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平 劉珉 盧吉強 徐燁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存在亟需解決的問題:會計專業學生校內真崗實戰難,實踐能力培養不足;會計實踐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差距大,人才培養滯后于企業需求;學校社會服務能力弱,難以為合作企業提供有效的技術服務等。這些問題極大制約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
山東省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有會員企業近百家,積極開展專業服務和人才培訓,組織財會理論研究和省內外學術交流及應用,引領外經貿財會行業不斷提高財會工作水平和財會人員素質。山東外貿職業學院是學會秘書長單位,會計教研室主任擔任學會秘書長。學院積極對接山東省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聯合青島海諾誠財務咨詢有限公司、青島可信財稅事務所有限公司、青島市中高職會計專業辦學聯盟等單位,建成會計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即會計工廠),解決了會計專業師生校內真崗實戰難、教學內容與崗位實務脫節以及社會服務能力弱等問題,打造“學校+學會+聯盟+企業”產教深度融合的命運共同體。會計工廠2019年獲評國家級會計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人才培養質量獲得全面提升。
第一階段的會計實踐教學主要在校內仿真實訓室由專任教師指導完成。根據課程體系指導學生進行分崗位模擬實踐,實訓軟件及工具主要有企業認知沙盤、網中網、正保教育開發的1+X證書考試資源和仿真教學軟件、實訓工作手冊等。
第二階段的會計實踐教學在校內會計工廠內由企業教師指導完成。設置工作崗位,按照崗位要求安排工作內容,采用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此時學生以合作企業提供的真實客戶資料為工作底稿,學生需要在實習期間完成真實的工作任務,比如網銀轉賬、工資社保處理、智能化發票錄入、賬務核算、納稅申報、工商年檢、憑證裝訂、數據分析等。

圖1 主要做法
第三階段的會計實踐教學是學生畢業前去校外企業或會計工廠頂崗實習,由校內校外教師共同指導完成。學校召開校內大型招聘會,為學生提供數千個就業崗位;同時在會計工廠平臺內發布招聘信息,幫助部分學生推薦就業;如果學生難以找到實習崗位,則由學校統一安排實習。在會計工廠內首先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進行物流企業會計、酒店管理企業會計等“分崗位訂單班”(虛擬班)的選拔,然后進行3個月的崗前技能與企業文化培訓,學生考核合格后,直接進入訂單企業工作,直接上崗,大大降低了企業用人成本,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口就業率。
根據企業對畢業生會計技能的需求,依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理論,構建會計專業崗位導向能力本位的專業課程體系,并重組教學內容,將不同會計崗位職責分解為具體工作任務,整合序化真實的工作任務,兼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和認知規律,重組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內容。根據重組的教學內容,組織企業專家及骨干教師開發編寫了“項目導向、任務載體、素養貫穿、課證結合”的理實一體、校企雙元教材10部。
會計專業實踐課采用“實訓室+校內會計工廠+校外企業”三課堂授課模式,學生在實訓室進行會計模擬訓練,每周固定時間去會計工廠進行財稅真崗實戰,畢業前去校外企業頂崗實習(見圖2)。會計實踐課的考核也采用“三課堂、三主體”的教學評價模式。實訓室授課教師依據學生平時完成的小組、個人學習任務及展示情況進行賦分,同時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會計工廠的企業教師根據學生在工廠完成實踐任務情況進行賦分;校外企業指導教師根據頂崗實習學生完成崗位工作情況,給出頂崗實習成績。實踐課實現了全過程、三課堂、三主體考核。

圖2 “三課堂、三主體”實踐教學評價模式
根據校友及企業強烈要求,將工廠升級為功能豐富的人才服務中心,除了幫助在校生校內真崗實戰,還增加幫助企業招聘、學生就業及就業后提升技能、考證輔導等功能。
將學校多年來的校友資源匯集起來,通過會計工廠平臺,專人負責隨時發布企業用人信息,替代了商業性收費招聘平臺。因為都是與工廠相關的合作企業,校友與企業間信任度高,企業招聘會計人員,更加便捷、放心,且無成本。校友也能較快獲得更好的工作崗位和發展機會。在畢業季,會計工廠匯總企業用人信息,集中校內招聘,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就業,從而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受到校友與企業一致好評。
工廠還為平臺成員提供繼續教育服務:根據需要,引入第三方培訓機構,共同為平臺成員提供CMA、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等證書考前輔導、1+X證書、大數據分析、財務共享、人工智能會計等繼續教育,幫助他們不斷提升技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工廠聯合學校、學會、聯盟、企業,組建實踐技能強、專業知識豐富、年富力強的會計服務專家團隊(含學會領導、企業一線專家、學校博士教授),專家團隊在服務會計工廠實戰教學的同時,還為企業培養管理型會計人才,幫助企業建立真正有價值的管理型會計團隊;為企業引入財務共享及智能財稅軟件,實現基礎財務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制度化;為企業設計管理會計相關制度,推動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實現精細化管理。萬頎鈞老師作為專家,多次為全國外貿企業做“應訴反傾銷會計”專題講座,反響強烈。孫中平、萬頎鈞、楊智慧等老師10多年來,每年為青島市外貿會計同行作稅法、會計改革專題講座,受眾20 000余名,廣受好評。
