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學江
(喀左縣尤杖子鄉蔬菜站,遼寧 喀左 122309)
農業發展雖然最重要的就是農業技術,但是技術的推廣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部門對于農業技術推廣非常重視且與農民之間建立較為完善的溝通方式以及渠道。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農產品質量較低,農民收入較低的問題,尤其是在玉米種植業,玉米的栽培技術目前還處于落后的狀態,需要不斷地改進,才可以符合目前農業經濟發展的速度。根據目前的農業發展速度來看,玉米的產量處于中上等的水平,但是為了保證玉米種子的成活率以及玉米的質量,還需不斷完善技術力量,同時也要預防病蟲害的發生。玉米的種植一般在開春時節,所以在整個夏季時,很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害。作為農戶來講,首先應該采取相應的手段來保護玉米植物,如可在田間地頭放置稻草人或者有專人守護。另外也可以使用農藥來避免病蟲害,但是農藥的使用方法以及劑量要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北方地區土地較為豐富,這里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也很豐富,所以很適合種植玉米。而且為農田灌溉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可以避免出現病蟲害。另外,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農藥對農產品的影響,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如,遼寧地區一直本著玉米缺什么補什么,玉米不缺不需要補。所以這里制定了玉米測土配方,也為無公害種植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種植玉米,首先要完善基礎建設,對于農業發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分析農田基礎建設屬于系統工程,遼寧地區的農業發展,目前已經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并且秉承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對玉米種植進行管理。在深入調查后,遼寧地區的土質及天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玉米,但是在某些地區,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無法科學合理地種植。
玉米產量以及品質取決于土壤質量。首先,應該對土壤進行調查分析并進行檢測,可適當采取措施去調節土壤狀態,達到玉米生長的要求。另外,需要為土壤增添肥力,提高保水能力,避免出現土壤貧瘠。施肥要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科學計算,避免由于施肥過多而導致土壤結塊。
在原有的害蟲處理中,主要是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進行,在大量使用農藥情況下,導致害蟲的適應性不斷增強,有的甚至產生變異,給蟲害的防治增加難度。殺蟲藥副作用也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噴灑農藥后,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在食用帶有農藥的物質時,會導致其中毒或者死亡。二是如果農藥的用量和處理方法不當,反而會影響植被的生長,甚至帶來環境污染。
在防治中,一般會使用種植抗病品種。另外,要選擇適當的時期進行播種,控制田間群體的密度還需注意肥料的科學搭配。在種植時應該注意合理密植以及使用肥料,主要是合理灌水,避免田間濕度過大。常用的方法為藥劑防治,可以采用0.03%的粉銹寧,也可以使用75%萎銹靈,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劑量,正常應該選取150g。在使用藥物進行防治時,可以采用噴灑的方式來控制。
2.4.1 施足底肥
根據計算,每600平方的玉米有機肥的施用不能低于1t,除此以外,還應當配合玉米專用藥肥來進行施肥。
2.4.2 早施提苗肥
提苗肥屬于是一種無機鹽,主要是為了幫助幼苗更好地生長,不過在對玉米苗使用的時候,應當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如果玉米苗的整體生長情況都比較好,則不需要特意使用提苗肥,只有在發現玉米苗的整體生長情況出現不佳的時候,才需要用,一般情況下每畝施用尿素10kg。
2.4.3 穩施分蘗肥
分蘗肥和攻莖肥往往是一起使用,不過前提是要在玉米生長時其苗足夠粗壯,生長的情況較好時,使用分蘗肥。一般是在對玉米進行表土耕作的時候使用,還有在對玉米進行培土的時候,也可以結合著來使用。
2.4.4 重施攻莖肥
在玉米生長的過程當中,攻莖肥對于玉米是否高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每年的五月份和六月份的時候,正值雨水集中的季節,而這時玉米開始要進行拔節,與中耕大培土配合起來使用,每畝施用玉米專用肥在30kg左右,以此來促進玉米長大葉、長大莖,從而保證玉米能夠取得高產。
2.4.5 補施壯尾肥
玉米施肥的措施當中,許多的種植戶都會更加注重施足底肥和重施攻莖肥,尤其是重施攻莖肥,可以有效地促進玉米莖部的生長,能夠獲得更好的產量。由此,許多的種植戶會忽略了補施壯尾肥。通過這些年的研究和示范表明,針對玉米使用補施壯尾肥,可以有效地延長玉米葉片的功能期,并且充分挖掘玉米的生長潛力,防止其出現早衰的情況,還有使用補施壯尾肥,同時為來年的玉米種植打好基礎。所以,對于玉米的種植,應當要重視補施壯尾肥且在施肥以后需要進行蓋土操作,防止肥料的流失,但在干旱的地區,使用補施壯尾肥,其效果比較差。
在育苗期間,最重要的是品種選擇。既要符合產量的需求,也要因地制宜,根據所種植的區域狀況來進行選擇。例如,高產地應該選擇高質量的玉米種子。如果處于壯苗階段,要及時采用農業技術以及相關知識,加強對土質的治理,同時要確保玉米根系可以健康地發展。澆灌水源時,要注意滲透,同時也要控制土壤的緊實程度,土壤太結實,容易出現板結。根據正常的比例配置施用有機肥,確保土壤中有合理的酸性,可促進玉米高產,同時也可提高其質量。
