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發華
(甘肅省民樂縣童子壩河水利管理處,甘肅 民樂 734500)
隨著民樂縣地下水超采區的治理,進一步減少了地下水供水量,要滿足民樂縣灌區的用水需求,必須加大農業節水力度,通過高效節水灌溉和灌區節水改造等措施,降低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提高地表水的利用效率。
民樂縣童子壩灌區位于民樂縣東部,灌區始建于1953年,土地總面積475.85 km2,原設計灌溉面積 1.43 萬 hm2,灌區總灌溉面積達到 2.02 萬 hm2。地表水資源由童子壩河、石灰窯、砂嘴口、乃堵壩等幾條支流匯集而成,主要引水以童子壩河為主,灌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0 976 萬m3(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7 848 萬m3,地下水允許開采量3 128 萬m3),流域面積331 km2。轄民樂縣南豐、永固、洪水、民聯、六壩5個鎮59個行政村及5個機關農林場,設計灌溉面積 2.02 萬 hm2,有效灌溉面積 1.92 萬 hm2,水權面積 0.72 萬 hm2。
灌區已建成中小型水庫2 座,總庫容1 485 萬m3,其中:翟寨子水庫總庫容1 460 萬m3,砂嘴口水庫總庫容25 萬m3,分別于2010年和2012年進行了除險加固。建成扁都口、馬營墩、石灰窯渠首引水樞紐3座,建成灌溉機井129 眼。
為了積極推動農業的發展,農業部門對農田節水灌溉技術展開了深入研究,為農業增產提效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在實際的民樂縣童子壩灌區水資源開發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且這些問題已經對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水資源開發利用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相關人員必須對這些問題加強重視,采取合理的方式積極解決問題。
民樂縣土地資源與水資源始終無法保持平衡,仍然沿用傳統的灌溉技術及灌溉模式,已經無法有效滿足實際需求,必須對此進行創新;種植結構不夠合理,無法高效利用水資源,單方水GDP 產出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局部地區在提升經濟收入時盲目的擴大面積,沒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且這種現象越發嚴重[1]。
民樂縣地表水資源總體利用度較高,但無法針對性的調節地表徑流,資源開發存在極大的不平衡性,全縣雖然有多個中小型水庫,但庫容僅在地表徑流中占較小的比例,地表徑流調節能力有待提高[2]。一方面,非汛期來水有限,無法大量蓄水,導致灌溉期嚴重缺水,不能實施高效灌溉;另一方面,受到汛期的影響,棄水比較多,水庫調節能力有限,與年調節供水的要求存在較大差異,日益凸顯了供需水矛盾。
民樂縣大部分農田水利工程始建于20 世紀60—70年代,沒有對其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改造。田間渠系配套工程數量比較匱乏,存在明顯的滲漏問題,輸水能力有待提高,全縣灌溉水利用系數較低。
近年來,民樂縣經濟發展速度日益提升,逐漸增加了灌溉的面積。但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在水資源利用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且沒有合理規劃農田基礎建設,水資源利用率較低。為了順利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必須結合地區的差異性,在實施節水措施的基礎上,對地下水資源加以開采和利用。
農業高效用水的重要基礎是完善的節水灌溉制度,使其能夠結合農作物的實際特征,制定規范的灌溉措施,對土壤水分加以調節,以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從而獲得經濟性較強的灌溉方式[3]。通過明確農作物的灌溉定額可知,按照“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的要求,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壓減地下水 120 萬 m3。
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整體面積比較大,存在種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由此產生了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4]。為此,需對種植結構加以調整,按渠道、按區域種植需水作物,拓展地膜覆蓋面積,實施一系列節水措施,提高節水措施的利用效率。
農戶節水意識不強,需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提高群眾的節水意識。例如,在民樂縣大范圍推行階梯水價,在實踐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已經出現了多元化的節水灌溉技術,但不同技術的特點各有不同,需要結合具體實際情況,科學地選擇節水灌溉技術。對水資源的分布特點以及當地的氣候、地貌等因素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考慮,并進行論證,確保所選擇的節水灌溉技術符合具體實際。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人們對這些因素考慮得較少,所選擇的新技術過于盲目,無法充分適應民樂縣的發展實際,增加了經濟成本。為此,需結合民樂縣發展實際,以噴灌或者微灌技術作為節水灌溉的主要技術,并合理規劃溝渠,采取渠道防滲措施進行節水[5]。
近年來,民樂縣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升,逐漸改變了民樂縣的生態環境,但也相繼暴露出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上游來水明顯不足的問題。為了緩解這一矛盾,需要實現井渠雙灌。通過井渠雙灌,可以增加有效灌溉面積,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由于井渠雙灌有效提高了灌溉水保證率,增加了灌溉面積,有效緩解了局部地區所存在的水資源匱乏問題。
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在水資源開采利用過程中,需要對地下水保護、應急與戰略備用等需求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考慮,正確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及時的封存超采區域部分地下水開采井,為干旱年份做好準備,確保干旱年份能夠擁有備用水源。
