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
(平羅縣職業教育中心 寧夏石嘴山 753400)
護理專業的學生是未來醫療服務行業的主力軍,社會對于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以及職業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對醫護人員的人文素養提出了要求,將護理專業的學生培養成材是教師的責任,因此職教課堂中的護理專業一定要與時俱進,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也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護理專業的思想政治課堂,重點就是要培養護理人員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以及人文關懷程度和最基礎的思想精神必修課程,護理專業的學生應該通過對于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促進自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護理專業課堂質量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以及學校和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職教的思政課堂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針對不同人的性格特點,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追求,讓學生更加堅定內心的理想,將初心牢牢地放在心中,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讓學生的生命更加有意義,雖然思政課堂與專業護理知識課堂的教育側重點并不相同,但是兩者的教學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兩者的教學方法和途徑都可以進行互相學習,教師要努力地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打破思想政治課堂與護理專業課堂之間的壁壘,將兩者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探索思政課堂與專業課堂的共同發展、共同前進,是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以及護理人員的全面發展要面臨的重要任務[1]。
隨著教育的改革,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對職業教育學生思想的教育,現如今,各學校正在大力引進具有高素質的思政老師,開展了越來越多的思想政治課,但是大部分學校的思想政治課依然不被學生重視,學校安排的課時少不足以將全部的內容教授給學生,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教學流于形式,而其他科目的專業老師也更加注重專業課和文化課的教學,并沒有給學生普及思政教育課堂的重要性。學生普遍認為,思政課堂內容枯燥乏味,在思政課堂中出現了缺課、玩手機、不認真聽講等現象,對于思政課堂的學習提不起興趣,而且學生都是剛進入職業院校生活缺乏社會經歷,根本不能理解學好思政知識對于自己以后的就業有什么樣的幫助,只對專業的課程感興趣,將重點都放在護理專業課堂的學習當中去,忽視了思政課堂的重要性,只是想能在期末的時候拿到一個合格的成績就可以。
思政課堂一般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老師都會根據課本的內容向學生講授人文知識,通常以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即老師借助PPT或者課本在講臺上講解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探討,欠缺開展思政課堂的教學方法。職業院校師生對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認知不到位,不僅學生覺得思政課堂不重要,甚至部分思政老師對于自己的教學工作也不重視,認為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學時長,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教師本身不關心時政熱點,在開展思政課堂與護理專業知識相結合的過程中力不從心,雖然意識到將思政課堂融入專業護理課堂的重要性,但是并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開展工作,有些教師沒有科學合理地將兩者進行融合,在融合過程中生搬硬套,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其他的專業課老師更覺得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不是自己的責任,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重視融合工作,認為自己只要教授好專業知識就完成了教學任務[2]。專業課老師這樣的認識也不利于兩種課堂的融合。
現如今,許多高校更加注重是對老師科研能力的考核,評價標準并不科學合理,許多學校會根據老師發表論文的多少、研究了多少課題和成果轉化當作考核教師教學水平的指標,對于教師立德樹人的教學效果并沒有進行量化的考核。在這樣的考核機制下,很多老師會產生功利心追逐名利,只關注自己的論文課題,研究科研任務,忽視了對于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3]。大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堂都是考查課,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都是通過書面的形式進行考核,考試內容也大多都是學生們只要背熟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就能夠達到合格或者良好優秀的評價,這種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學習思想課程的效果情況,不利于推進課程融合的工作。
將兩種課堂融合并不只是簡單地生搬硬套,將一些思想政治的內容生硬地加入在專業課程的講解過程中,兩者之間的融合應該是要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滲透到專業課堂的方方面面[4]。護理專業課堂中,本身就蘊涵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師應該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如果只是走馬觀花般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達到引起學生重視的目的,如果過于關注思想政治教育又會影響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將兩者融合時候一定要把握住度,要采取合理科學的方法才能達到有機融合的預期效果,尤其是護理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要敬畏生命有正確的是非觀,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人道主義,要尊重病人、講醫德引領學生形成自己的道德標準[5]。
