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福
(吉木乃縣高級中學 新疆阿勒泰 836899)
作為高考必考的學科之一,政治思想課程在高中學習時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知識領域也十分廣泛,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構建高效課堂,能夠徹底改善教材內容的滯后性,提高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促使學生綜合發展。
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作用在于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好的發展,從而幫助學生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在開展實際教育工作過程中,高中政治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規范學習行為有著關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創新教學模式主要就是讓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三觀意識和相對應的社會責任感、義務感和使命感[1]。如果學生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那么學生之間就會擁有向心力以及凝聚力,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目標、發展目標。同時,這種思想觀念也能夠有利于抵制外界不良的生活觀念、思維習慣,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高級人才。
在高中政治教學模式中,除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之外,其中的道德教育同樣占據著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在創新與改革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在提高專業知識文化水平的同時,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高素質人才。教師在高中政治教育工作中,通過改革與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對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維系民族之間團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想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么必須要將其具備的育人功能彰顯出來,這種重要的任務就交給了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除此之外,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他們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思維跨度大、好奇心強和敢說敢做等行為特點。但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的道德思想觀念相對較為薄弱。大多數高中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社會責任感,沒有遠大的理想抱負,且只注重個人享樂,這就表明了道德的激勵約束機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逐漸成了阻礙高中生綜合素質發展和提高的重要因素,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和德育教育的實施造成了一定困難。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提高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2]。
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理解能力,往往忽視了最重要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這種情況導致學生無法對生活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只能在學習過程中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新課程標準關注學生在世界上的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獲取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學會生活,突出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和傳統課程結構相比,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中的課程結構與知識內容摒棄了過于重視教材內容的現狀,而是與現代世界發展緊密相連,圍繞社會生活的各種現象構建成一個整體的學科體系,加強了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最終在課程結構上體現出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整合。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反思等多種學習方式,強調了教學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社會、感知社會、融入社會。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要在于提升全體學生綜合能力,在相互配合中感悟知識,達到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并通過不斷的探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從而全面建構學生的主體性[3]。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仍然過于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卻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進行背誦與學習。同時,部分教師深入研究高考考綱后,很好地掌握了哪些是考點,哪些知識不會考,并且在教學中對不考的知識點內容往往只是一帶而過,沒有考慮到這些知識點能否提升學生思想層面,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這種教學模式顯然無法全面開發學生思維,若想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更是無稽之談。除此之外,雖然有的教師積極創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但是往往在短時間內無法取得顯著的效果,雖然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得到了提高,對于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了更好地掌握,但是有些學生不太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所以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會降低。與其他花費大量時間攻克考點和重難點的班級相比,筆試測驗的成績會稍顯遜色,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師的壓力或挫敗感,因此課程教學活動的創新設計也很難繼續保持,迫于應試的壓力會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
活動創新設計能夠直接體現教學內容與活動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緊密相連。但現階段,教學活動設計沒有圍繞知識重難點開展是一個較為顯著的問題,高中政治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都有很多,所以教學重難點才是應該進行活動設計的部分,但是大多數教師經常根據容易開發的內容設計教學活動,這就導致教學活動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和意義,導致教學活動設計與重難點教學內容相脫節[4]。同時,有些教學內容的活動設計脫離了真實的生活情境,高中政治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保持二者的高度統一,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悟和理解,從而體現出政治學科的教學價值與意義。若是活動內容與社會生活相脫離,也沒有著眼學生的發展需求,那么教學活動設計的質量就會大大降低。
高中政治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構建高效課堂時,主要的方向與內容就是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到尊重學生,還要做到理解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被關注與激勵。因此,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整體質量和效率,就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提高高中政治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首先,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觀念水平,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興趣愛好與行為品質等,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感[5]。其次,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潛在的積極性,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這一教育理念,構建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最后,教師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出發點,確保學生之間差異性的發展需求能夠得到滿足,進而形成以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核心方向。與高中其他課程教學相比,思想政治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性,它能夠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比如,在實際生活中的經濟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稅收政策等等。這也是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教師只是將書本知識流程化地傳授給學生,那么學生所得到的收獲和課程體驗將大打折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具備活躍課堂的意識,重點探尋思想政治教材中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盡最大努力將學生所提出的熱點話題轉化為課堂教學的主題內容。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時,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權利并不是絕對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放映一些法律案例,然后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將視頻中的案例帶入到課堂中,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進行思考。案例中雙方各有什么權利?在行使自己的權利時法律有哪些規定?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一次模擬法庭活動,讓學生以原告、被告、法官和律師等不同身份角度來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為,以此來讓學生了解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能夠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高中政治教師也應跟隨教育發展的腳步,積極創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體系,實現教學資源的高度整合,確保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內容能夠得到進一步豐富,將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徹底摒棄,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首先,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生活的關注,將政治理論知識與其他知識進行充分結合[6]。其次,教師要確保課堂資源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打破書本教材的局限性,通過教學資源真正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困惑。最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社會中思想領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以及經濟領域中的現實問題,關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分析社會時事熱點時間,將核心價值觀引入到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部編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把握世界的規律》教學課程中,很多學生都會認為這里的規律就是類似于數學課本中規律的存在,雖然這種理解沒有錯誤,但是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將學生對規律的認知理解無形之中縮小了。但是,從哲學角度來看,規律是一個十分抽象、覆蓋范圍十分廣泛的概念,需要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規律進行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像實際生活常見的“水往低處流”的現象,就側面反映了一種規律;春天萬物復蘇,秋季萬物凋零,也是一種規律。學生在自然環境中通過親身觀察,就能夠很好地理解書本中的知識,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
教師要注重提高實踐性,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整合,引導到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歸納總結,并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反思。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真實體驗。理論結合實踐是當前教學體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鉆研思想政治教材,結合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7]。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與生活》第一單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關于政黨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身邊黨員同志或從多個途徑收集相關資料,了解他們是如何為人民服務的,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采訪與調查,了解真實的社會情況。在講解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介紹這個中國政府網“我向總理說句話”的板塊,讓學生能夠了解人民群眾是如何監督政府依法行政的,加強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
總而言之,若想從根本上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水平,教師必須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與改革,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轉變觀念。現階段,無論是學校和教師,都要重視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的優化策略,在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