工廠作為青島市中高職會計專業辦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與聯盟資源共享,聯盟內師生可以在基地真崗實戰。未來將建成青島市會計專業公共實訓基地,對青島市全部學校開放。
工廠與聯盟合作,多次組織技能大賽,提升了青島市會計、金融等專業技能水平,聯盟內學校多次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021年,我院成功舉辦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銀行業務綜合技能”大賽,在全國職業院校產生了廣泛影響。此外,通過平臺組織師資培訓,交流課程建設、教材撰寫、教學模式改革、實訓基地建設等活動,積累了多方面經驗,聯盟內師資水平提升很快。
學生獲銀行業務綜合技能、智能財稅、創業綜合模擬等國賽、省賽一等獎、特等獎31項;81名學生入選齊魯工匠后備人才培育對象;一志愿錄取率均為100%;畢業生就業率99%以上;用人單位評價學生“崗位技能強、綜合素養高、交流溝通暢”,滿意度一直在98%以上。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獲批省名師工作室1個、市名師1名、省級優秀科研成果獎5項、省級教改課題8項。1人獲山東援疆先進個人、優秀援疆教師。教師多次獲山東省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二等獎,山東省職業技能大賽(教師組)一等獎、二等獎。
助推專業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學院被教育部認定為“1+X”證書試點院校,會計專業成為國家骨干專業和省高水平專業群、品牌專業群核心專業。教學團隊獲評省教學團隊。會計工廠獲教育部會計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專業核心課程全部建成為數字化課程,其中省級精品課5門、立項建設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校企合作出版理實一體、校企雙元教材10部,發行近4萬冊,近百所院校選用。
通過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代友商學院線上直播,向全國373家會計師事務所、財稅公司分享會計工廠成功經驗;借協辦2019、2021年全國高等職業院校銀行業務綜合技能大賽機會,向全國139所院校推廣會計工廠成功做法;依托中高職教師國培、省培、山東省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等平臺,推介會計工廠成果,受眾近千人;全國云財務職業教育集團年會暨首屆全國會計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對會計工廠建設經驗做了重點推介。
在會計工廠帶動下,金融、商務英語、跨境電商等校內多個專業建成教學工廠,師生已經開始真崗實戰。喀什職業技術學院、青島華夏職業學校等多家院校在我們的指導下建設校內會計工廠。
學會有鏈接校企的紐帶作用,同時有借助校企出真招、見實效的需求;學校有場地資源和高端師資、優質畢業生等人力資源,同時需要解決校內真崗實戰難的問題;企業有一線工作經驗豐富的行業能手和真實會計案例,同時需要技術服務和優質畢業生。參與建設會計工廠的各方互免費用,學校免辦公場地、設施設備、水電氣暖網等費用,企業免課時費、案例版權費與使用費等。通過優勢互補、費用互免,共享各方資源,滿足各方需求,大大提高了行業企業積極性。
校會盟企實施“一人多職、崗位滲透”制度。企業老總兼任會長,學校教研室主任兼任學會秘書長,企業財務經理兼任會計專業校外專業帶頭人,企業專家兼任實踐課教師,學校博士與教授兼任技術服務專家。資源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真正降低各方成本,并能保證師資水平。
升級會計工廠服務功能,增加人才供需與繼續教育功能,為校友提供多方面繼續教育的衍生服務,對學生的服務拓展了空間與時間,由“校內到校外”,由“在校到在職”。
校行盟企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引入大型企業和真實案例用于教學,適用于所有中高職院校所有專業和有合作意向的公司,尤其是校外頂崗實習比較困難的大數據與會計等專業和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的公司。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應用于存在人才培養不適合企業需求、師資得不到實踐鍛煉、學生就業難以解決、企業服務難以開展等難題的院校及專業。
1.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成功的關鍵是優勢互補、費用互免。
2.引進企業應公開招標或磋商,簽訂共建協議。
3.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開設課程,應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課程標準、選定或開發軟件,選定或編寫教材,共同編寫授課進度表、評價方式、上課方式及手段,共同實施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