老師在過去的思政課堂中大多采用填鴨式的教育,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很容易讓學生出現厭惡情緒,因此思政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不論是思政老師還是專業老師都要鼓勵學生自己都發表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維護學生在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融合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要豐富自己的政治理論,要關心政治,確保教師要有正確的政治立場,要主動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未來醫療行業接班人的責任。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教師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注重學生品格的塑造,學生都是要即將入職的醫護人員,如果沒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操守,即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再充足,也不利于醫護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例如,專業課老師在進行急救護理工作的知識教授時,可以結合時事進行情境模擬,將社會上發生的事件作為背景,設定相關的受傷現場,讓學生進行模擬急救護理工作,也可以在不影響受傷者和醫院的護理工作的前提下,帶領學生到達真正的事故現場,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參與急救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在情境模擬結束之后,讓學生對整個急救過程進行復盤反思,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應該豐富課堂內容,在講授專業知識的時候,可以通過讓學生學習傳統的醫學先輩的精神,講述醫學大家的事跡,制作一些特色的教學課件來豐富課堂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一些醫學大家的先進事跡,緊跟社會熱點時事,讓學生們向醫學前輩們學習樹立責任意識。
例如,教師在理論教學中可以選取華佗、張仲景等人的事跡引入講述他們的故事,讓學生思考在醫學前輩的身上能夠學到什么精神,增加學生的職業認同,培養愛崗敬業精神。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播放關于醫護人士事跡的電影、電視劇,了解近幾年典型的醫學前輩的事跡。例如,將自己的青春奉獻于一線護理工作的李鳳霞,在平凡的崗位上刻苦鉆研、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兒童保健院里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最美天使宋珍妹,她從不張揚自己的功績、從不矯飾自己的付出,風雨無阻,十幾年如一日地奮戰在一線護理工作崗位上,讓學生從前輩們的事跡上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擔當精神。在實踐課堂上學習如何給病人導尿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普及導尿術是什么時候出現的,是我們國家在唐朝時期開創的醫術,讓學生增強中國傳統文化自信心,告訴學生中國傳統醫術在世界醫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講解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規范的操作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抱有人文精神,尊重患者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素養,讓學生做一名有溫度有感情的醫護人員。因此,教師既要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也要加強人文性的思想教育。
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計劃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國醫患關系日益緊張,有關醫患關系的熱點問題也頻頻出現,這其中也不乏部分醫護工作者由于缺乏人文關懷以及缺少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尊重而導致的問題。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的時候借助真實的臨床案例讓學生去評價不同的事情,詢問他們如果身處于這樣一個環境中會該怎么做,并引導學生做出合理的處事方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例如,教師在講解護理專業的發展史時可以給學生引入中國的南丁格爾獲獎者的人物事跡,通過宣傳他們的優秀事跡,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提高職業素養,培養學生奉獻精神和擔當意識。在護士崗位職責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入各種臨床故事,凸顯護理工作者的品德。教師要告訴學生醫護工作者要有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職業操守,在護理工作范疇學習中可以引入用親情、愛心喚醒了沉睡一年的病人的案例,讓學生認識到在日后入職之后一定要保持關愛患者、敬畏生命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情操。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當下的教學環境已經逐步向線上+線下的形式展開,教師需要激活線上的云學習模式,借助騰訊會議、釘釘課堂等網絡直播平臺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可以給同學播放短視頻凸顯白衣天使們的擔當與大愛以及不畏艱難、勇于攻堅克難的氣概。教師也可以打通學生們交流南丁格爾精神的微渠道,推送一些關于弘揚南丁格爾精神的公眾號文章,擴大信息的傳播力度,吸引學生的關注度。教師可以在三維一端的平臺上發起關于南丁格爾精神的熱點話題,讓學生在熱點話題中進行交流與探討,讓南丁格爾精神融入學生的心中,提高思政課堂的時效性。這一個個敢于奉獻、勇于擔當的醫護工作者,學習他們的精神品質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小我與大我關系理解,讓學生真正地將小我奉獻于大我融入于大我,要引導學生把個人的思想與祖國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們學習例如《哲學與人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讀本,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意識。教師選擇這些有較高質量的護理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形式,將我們醫護人員的英勇事跡巧妙地融合進思政課程的教學中,能夠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價值觀教育課堂,提高專業課課堂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堅持以人為本,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將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擔負起新時代的使命。
教師要樹立全局意識,優化教學體系的深層設計和整體框架,要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的環節當中去,形成精準布局構成合理的教學框架,教師需要全面地剖析新階段的思想政治教材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將兩者進行有機融合,推動思政教育工作有點及面、由表及里,更加立體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課堂融入專業課堂的工作進程。
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可以先教每一章節的教學思維導圖,明確地建立出框架,將學生所需培養的每項素質都切入專業課的教學位置與路徑上。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情境創設、舉辦主題活動或者云端講述等教學手段繪制好思政教育課堂融入專業課堂的元素地圖。
將思想政治課堂與護理專業知識相融合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教師也應該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一項基本任務,要將專業知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在一起,改變過去的傳統教育觀念,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本文對此提出了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專業思想以及豐富課堂內容、建設融合框架等幾種有效途徑,希望本文對教育工作者起到借鑒和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