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卓瑪
(江達縣第一幼兒園 西藏昌都 85410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研究幼小銜接問題,做好銜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園和小學銜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響兒童入學后的適應和今后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義務教育的普及和質量的提高。目前幼兒教育逐漸受到了更高的重視,幼兒園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對幼兒的各方面綜合能力素質進行培養,引導大班幼兒在心理、興趣、思維、自理能力等方面實現幼小銜接,這樣才能促使他們實現更好地成長進步。
通過實際調查研究發現,由于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使許多孩子在進入小學后出現疲勞、消瘦、害怕學習的現象。在進入小學后,開始興致挺高,可幾天下來就會發現,孩子總是丟三落四,不是把鉛筆盒丟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師讓他帶什么東西,老師上課講了什么也說不出來,上學的興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別膽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敢對老師說;有的孩子不會聽講、不做作業,連基本的課堂常規也不懂,上課隨便走動、說話、喝水,老師今天講,孩子明天又忘。每天都有同學忘帶書本和學習用具,還抱怨爸爸、媽媽前天晚上沒給他裝進書包;有些孩子的東西被別人稍微碰一下就要告訴老師,不知道謙讓,更不懂得關心別人;還有一些孩子則不敢與別人說話、不會和同學交往等[1]。
上述這些實際情況的發生,究其原因,就是幼兒對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還不適應,所以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顯得尤為必要,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長都要關注這一問題。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二者應該相互配合,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做好兩個階段教育的有效銜接,從而為幼兒的學習與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幼小銜接工作是學前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涉及多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必須采取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方法,幫助幼兒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最終可以讓他們順利地過渡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之中。
所謂的“雙向銜接”,就是指幼兒園與小學雙方之間的協同配合,這是幼小銜接工作開展的基礎。以前基本上多數是幼兒園向小學的銜接,比如會對大班幼兒的一日生活作息時間進行調整,為他們講述一些小學的學習生活事情,這樣是為了讓幼兒的身心狀態和學習習慣都能夠與小學階段的節奏進行協調。實際上,銜接工作不應該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之間應保持溝通,一起討論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依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思考應該如何進行趣味教學的設計。比如,小學教師要少一些呆板的理論知識講解,應該更多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游戲教學方法。幼兒園與小學之間應該是相互開放的,可以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體驗,或者組織“大手拉小手”的聯合活動。總之,通過雙向銜接,可以確保工作的系統化,實現連續性的教育。
孩子在進入小學之后,與幼兒園時期不同,更多地需要獨立生活,有一些需要自主支配的課間和課外時間,這對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是一個考驗。比如,要自己整理學習用品,自己學會削鉛筆,衣物也需要自己整理,還有保護自己不會出現事故的能力,類似這些都很重要。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園就應該對幼兒的獨立意識進行培養,可以組織豐富多樣的比賽活動,對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進行培養,使其懂得自理、自立,這樣讓他們即使是沒有家長的直接照顧,也能保持有序的生活狀態。
小學和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也是不同的,所以幼兒園可以在升學之前的幾個月內,依據小學階段的作息時間表,為大班幼兒制作實施一個新的作息時間表。小學的生活節奏與幼兒園相比更快,所以到了大班的下學期,就可以適當增加課時,延長在園時間,對上學和放學的時間合理變化,減少過多的休息時間和睡眠時間,這樣就可以做到作息規律方面的有效銜接。
新時期對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提出了科學指導,其中把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作為一個主要任務,使其對學習保持積極的態度,還有對生活保持良好的情感,所以幼兒園在幼小銜接工作中也要注重對幼兒進行興趣情感方面的培養[2]。比如,培養幼兒的良好閱讀習慣就是非常重要的,這會為他們進入小學后學習語文打好基礎,幼兒教師可以定期組織讀書分享和講故事的活動,鼓勵幼兒們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可以利用一些時間讓幼兒去講故事,講述的對象可以是小班和中班的幼兒,這樣也會贏得他們的羨慕與贊賞,有助于消除幼兒對閱讀的抵觸心理。還可以對幼兒的書寫習慣進行引導,比如正確執筆方法、坐姿等。還有就是要關注幼兒的情感方面,他們對進入小學會有期待且害怕的復雜情感,所以可以通過一些參觀活動的開展,促使幼兒了解小學、接受小學,最終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自信跨入小學校門。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語文讀寫和數學學習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比如在對語文識字中的形近字辨析中,或者數學題目解答中,如果缺少了相應的分析判斷能力,那么學習中就會遇到很大障礙。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幼兒園在進行銜接工作的時候,也應該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對幼兒進行觀察、比較、概括和推理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活動要有趣味性,可以與童話故事和游戲結合起來,促使幼兒全身心地參與其中,通過積極主動地動腦思考,就會取得啟迪幼兒思維的效果。
