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光幸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萬花山國有生態林場,陜西 延安 716000)
隨著人民生活物質水平的不斷豐富以及精神需求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需求正在不斷提升,同時生態意識、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近些年來,國家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出臺了許多政策,這其中涉及森林保護方面的政策也不在少數,經過近些年的建設,我國的林業資源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與發展。隨著林業建設工程的推進,我們的生態環境建設有了明顯的改善和進步,極大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溫室效應以及干旱天氣、水土流失等惡劣自然環境發生的概率,而且對于改善水土流失,提升空氣質量等發揮了明顯的作用。
現代化林業育苗技術需要取得長遠的進步,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強林業工程中關于幼苗撫育的理念,只有在思想觀念上不斷嘗試新的思考和創新,不斷打破原有的思想觀念,才能在思想革新的前提下促進技術和手段的不斷創新,從而促進育苗技術的發展。在育苗撫育過程中,當前我們總是會經歷各種難以預料的問題和失敗挫折,對這些出現的問題進行細致地總結和不斷地分析和研究,積極弄清其中的原理,尋找相應的解決對策和方案,不斷革新原有的育苗理念和技術,才能夠形成問題導向的工作機制,真正推動林業育苗工作的開展。當前,我國西北地區還在很大范圍內采用相對較為傳統的林業育苗技術,導致幼苗撫育工作的質量和產量到達了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進而導致林業生態工程發展受到限制,因此提升育苗理念,不斷改革創新相關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林業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建設生產是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作為林業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現代林業育苗技術成了當前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現代化的育苗栽培技術是利用生物科技技術和現代化的設備設施進行林木種苗培養和管理的一項綜合技術。育苗技術的核心是提升林木幼苗的品質,從而確保其成活率,為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質量可靠、數量充足的苗木保障。
目前,隨著社會對于優質森林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林業資源的生產和建設受到了人們的重視。我國林木幼苗的栽培數量規模得到長足的發展,林業育苗技術也在現代技術的促進下不斷發展。但是對照目前造林工程的需求,林業工程中幼苗撫育技術的發展還無法滿足當前林業資源生產建設的實際需求。
1.3.1 林業專項資金還比較匱乏
目前隨著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重要,政府機構對于林業生態建設的投入越來越大,但是林業工程是一項工程體量大、資金需求大的系統工程,因此分攤在育苗技術上的投入還難以滿足當前技術發展的需要,導致當前林業育苗技術的發展相較于國外林業強國有一定的差距。
1.3.2 相關設備配備還不到位
育苗技術的發展需要很多先進的生物、化學設備和專業的培育管理設備,尤其是在大型育苗基地,需要更多的專業設備進行科研、管理和培育工作,但是目前由于資金、技術原因等造成相關的先進設備配備還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育苗技術的發展。
1.3.3 育苗專業人才隊伍還不強
林業技術人員尤其是育苗專業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決定了育苗工作的質量,目前,我國林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還不夠高,尤其是對于高素質、高技術人才的吸引力還不夠,造成當前人才隊伍比較薄弱,在進行相關的科研、試驗、培育工作時,難以發揮設備的優勢,造成育苗技術發展緩慢。
為保證苗木種子在種植以后的發芽和出芽率,通常可以采取風力選種、漂洗選種、人工選種等多種措施。首先對種子進行清潔,對干癟、品質不達標的種子進行篩選清除;其次可以通過高溫、紫外線殺菌消毒以及拌種等方式,對種子中潛在的病菌進行消殺,從而確保種子在種植時不會因為寄生蟲和病原菌等侵害造成壞死。在選種工作和消毒工作完成后,依據品種將種子親泡在40℃的溫水中進行浸泡,促使種子發芽,同時在這個階段也可以對種子進行細致篩選,從而進一步提升種子的整體品質,確保質量,在催芽結束后,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的播種工作。
苗圃土壤的類型和其中所包含的養分以及含量是苗木生長的必需條件和重要基礎。因此在播種前應當選擇好苗圃,應當在相對平坦的地形環境下選擇,以輕質或者砂質的土壤為優選,還需要保證由充足的陽光照射。此外在進行播種前應當對土壤進行深耕、翻曬等工作,然后對土壤表面進行平地工作。為了確保種子在播種后各類營養成分都比較均衡,還應當對土壤的墑情以及所包含的各類微量元素進行檢測,根據種子和后期苗木生長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施肥和改良。經過這些步驟以后,才能夠為種子在后期的萌發過程中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確保種子的發芽率在較高的水平。
在種子發芽后就進入育苗過程,此時育苗管理方式是否科學有效將會成為影響育苗質效的重要客觀因素。育苗管理期中所蘊含的科學性以及管理手段方法內容的針對性、有效性將會直接影響苗木的生長情況。只有將管理技術和手段提升了,才能夠提高苗木培育的成功率,從而為林業工程的生產和建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在苗木出土前的一些指標,應當保持整個苗床的溫度、濕潤度等指標符合苗木出土要求;在出苗率達到三分之一左右以后,就應當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一般可以利用生物殺菌藥物對苗木進行殺菌處理,從而能夠達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在苗木管理的各個階段,應當結合苗木的具體情況,根據苗木生長的特點和環境需求,做好苗床的翻耕、除草、施肥、澆水等工作。例如:在出全苗后,就應當考慮到苗木生長進入快速期,可以對苗木進行科學地間苗,去弱留強,進行人工選擇,從而為苗木提供更好的生長空間,提高苗木的培育質量。
苗木移栽應當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精準確定,一般以春天為宜,此時雨水相對較多,氣候條件比較適宜,能夠確保苗木在移栽之后能夠順利成長。在苗木移栽前,應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地修剪,對病枝、枯枝以及生長發育不好、影響后期生長成型的枝條進行堅決地修剪,并且在切口處進行相關處理,通過涂抹合適的藥劑進行消毒,確保切口處不被病菌感染。在移栽時,根據移栽時苗木需要移動的距離,可對其根系進行浸泡,具體的浸泡時間可以根據苗木的品種、生長期長度等因素進行確定,通過浸泡能夠有效保障苗木在移栽過程中的水分供應,同時在移栽時應當對苗木的根部進行有效地保護,從而確保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
