更好地實現檢測目的,完成污水檢測。同樣,對于城鄉居民用水的檢測,往往采用總出水口作為檢測位置,這不僅有利于整體監測,而且保證了居民用水的正常供應,解決了居民用水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檢測效率。
公共衛生領域,水源水質檢測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兩種類別。根據水源種類、水質檢測標準、水質檢測方案的差異,對水源水樣采集過程、存放要求也有所區別。在檢測城市工業廢水時,需首先確定廢水排放口的位置;在檢測生活用水時,需提前確定管網水、出廠水等的位置。在上述檢測過程中,若無法保證水源取水口的有效統一以及采樣點布置的均勻、代表性,會使后續水樣檢測出現誤差。
在水質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澄清水質來源,以便根據水質來源制定有效的污水處理措施。一般來說,污水的來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活污水;一是工業廢水。一旦某一地區的水源受到污染,在對污水進行測試之前,必須弄清楚是生活污水還是工業污水,以免混淆兩者,影響以后污水處理方案的制定。例如,在檢測工業廢水水質時,對于一類污染物,應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的排放口取樣,根據企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水環境質量現狀確定檢測內容;生活污水水質檢測時,采集的樣本應選擇在城市建設規劃總排水口,主要檢測內容為總磷、總氮、COD等污染物。因此,為了保證污水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有必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水質分析方法。
不同的水源類型和不同的水質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這些都是影響水質檢測結果的內部因素。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可能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有些可能是測試機構無法克服的障礙。但是,不同的檢測方法和檢測設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對水質檢測知識的掌握和技術的利用效率,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檢測結果的變化。一般來說,水質檢測要求檢測人員對不同的水樣進行分步分類、采集和整理,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術進行檢測工作。但在很多情況下,由于檢測方法或設備的先進水平和型號,即使是在同一地點采集的同一批水樣也會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檢測機構和相關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并充分考慮不同水質、不同水源類型或設備差異造成的差異,找出測試過程和測試結果差異的具體解決方案,合理分析和調整,及時更新公司現有技術和設備,從而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充分保證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不確定因素是導致水質檢測出現不確定誤差的原因,也可稱之為偶然因素,在產生條件、影響條件方面均具有較為突出的隨意性。在水質檢測時,檢測方操作過程、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均對水質最終檢測結果的穩定性、準確性具有較大的不利影響。由于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即便檢測者嚴格按照正確的方法操作且與外界環境條件保持一致,仍然會出現水質檢測結果不確定誤差,在水質檢測中導致不確定誤差產生的因素主要為儀器差錯、標準物等。
想要保障污水水質檢測過程中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就要科學合理地控制系統誤差。污水水質檢測過程中涉及的檢測項目種類比較多,每個項目的檢測手段都各不相同,所以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系統誤差進行控制,主要控制的方面有以下幾點:首先,在進行水質檢測之前對使用的儀器進行校準。通過多次重復測量,求得系統誤差,通過有證標物的校準,矯正系統誤差。有標準物的利用標準物進行校準,沒有標準物的配制標準物進行校準,實現污水水質檢測結果準確性、穩定性的提升;其次,污水水樣的預處理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過濾處理階段,一部分為沉降處理階段,污水水質處理體系的完善,可以降低檢測設備受到雜質的影響程度,也能將檢測模塊受到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所以我們要對自身檢測方法不斷地完善,對檢測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保障采取的污水水質檢測方式為最合理、最科學。
水樣是從不同類型的水體獲得的物證和數據。為保證水樣采集的代表性,水質檢查員應根據檢測項目和目的,逐一確定水樣采集地點、采集量記錄、采集時間和采集頻率,并在現場對部分項目進行直接測量。
3.2.1 在選擇采樣點時,綜合考慮周圍環境的水質狀況,選擇合適的水質檢測位置。地表水采集時,結合水質檢測要求,依次設置背景段和控制段、控制段和樣品采集段、出口段和入口段。斷面設置完畢后,應逐一確定采樣垂線的數量和采樣垂線上的水樣采集點數量,以保證水質檢測過程中數據準確可靠的順利采集。
3.2.2 記錄取樣量時,試驗技術人員應以標準化的方式記錄每個原始指標,以確保其在適當的范圍內。
3.2.3 在安排采樣時間時,測試技術人員應根據季節變化適當設定水樣采集周期,綜合考慮旱季和雨季。
3.2.4 在控制采樣頻率時,如果水質檢測周期相同,檢測技術人員需要進行不定期的水質采樣。出現異常情況后,可適當增加采樣頻率。此外,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人員條件和試劑種類對水質檢測結果也有很大的影響。用過硫酸鉀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質中的總氮值時,過硫酸鉀作為一種重要試劑的純度對水質中的空白值水平和總氮測定精度有很大影響。因此,在選擇國家標準分析純過硫酸鉀(總氮含量小于0.005%)的基礎上,水質檢測技術人員還需要綜合考慮試劑質量、生產廠家和批次等因素。優先選用高純過硫酸鉀,控制A27~A220的百分率,空白值小于20%。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根據人因測試結果,質量控制需要選擇專業素質優秀、能力水平高、操作經驗豐富的人員,要求人員以嚴謹負責的態度開展操作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在水樣采集方面,為了獲得可重復的水樣檢測結果,檢測人員應根據檢測項目仔細選擇水樣采集預處理方法。