與幼兒園相比,小學的生活和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幼兒可能對小學生需要遵守的規定不適應,所以對于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幼兒園要幫助幼兒在心理上做好升入小學的準備,應該讓他們對小學有所了解,也可以進行參觀體驗,這樣幼兒就可能對進入小學產生期待。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實踐體驗活動,帶領他們進入小學校園,讓他們了解小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了解哥哥姐姐們每天都是如何度過的,這都可以促使幼兒在內心更容易接受小學。幼兒教師還可以開展情境模擬活動,讓每一名幼兒都能扮演小學生,自己背著書包來到學校,還要讓幼兒自己整理好書包,裝上書本、鉛筆等,還要對自己課桌的桌面進行整理,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很重要的。如上所述,通過與小學生的一日學習生活相結合,這樣幼兒就會發現小學也是有獨特魅力的,是很精彩的,這樣幼兒才會在內心上真正接受,甚至是產生好奇和向往[3]。
幼小銜接工作開展的時間應該確保充足,這樣才能確保各個環節都能做好。一般來說,從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開始到畢業升入小學,這一年的時間都可以作為銜接期。幼兒在進入大班之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他們了解小學,從幼兒的生理和心理上這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這樣才會取得良好的銜接教育效果,幼兒不但不會害怕進入小學,還可能會有所憧憬。但一些幼兒園在大班下學期的半年時間才進行幼小銜接,這樣很可能造成一些環節的銜接不充分,受到時間的限制,教師和家長就會忽視幼兒是否能夠接受,各種工作都是急于求成,導致幼兒出現身心上的較大壓力,這樣很可能就會對以后小學的學習生活產生不安全感和畏懼心理。
為了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幼兒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幼兒教師要更加注重對幼兒的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素質訓練,促使幼兒盡早滿足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各方面條件。幼兒教師在平時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為幼兒介紹小學生行為準則,要求大班幼兒提前學習,嚴格要求自己,比如對待老師應該尊重有禮,對待同學要團結友愛,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講,勇敢地舉手回答問題,在課間休息時候也不要在教室玩鬧。要指導大班幼兒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雖然幼兒園教學不能具有“小學化”傾向,不能給幼兒太大的學習壓力,但也可以適當地滲透數學、語文方面的基本知識,讓幼兒認識數字、色彩和圖案等,還有正確的執筆習慣、正確的坐姿,書寫筆順要正確,這樣都可以為進入小學學習做好鋪墊。幼兒教師要關注幼兒的綜合素質發展,堅持素質教育,不能過多地灌輸知識,不能拔苗助長,而是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開發孩子的興趣和能力方面,要讓他們保持純真、快樂,讓他們健康愉快地學習成長,而不能讓他們背負超出年齡的沉重負擔[4]。家長在育兒方面也要運用正確的方法,現在有很多家長總是在家里為孩子講解小學課本的知識,通常都會要求孩子學寫字、學算數、背誦古詩詞,但卻忽視孩子的其他方面培養,比如很少讓孩子參加勞動進行鍛煉,或者引導孩子通過玩玩具進行智力開發。即使是孩子在進入小學之前已經學習了很多知識,在小學一年級階段感覺學習很輕松,但此時他們很可能就會出現學習態度散漫的問題,上課不認真,存在驕傲自滿情緒,并且隨著知識內容的難度加深,這些孩子就很可能會無法適應新挑戰,還會出現心理上落差,導致厭學現象的出現。所以,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長方面,都要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內容銜接,關注綜合能力素質的發展,這樣才能使他們在進入小學之后不斷進步。
幼兒在剛入園的時候,會表現為個性強、自理能力較弱、情緒不穩定,而進入小學后,孩子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老師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以游戲為主的活動逐漸改變為以學習為主的活動,課后還要復習、預習做作業。另外,學習以口頭語言為主改變為書面語。孩子在幼兒園里,過的是集體生活,整天都和老師在一起,如穿衣服、系鞋帶、如廁等,會及時得到老師的幫助。但是進入小學后,孩子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系鞋帶、準備學習用品等都要獨立完成。如果孩子的動作慢、能力差,必然會影響學習。所以,在幼兒園期間,教師在開展幼小銜接工作的時候,就要培養孩子獨立的自理能力,對于一些小事情要試著讓他們自己來做,只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自理生活習慣,才能使幼兒在進入小學一年級之后能夠更快地適應學習生活,形成健康良好的行為習慣[5]。
要想確保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完成,這不只是幼兒園這一個方面的責任,還離不開家庭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所以需要加強家園合作,雙方共同關注,形成合力,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那么幼小銜接才能更好地得到落實。幼兒園可以科學制訂幼小銜接計劃方案,通過與家長的密切溝通交流進行正確指導,介紹幼小銜接工作的每個環節和整個流程,促使家長形成科學的育兒觀,同時也能獲得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幼兒教師可以與家長之間運用電話、微信的方式保持溝通,雙方共同研究工作方案,適時調整和優化。
總之,幼小銜接工作開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幼兒園和教師要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優化幼兒園環境,合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為大班幼兒進入小學做好科學指導,促使幼兒在心理、能力、興趣、習慣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讓他們以正確的心態升入小學。當然,家長的積極配合也是很重要的,家長也要對孩子進行更科學的教育,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規范的作息規律等,這樣一定能夠讓幼小銜接工作開展產生更好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