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麗 高文建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水利局,山東 聊城 252000)
節水灌溉技術是一種科學灌溉技術,通過滿足農作物對水的需求,能夠更好地提高農副產品的質量與產量,同時也能對當地資源進行合理地運用。我國雖然水域充足,但因國土面積大,并且水域分布不均衡,因此有很多地域會出現干旱問題,而且也有些地方會出現澇的現象。而良好的農田水利工程能夠將我國水域資源進行均衡分配,同時利用節水灌溉技術也能運用少量的水資源,讓莊稼得到最好的收成。但如何有效應用節水灌溉技術,也成了農田水利工程發展重要的研究問題。
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對節水灌溉技術的依賴性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新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不斷應用于實際農業生產中。農田水利工程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我國地域遼闊,但水資源明顯缺乏,水資源分布也呈現出明顯的異質性。北方降水量較少,尤其是西北內陸地區。農業發展高度依賴水資源。因此,大力推廣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將大大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不足的問題,保證現代農業有序發展。第二,作物生長的不同時期對水的需求不同。傳統的漫灌方式不僅浪費水資源,而且無法實現農業精細化管理。因此,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有利于農業人員準確研究作物不同生長周期的需水量,根據作物不同階段的實際需水量進行供水,不僅可以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而且還要適應農作物的實際需求。第三,農地規模化種植后,更有利于解決和實現土地、勞動力、資金、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組合,實現統一管理,將國家推廣的現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與智能管理控制模式相結合,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精準灌溉,不僅達到了節水的目的,而且實現了智能管理模式。
節水灌溉技術本身是一項需要更加注重細節的技術,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更加謹慎和認真。但是,目前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由于管理問題、技術人員操作問題和施工質量問題,節水灌溉技術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農田水利建設沒有達到節約水資源、提高農產品產量的目的。例如,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采用節水灌溉技術,在渠道建設、水資源輸送管道設計、灌溉設備質量控制等方面容易出現疏忽,施工人員未對渠道進行壓實或平整,使渠道沒有良好的防滲功能,如果施工人員對輸送水資源的管道未進行相應檢測,或連接處不防水,可能導致管道漏水。此外,由于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員工在工作中會犯很多錯誤,這將對節水灌溉工程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整體上來看,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除少數先進現代化農業示范區域能夠充分利用節水灌溉技術以外,大部分地區仍然采用傳統的灌溉技術,這讓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難以提升到較高的水平。除此之外,國內農業技術人員對于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仍處于發展階段。相較于歐洲一些國家,在現代化農業發展過程中,對于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視程度和開發力度仍有較大的差距,未來仍然需要國內農業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并積極采取舉措來拓寬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范圍。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技術應用過程中,不僅能夠最大程度使用水資源,還可以進一步減少和降低農田灌溉等相關水利工程建設活動,進而有效降低水資源浪費相關問題。然而,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實際利用和操作過程中,會受到灌溉區域以及地理位置的阻礙和影響。換句話說,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自身想要有效開展,與農田水利工程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產生了緊密聯系。現階段雖然我國地域十分遼闊,但是在農田耕種區域,水資源仍然存在著問題和不足,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所以,技術人員實際開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之前,必須針對農田灌溉區域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結構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技術分析和數據總結,最終進一步明確何種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在我國的很多地區,施工單位完成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并交付使用后,并沒有將技術要點與常見故障的處理方法一并交付,致使大部分使用者不清楚該工程的使用技巧,在使用過程中易因操作不當而埋下隱患,且一旦出現問題或發生故障,無法對其進行維修。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時無人上報,致使工程無法得到及時維修,部分灌溉設備被損壞。
農田水利工程是一項具有較高要求的工程項目,不斷加強工程的管理,能夠對利用節水灌溉技術有著一定的幫助,從而有效提高工程質量。而在對農田水利工程進行管理時需要針對員工、操作流程、各部門協調等方面進行管理,并要加強監督機制,保證節水灌溉技術能夠更好地應用到農業發展當中。例如,在節水灌溉技術運用過程中應該進行動態化監督,保證水資源能夠正常運輸到農田中,而且也要對農田需要用水量進行精準的管理與控制,保證水資源沒有浪費。也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在一些重要的施工工藝中對工作人員操作流程進行嚴格的管理與監督,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的相關工藝達到更高的要求。農田水利工程也是較為復雜的工程項目,需要多個部門進行協作,因此在管理時需要管理人員提高專業素養,利用信息技術、網絡平臺等將各部門信息進行相應的共享,并保證各部門之間能夠建立更好地交流平臺,從而保證水利工程能夠與節水灌溉技術進行完美的融合。
