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峰

聶鳳智將軍,矮小,精瘦,黝黑,相貌平平。左眼眉心藏一痣,相書謂“黑虎藏珠”。將軍與人見面,輒面露絲絲微笑,親切可人,若彌勒佛狀。
凡訪者,將軍均來者不拒,熱情接待。1986年10月24日,余與同事至南京市上海路82號訪將軍,將軍聞門鈴,即召見。夫人何鳴欲阻,將軍曰:“人家敢按門鈴,必有急事,豈能不見。”其時,將軍已患肺癌,正發燒掛吊針。見余,仍面露微笑,侃侃而談,若無事狀。
將軍患肺癌后,人若問之何病,將軍必面帶微笑,朗聲應答:? “癌癥,不治之癥。”故張愛萍將軍于北京三零一醫院探望將軍后曰:“老聶死不了,精神好得很!”
每次戰前,聶鳳智將軍喜化裝偵察,必親睹當面之敵情,始放心。或農夫,或雇工,或小販,或災民,扮誰像誰,無有差錯者。將軍任師長、軍長后,仍樂此不疲。濟南戰役前,將軍任縱隊司令,仍率偵察科長,扮為拾糞農夫,數次近城下,于敵軍崗哨前拾糞。
1948年,山東曲阜。華野眾將云集,研討發起濟南戰役。其時,中央精神認為,“整個戰役爭取一個月左右打完,但是必須準備打兩個月至三個月。”時任華野九縱司令員的聶鳳智將軍則不以為然,口出狂言:“15天到20天就可以把濟南拿下。”眾將軍竊笑,郭化若特捧茶至將軍前,曰:“聶老兄高見,敬你一杯!”眾人紛紛應和:“聶老兄高見!高見!”聶鳳智毫無愧色,仍據事論理,侃侃而談。
1948年9月中旬,我軍發起濟南戰役,分東線集團和西線集團。東線集團由九縱司令員聶鳳智指揮,西線集團由十縱司令員宋時輪指揮。兵團命令西線集團為主攻,東線集團為助攻。聶鳳智將軍下達命令時,大筆一揮,改“助攻”為“主攻”。各師師長紛紛來電詢問,是否有錯?將軍斷然曰:“沒有錯,九縱什么時候打過助攻?”故此,九縱官兵士氣大振,一舉攻克濟南東門。事后,將軍曰:“‘助攻’改‘主攻’,一不要增人,二不要添槍,一字之變,變的是精神狀態。”是時,一被俘濟南守軍將領問將軍:“貴軍攻城主力置于哪一邊?”將軍笑答:“兩邊都是主力。”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我軍激戰八天八夜,即克濟南。
解放上海,27軍受命攻打百老匯大廈,聶鳳智將軍根據上級指示,下令只準用輕武器,不準用火炮和炸藥。故部隊攻擊失利,犧牲慘重。軍黨委擴大會上,有人怒問聶鳳智將軍:“軍長到底愛什么?是愛官僚資產階級的樓房?還是無產階級戰士的生命?”是耶?非耶?功耶?罪耶?
劉昌義,國民黨軍51軍軍長。湯恩伯逃離上海時,命其為“淞滬警備副司令”,堅守上海。劉昌義見大勢已去,前來與聶鳳智談判,唯擔憂陳毅態度。聶鳳智急中生智,囑政治部主任用蘿卜刻成陳毅“關防大印”。談判時,將軍當場向劉昌義宣讀陳毅命令,劉昌義連連點頭,表示“謹領”。
解放初期,聶鳳智將軍率部衛戍上海。某日,將軍逛街,至淮海路,見一教授于路旁出讓《魯迅全集》。將軍上前閑聊。教授見將軍海闊天空,無所不知,覺窮途遇知音,遂將《魯迅全集》送將軍。將軍如獲至寶,保存至今。
1958年9月24日,蔣介石出動100余架飛機進犯大陸,飛至晉江上空。聶鳳智將軍時任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他在指揮所持話筒指揮,命令路橋、衢州、連城、惠陽等地飛機出動。由于各地距離不同,到晉江上空時間也不同,呈層層包圍之態勢。敵不知內情,以為是我軍之新戰法,急撤退。美國《航空》雜志特登文章,介紹聶鳳智的“口袋戰術”。彭德懷元帥打電話詢問,將軍老老實實回答曰:“歪打正著。”彭總感慨系之:“若是其他人,早就吹上天了。”
“文化大革命”中,將軍被批斗時打落8個門牙,下放駐廣西空軍某農場改造,曾日挑水200擔。
聶鳳智將軍1985年復出,始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繼任司令員。因身體狀況欠佳,需每日掛吊針,輸抗菌素,將軍從不遲到早退。某日,上班時間到,吊針尚未滴完,夫人何鳴曰:“你是司令員,遲幾分鐘上班有什么關系?”將軍曰:“遲一分鐘也不行。”遂拔針急走。
(摘自《中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