在苗木生長期間,應當及時對土壤微量元素進行測量,確保土壤的養分均衡充足,此外在生長期間還要加強對苗木病蟲害的防治和監測。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昆蟲性信息素對有害的昆蟲進行誘捕和消滅,同時還可用于監測昆蟲。另外還可以通過太陽能捕蟲燈和黃斑等對蚜蟲進行定期地監測和誘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林業工作者的定期觀察和檢查,及時發現林木存在的病蟲害,從而在第一時間采取相應的措施,對病蟲害進行預防和處理,在病蟲害爆發前將其消滅在萌芽和初始狀態,從而確保苗木的順利成長。
苗木質量評價作為苗木質量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當作為一項重要的關鍵技術進行考慮。在苗木質量管理的整個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就是要實時掌握苗木的生長質量狀況,而后根據當前苗木的生長質量狀況,及時科學有效地調整管理策略,對苗木進行科學管理,才能夠確保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質量評價技術在育苗技術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林業育苗質量評價的指標具體包括苗木的大小、根系的發育情況和葉片生長情況等,要將各類指標作為評價的一個組成部分,實現多個指標共同評價,進而根據苗木生長的各個階段特點,構建完善的指標體系,這是當前苗木質量評價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采集各類指標的過程中,要及時深入苗木基地一線,科學利用設備儀器,廣泛采集真實、有效的指標數據,根據指標體系,利用多項指標綜合分析苗木生長質量,及時調整苗木管理措施,提高苗木培育整體質量。
現代化的林業育苗栽培技術對于林業工程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延安市,林業資源是當前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必須對林業育苗技術引起足夠的重視,不斷加強育苗技術的科學性,才能夠實現林業生態工程的高質量發展。
針對某一地區的林業發展狀況進行綜合分析,一個重要的內容和目標就是要做好該地區的林區規劃,進而形成合理科學的林業發展布局指導和規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是根據地區的實際環境狀況、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等,進行科學分析和預測,合理制定該地區林業發展的規劃和目標。在林業相關部門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下,盡量選用優良的、適合當地的苗木品種,進行科學的測算和預計,科學合理地安排整體培育整體計劃,根據苗木品種選擇好培育方法,實現既定的林業規劃目標。
現代化的育苗栽培技術需要一批高素質的生物化學人才隊伍,只有提升人才的質量,才能夠不斷推動林業育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前進。林業相關部門應當在這方面加大投入,通過各類方式加強對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從而提升育苗工作者的整體素養,推動育苗工作的不斷進步。此外,對于當前林業育苗工作者,也應當加強培訓力度和考核力度,通過有效的培訓和科學的考核不斷提升現有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在具體工作中,可以依托上級機構和科研院所進行人才合作培養,從而強化人才隊伍的素質。
改變以往的傳統思維,通過大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將先進的育苗理念和現代化設備引入到育苗技術中,實現當前育苗技術的創新,充分借助相關行業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實現育苗過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選擇合適的育苗方法,通過對先進技術進行本土試驗,在完成改良和試用成功后,就可以進行大面積推廣使用,將新技術充分消化和引用,從而提高育苗工作的科學性和高效性。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依托信息化網絡、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建立先進的苗木生長實時自動監測管理系統,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提高監測質量,從而為苗木成長的質效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促進林業育苗工作的不斷發展進步。此外在育苗過程中也應當利用更多的機械化、電氣化設備取代傳統人工勞作,從而實現規?;绲某杀窘档秃唾|量提升。
現代化的育苗技術需要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進行支撐,這樣才能夠確保各項工作按照制度順利進行,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管理制度的監管作用。在育苗工作過程中,通過管理制度將相應的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從而實現對于整個工作過程的嚴格管控。此外,通過管理制度的提升,也能夠有效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為林業工作者的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尤其是在績效考核等方面,可以通過管理制度的不斷革新,促進相關工作不斷提升,從而確保育苗工作的質量。
林業生態工程在我國已經開展多年,在生態環境改善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整個過程中林業工作者也不斷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技術,促進了我國林業相關技術的發展進步。隨著新時代人們的生態理念不斷加強,林業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建設需求的不斷增大,新的問題也在不斷凸顯出來,對林業生產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林業工程的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和優化,這就對林業育苗相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圍繞現代化育苗技術這個主題,進行了相關的理論研究,闡述了育苗過程的關鍵技術和環節,也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對于現代化林業育苗技術措施進行了探討,期望能夠為相關專業人士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