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標志性之一,就是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大范圍的應用。所以未來要積極推廣和應用節水灌溉技術,把現代化農業示范區域作為典型案例,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在提升農作物生產量和降低水資源消耗上所發揮的積極意義,讓越來越多的地區都能夠自發地去對節水灌溉技術進行研究,借助政策的力量來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未來地方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地方農業發展目標來制訂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計劃,在成本與效益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要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積極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又要把成本控制在一定的區間內,逐步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
微灌溉技術所包含的農田水利灌溉模式相對比較復雜和多樣化,如滴灌技術、微噴霧技術、脈沖灌溉技術以及涌泉灌溉技術等。尤其在目前我國大部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使用微灌灌溉技術的核心工作技術條件則是設備壓力,同時微灌溉技術主要由常壓微灌系統以及重力微灌系統兩種不同形式存在。因此一旦農田水利灌溉系統以及運轉模式需要依靠設備作為基礎工作模式時,其基礎灌溉系統則主要由地上微灌技術以及地下微灌技術兩種模式共同構成。從本質上觀察,所謂的微灌灌溉技術,主要就是對農田水利灌溉控制系統、水資源傳輸渠道。以及水資源過濾結構體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綜合使用,并且其系統自身具備水資源控制等相關優勢和特點。因此,微灌溉技術主要工作原理則是依靠滴水頭區域、分水器區域、穩定器區域、噴水帶區域以及滴灌水帶區域組成條件下,將可水解化學肥料或者物質精準控制在農作物結構體上,從根本山確保農作物健康成長。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農作物產量,還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其發展應當與時俱進,緊隨時代與科技發展。通過更新設備、學習研究先進工藝、開發新灌溉技術等,使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實現現代化、數字化。例如,可以使用電子設備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監測,在第一時間獲取農作物的生長數據,并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進行合理灌溉。同時,要密切關注當地的農業發展水平及趨勢,以便于選擇更為高效的節水灌溉方式與技術。
節水灌溉技術要想能夠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需要兩個方面的配合:第一,物力方面的配合。節水灌溉技術所需要的各類設備需要完整地進行安裝,依照完善的硬件設備來保證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充分應用到實際的農業水利工程中。第二,人力方面的配合。除了物力方面以外,節水灌溉技術要想發揮出應有的效果也需要借助專業人員的力量。通過不斷組織人員對節水灌溉技術進行培訓來提高他們應用設備的熟練度,尤其是在對應急問題的處理上和后期設備的維修上都要進行反復的講解,保證節水灌溉技術投入使用后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節水灌溉技術對實地的勘察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要勘察農作物對水量的需求,同時也要勘察地質、氣候、降水等相關環境問題,從而保證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得到優化。而且節水灌溉技術也要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這樣能夠保證當地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例如,在勘察過程中,應該首先對當地農作物的分布以及各種農作物的特點進行分析,并進行相應的統計,從而選擇適當的灌溉方式。然后再對當地地質進行勘察,主要勘察當地地質濕度,以及滲水能力等,還要對降水等環境因素進行全面的勘察。最后通過收集整理多方面數據,進行相應地分析,從而得到多種農作物實際需求的灌溉水的用量,設計出符合相關數據與需求的節水灌溉施工圖紙,并進行高質量施工,讓節水灌溉技術得到更科學、合理地應用。
對于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雨水資源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彌補農業灌溉水資源使用的綜合消耗。隨著我國農業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提升,雨水收集技術同樣取得了全面提升。所以對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來說,只有不斷使用科學技術手段儲存雨水結構,然后通過管道將水資源傳輸至農田結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進而有效防止出現侵蝕問題。為此,雨水收集技術主要適用于干旱地區,并且此種基礎不僅可以為人類或者牲畜提供正常生活飲用水,一定程度上還有效解決了農作物生產嚴重缺水問題。
高效節水灌溉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及發展目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當地的水資源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根據調查數據制定相應的標準。相關從業人員應熟悉節水灌溉的各項指標,能夠高度重視節水灌溉的作用及實際意義,從而合理分配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在水資源分配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及標準,不可盲目分配,可采取配額制,根據不同農作物的需水量合理分配水資源,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質量。各地的環境條件及土壤條件差異較大,因此不能盲目地去執行同一套標準,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制定適宜的節水標準。
在進行勘察過程中也要對地質中營養成分進行相應地分析,從而幫助農民了解該地質更適合種植什么農作物。而且也要對相應的土地進行農作物種植的規劃,保證每一片區域種植的品種統一或者需水量相近,這樣能夠對自然水運輸的水量進行相應調節,避免因為運輸水過量而導致水資源浪費。例如,在一片農田中有這多種品種的農作物,并且他們所需用水量不同,如果統一進行灌溉則會導致水資源的浪費。而且農田水利方面也要對各區域用水量進行統計,從而保證自然水的運輸量剛好適合。因此,如果有規劃地進行農作物種植,保證區域內農作物一致或者相近,能夠保證灌溉水的統一性,同時也能給予農田水利工程一定準確的用水量數值。
雖然目前節水灌溉技術與傳統的灌溉方式相比,對于資金的需求較多。但是從長遠來看,節水灌溉技術是未來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趨勢,這項技術的應用將會逐漸給地區農業的發展帶來越來越多的好處。所以未來地方政府應適當地增加資金投入,提升對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并不斷地將該技術應用到實際的農田水利工程中。
隨著我國水資源大幅度浪費和流失,無論是自然環境保護還是農田基礎工程實施,相繼出現問題和不足。為此,政府以及農業管理部門想要進一步防止水資源問題的產生,就需要在農田水利工程基礎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