例如,在檢測水質中的金屬元素時,檢測技術人員應適當酸化水樣,即加入適量硝酸,以避免金屬元素的損失。在后續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根據水環境選擇合適的檢測項目。例如,對水體上游高污染化工企業排放的污水進行檢測,需要按照國家標準要求檢測pH值、溫度、水質顏色、懸浮物和陰陽離子,以獲取水樣污染情況。在水樣測定結果的分析階段,水樣檢驗員應執行分批原則,根據水樣組成條件的不同,對數據進行二次對比分析。例如,水樣中氫離子活度指數的測定結果,應綜合考慮氫離子活度的不穩定性,并進行重復實驗檢測。重復實驗檢測后,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確定二次檢測結果的偏差是否在國家標準限值內,然后確定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對于水質檢測,在選擇之前應做好充分準備,以提前了解水源位置的特殊特征,而不是接近原則。水質檢測最好建立多個檢測點,綜合判定水質合格率。另外,在選擇水質檢測點之前,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必須著眼未來,從全局出發,做好前期準備。他們不僅要結合自己的知識條件和技術水平,還要充分考慮現有設備條件,并系統地考慮測試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在測試水源的選擇中,測試組織和測試人員必須充分考慮當地地質條件和環境因素對測試過程、當地水質狀況、水源類型對水質檢測的不利影響,當地水源的開發等,保證水質檢測的順利進行和檢測結果的相對準確性和穩定性。
在檢測水質的過程中,必然需要各種不同類型的設備和材料。水質檢測技術人員應重點控制設備和材料的質量。例如,當水質采樣器為玻璃器皿時,為了防止細菌黏附在儀器表面,影響最終檢測結果的質量,應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對相關容器進行清洗、沖洗和濕潤,并觀察容器壁上是否有水滴,試驗前該區域是否無水。同時,水質檢測前,應嚴格校正電導率儀、pH儀、電子天平的準確度,確保水質檢測結果的質量。對于檢測材料,應從試劑等級控制和試劑有效性控制兩個方面入手,避免其對水質檢測結果的影響。在控制水質檢測所用材料的等級時,應綜合考慮試劑和待測組分中的干擾因素,并逐一處理;在控制水質檢測材料的有效期時,應逐一考慮試劑超過保質期和儲存不當等因素。例如,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三氯甲烷萃取法測定水質中的揮發性酚類化合物時,應根據顯色劑和試劑鐵氰化鉀水溶液在光照下易分解的特點制備,應將其儲存在棕色瓶中,并立即準備。
在水質保存及處理環節,標準差值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一般可選擇最大運行濃度標準10.00%作為最恰當的相對標準差值,并隨機選擇超過這一相對標準差異的樣品進行平行檢測,或者選擇不同批次的樣品進行雙樣的平行檢測。若平行檢測結果相對偏差沒有超過規定的最大允許參數范疇,則表明水質檢測階段誤差處于規定要求范圍內;反之則表明水質檢測階段誤差處于較大的數值,應優選安全性較高的解決方案。在水質處理時,試劑盒藥品只有在特殊規定的環境下才會出現化學反應,根據反應產物+反應現象,可以獲得水質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在處理過程無法滿足水質檢測要求。因此,檢測技術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試劑盒試驗用藥品的合理選擇,避免化學反應偏差對水質檢測結果準確性的不利影響。在水質氨氮檢測過程中,無氮環境溫度處于(22.5±2.5)℃,檢測技術人員應選擇避光、低溫環境下存儲的二次加工氨水進行檢測,避免環節偏差的出現。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天氣、環境、儀器等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會對污水處理的結果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在對污水水質進行檢測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地重視以上各種影響因素,一旦出現偶然誤差就要對可能產生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大部分偶然誤差都是可以避免的。同時我們可以加強檢測人員對檢測流程和操作流程的熟練程度,避免因為人為操作失誤造成誤差的出現,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一些無法避免的誤差我們盡量將其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主要包括檢測設備本身存在的缺陷及檢測設備不夠先進等。所以檢測人員在污水水質檢測之前,一定要對可能出現的誤差有心理準備,高度重視可能出現誤差的環節,保障污水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度,為水質檢測后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污水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很大的影響。污水水質檢測工作專業性強,為了降低檢測過程中人為操作失誤的概率,保證污水水質檢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檢測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污水水質檢測過程中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雜質應及時清除,檢測人員應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對各種復雜檢測環境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定期組織開展檢查員培訓,提高污水水質檢查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養成檢查員良好的行為習慣,高度重視污水水質檢測人員的能力水平,不斷引進先進的檢測手段和檢測技術,實現污水水質檢測隊伍的不斷壯大和完善,促進我國污水水質檢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經過以上的分析研究,我國農業產業和工業產業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人們的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逐漸增大,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中會伴隨大量廢水、污水的排除,我們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對污水、廢水進行凈化處理,才能保障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所以提高污水水質檢測的準確性及穩定性是水處理工作中的關鍵,其可以促進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