在播種前,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尤其是對玉米發芽的狀況,可請專業人員來展開檢測。正常情況下,種子浸泡在水中時間應該達到4小時,然后將種子放在器皿當中,觀察種子發芽的情況,可定期定時進行觀察。在觀察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沒有浸泡之前,首先應該將種子晾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酶活性,時間應該維持在3小時左右。用之前還要挑選種子,用鹽水浸泡種子,水與鈉之間的比例應該達到1:12。另外還要嚴格的控制溫度,應該達到12℃,浸泡的時間達到8天,上述步驟完成后,將種子用清水洗干凈,在合理的溫度之下,幫助種子催芽,此時的溫度要達到25℃。
在種植玉米時,可以使用列隊形式,此時要求土地平整,并且采用輪耕制度。另外,在翻土時,深度要達到20cm。采用以水整地的形式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良土壤的狀況,使泥漿質更為柔軟。
在進行玉米種植的時候,需要對土壤采取深耕的措施,且翻土的深度應當在50cm以上。為了能夠確保有足夠的深度,應當采用機耕的方式,在一般的土壤當中,可以采用兩犁兩耙的作業方式。在深翻泥土后還需要做好相關的平整工序,并對土壤當中的建筑垃圾、雜草等進行清理,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杜絕病蟲害。
對于病蟲害,首先要以科學的方式去防治,如果出現嚴重的病蟲害時,需要有專家來進行指導對其施藥。在預防病蟲害用藥的時候,要科學合理化,要注意藥品匹配的計量,避免由于藥物過量導致植物的損壞。
玉米在種植之后要進行回土時,高度應當控制在8cm以內,回土不宜過厚,不然會導致玉米的出苗受到影響。按照合理的深度進行種植,對于玉米有很大的好處。要充分避免錯誤種植所帶來的傷害,從而避免經濟損失。在進行玉米的種植時,可以把其均勻地平放在種溝,芽向兩側放為最佳,還有在種植之前可以適當地使用相關的藥劑來預防地下害蟲。
如果在采用人工種植的話,在對玉米種植行距需要保持在1m左右。如果采用的是機器種植,則需要保持到1.2m左右。通過寬行的方式,來確保玉米之間有足夠的通風和獲得充分的陽光。任何一種農作物都需要吸收陽光的養分,但是有很多植物不適合在太陽光下長期照射,所以在注意種植的間距時,同時還要注意光照。合理的密植能夠有效地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但是應當要基于確保玉米之間能夠保持足夠的通風透氣。因此,在進行放玉米種的時候可以每隔20cm放入一個。在玉米種植以后,應當使用有機肥與尿素、氯化鉀等配合,而且可以采取先施肥后下種的措施。同時,還應當要根據玉米的出苗率情況來分析是否要通過施用尿素來作為玉米苗的提苗肥。玉米的選種也是關鍵,可以選取玉米中上部位的無病蟲害的玉米籽粒留作種用,可以采用清水先浸泡一天的時間,通過浸泡的方式,能夠提高玉米種的抗旱能力和出苗率。
由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的市場經濟在體制上不斷改革、創新,在此背景下,農村的經濟發展面臨著全新的機遇。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經濟管理工作在體制上還存在一定不足,這一問題的存在大大制約了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例如,在實際的農村經濟管理中,管理者對各方主體的利益無法進行有效協調,無法保證農民的合法權益等,這些均是由于管理機制上存在不足造成的。管理體制上的落后和不足,不僅會影響管理的效力,而且不利于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農村開展經濟管理工作,無論是管理者的思想觀念,還是其專業技能,均與城市地區管理者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這嚴重影響了經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近些年,國家針對性地出臺了一系列對應法律,對農村經濟管理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規范,但是這些規范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仍存在明顯的實施不到位的情況,這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員認知不足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由于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在管理能力和管理觀念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沒有及時了解和明確全新的管理理念、沒有積極實現管理理念上的創新,造成我國的農村經濟管理發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當前,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村經濟管理機構對于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在職責、管理權限方面的劃分還不夠明確,在面對一些經濟糾紛時,一般是管理人員以個人的力量進行解決,而不是通過法律法規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這種在職責上不夠清晰、在法規上不夠健全的情況,造成經濟管理工作無法真正在農村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造成農村經濟管理體系無法更加完善。不僅嚴重影響了經濟管理工作真正發揮出應有價值,而且造成農村經濟無法真正實現進步。
主要有頂腐病、葉斑病、黑穗病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除選擇抗病品種外,實行輪作、一土地翻犁曬白、加強田間管理,剝除基部老殘葉等。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有針對性地及早防治,防治藥劑主要有50%多菌靈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噴施,連續噴2-3次,每次間隔5-7天。
主要為玉米螟、棉蚜蟲、金龜子、蝽蟓等。根據測報和田間蟲口密度情況進行防治。地下害蟲可通過施基肥和培土時進行防治,每畝施用殺蟲雙顆粒或5%佳斯本等顆粒劑2-3kg進行防治。玉米螟、棉蚜蟲等可選用康寬、吡蚜酮、吡蟲啉等進行防治。
本文主要分析北方地區在種植玉米時所面臨的問題,在展開深入研究以及討論后,參照相關專家的指導意見,對玉米種植問題進行改善,對所產生的影響,制定解決措施,促進遼寧地區在種植玉米中提高產量,同時保證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