肥力及田間管理是種植現代特色農業蔬菜的重要基礎。蔬菜需要大量的水,而現有的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節水灌溉與蔬菜種植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為了使這一難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必須合理的利用地下水資源進行井灌。
現階段民樂縣農業發展已經陷入瓶頸,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水資源短缺。如何高效利用水資源已經成為相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需對其展開深入的研究。從整體考慮問題,確保布局的合理性,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管理,大范圍推廣節水技術,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已經成為目前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的主要途徑。
合理開采地下水,以提高地下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為民樂縣經濟的穩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具體開采中,需要合理劃分地下水區域,針對性的調整現有開采機井,逐步關停已經不能穩定運行的機井,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總量,避免過量開采問題的出現,同時要采取回填的方式處理報廢機井。
首先,為了全面實現節水的目的,必須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管理體系,為地下水開發和利用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確保節水工作能夠扎實推進,全面強化民樂縣居民的節水意識,將節水工作落到實處。其次,在用水的整個過程中加大節水力度,通過改造相關生產設備和用水工藝,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通過針對性的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將節水型農業和節水灌溉技術融入到具體工作中,提升農業灌溉水利用率。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水資源的存在滿足了民樂縣居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需要全面排查機井,發現地下水違規開采行為要及時制止。
地下水監測數據能夠將地下水水量、水質等方面所發生的變化直觀地展現出來。為了持續利用地下水資源,需要對地下水動態監測站網加以完善,實施監測工作,特別是針對中深層地下水更需要加強動態監測網的建設力度,以確保能夠有效監控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收集地下水動態監測資料,并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能夠對水位降深和開采量有準確的了解,優化開采運行方案,將準確的依據提供給地下水開采者,保證地下水開采的規范性。
現階段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的調蓄水庫數量比較少,地表來水量有限,且地下水資源匱乏,日益暴露出灌區水資源存在的矛盾,難以保證供需的平衡,因此要不斷提升地表水源飲水工程建設力度,建設符合實際需要的供水工程,使部分地下水開采量被替代,對地下水超采現狀加以緩解,以持續性的利用地下水。
在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的農戶對灌溉技術更加關注,對其產生了較大的需求,必須要合理創新灌溉技術,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因此,在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發展過程中,要引進先進的手段與灌溉技術,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節水灌溉技術,通過計算機全面監控具體的灌溉情況,使相關人員及時把握灌溉信息,并將各方面的數據準確錄入到計算機,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結合分析結果,對后續工作作出針對性的調整,進而合理的調整灌溉用水量。
網絡編輯軟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計算機對節水灌溉系統加以調整,將計算機控制系統與灌溉系統緊密結合到一起,以實現自動化灌溉,管理人員只需要控制開關就可以完成灌溉工作。同時,對灌溉系統中的流程加以控制,保證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得到有效灌溉,使灌溉環節得到全面的優化,進而高效利用水資源,避免浪費問題的產生。
在民樂縣童子壩河灌區需要更加關注節能灌溉技術,并對其展開深入的研究,對具體的流程有明確的認識,高效利用水資源,例如在對實際情況有所了解的情況下,需要將多元化的壓降灌溉技術合理配備好,根據需求選擇灌溉方式,節約利用水資源。
在民樂縣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業已經成為民樂縣經濟發展的主體。然而現階段農業水資源利用現狀對農業發展產生了嚴重的限制,存在水資源浪費及污染等問題,這些都對農業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要將節水灌溉技術合理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以高效利用水資源,對農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節水灌溉技術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只有緊密結合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節水技術的綜合措施,才能將其所具有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解決用水矛盾,實現節水高產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