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紅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第二小學 寧夏中衛 755299)
信息化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由于不同學生對計算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是影響信息技術教學活動質量的重要因素。分層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次大膽突破,在綜合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教師能夠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以分層教學為基礎開展小學新基礎課教學工作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但是在現階段的分層教學模式下,許多教師忽略了對學生學習層次的合理劃分,沒有把握好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掌握情況,導致分層教學活動流于形式,因此教師應當做好信息技術教學形式的大膽優化,確保高質量的信息技術課教學活動,成為推動學生個性發展的保障。
采用分層教學模式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是增強教學針對性的重要保障,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時,教師能夠基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出相應的指導,并在此過程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設計,促進學生學習狀態的積極調整,并且在關注學生學習特點的情況下,把握好教育內容的難易度,以此為基礎,學生在分析和思考問題時的體驗更加深刻全面。不同成長背景下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在參與學習活動時的表現也各不一樣,通過對分層教學的有效落實,每位學生的個性都能夠得到有效彰顯,教學活動能夠真正基于學生需求展開,這樣一來信息技術課的整體教學質量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小學階段學生正處在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通過對學生的合理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自信心,讓每位學生都能夠保持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濃厚學習興趣,并且在成長過程中真正理解信息技術的綜合內涵,學會運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主要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整體性教育,信息技術課堂主要由教師主導,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個性發展很難得到有效保障。由于教師在選擇教育資源和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缺乏針對性,導致部分學生很難跟上教師的節奏,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導致自信心受到損害。基于分層教學模式,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特點開展相關的教學和指導,每位學生都能夠受到重視,并且在所處的層次中實現良性發展,在憑借自身力量解決教師提出的相關要求時,學生能夠真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并且具有很強的學習自信心。
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在劃分層次時存在一定的偏向性,通常只是關注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性格特點,這是影響分層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師的分層方式下,學生很容易產生偏激的認知,他們錯誤地認為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就是為了掌握相關專業技能,而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活動的獨特趣味性。此外還有許多教師在分層活動中只是以學期為單位關注學生的整體表現,而沒有真正做到動態化的分層管理,這就導致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是他們所處的層次難以得到及時調整,導致這部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所處的層次不匹配,最終影響到小學信息技術分層教學效果。
分層教學是一項系統性的教學活動,但是目前許多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時,只是強調對作業任務的分層,而沒有考慮到分層教學的其他內容,這就導致分層教學的實施范圍不夠廣泛、分層教學活動缺乏全面性。教師自身對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不夠充分,在開展生活教育活動時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生的個性特點,雖然能夠結合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對分層教學做出嘗試,但是分層教學的應用范圍和實施效果仍然較為有限。還有許多教師對學生學習特點把握不充分,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調整好對學生的指導方式,過分追求分層教學結果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體驗,導致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受到較大的限制和影響。
學生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在現階段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模式上,許多學生對分層教學的理解不夠充分,他們錯誤地認為分層教學就是區別對待,在參與信息技術學習活動時容易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這是影響信息技術課程分層教學實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時,許多教師忽略了分層教學的重要作用,在與學生相處和對話的過程中,學生只是習慣于被動聽從教師的安排。面對教師開展的具有層次性的活動,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積極向上,希望邁向新的層次,而少部分學生則產生了偏激的認知,錯誤地認為分層教學模式下自己是被放棄的那一部分,導致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性不夠。
在有效推行分層教學模式開展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分層教學的全面落實,從多個角度出發,將分層教學貫穿于信息技術課的全過程,以實現分層教學應有的效果。在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的情況下,教師應當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并且根據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及時調整相關層次,確保分層教學活動得到落實。教師首先需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學習特點做出相應的分層和指導,能夠盡可能地突出學生主觀能動性,并且在分層過程中體現出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學生提出相關要求時,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以及實際學習需求,從分層教學的角度出發,做出有效的分層管理,讓學生能夠始終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
動態化的分層管理是保障小學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價值的關鍵,為此,教師應當從動態管理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除了每學年固定一次的分層外,還應根據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真實表現,對學生所屬的層次做出相應調整,確保動態化的分層管理能夠成為學生調整學習狀態的重要途徑。所有的學生最開始學習基礎較為薄弱,教師對這部分學生劃分的層次較低,但是基于后續的學習,這部分學生逐漸掌握了學習方法和技巧,學習基礎也在不斷優化,此時教師可以調整分層,讓學生能夠處于適合自身的層次。
課堂互動是增進師生之間彼此了解的重要途徑,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課堂互動的有效落實,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科學全面的指導,在考慮學生學習狀態的情況下,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路,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實現學習能力的有效鍛煉和培養,并且在主動積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分層教學本身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的一項基本活動,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在課堂互動環節設置與學生學習成績相匹配的課堂提問項目。基于教師的提問和指導,學生能夠快速調整學習狀態,在關注學生學習反饋的情況下課堂教學針對性更強。
為了突出課堂互動的有效性,教師還應格外重視對課堂互動環節的有效優化,在課堂上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學習要求,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情境中加深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根據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應當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呈現與之相關的學習素材,通過圖片和視頻等形式的合理運用,讓學生能夠有效調動視聽感官,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主動分析和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學習觀念的合理轉變,并且在幫助學生快速調整學習狀態的情況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在創設情境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將互動貫穿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全過程,從創設情境的角度著手,引發學生的深層次思考,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分層教學活動的有效落實提供保障。
課后作業是幫助學生理解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關鍵,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課后作業的有效優化與調整,既要考慮到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基礎,同時也要關注對作業形式的合理優化,確保作業難易度與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相匹配,并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當考慮到如何基于作業設計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鞏固學習基礎,在作業設計方面把握好難易度。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設計的作業應當具有更強的挑戰性,對于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作業難度則需要適當降低,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在對信息技術知識要點進行分析和梳理時,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以及實際學習表現,能夠真正做到多角度出發,幫助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內容,并且緊密聯系新的生活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作業設計的關鍵在于作業難易度與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的有效匹配,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從分層教學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并且在實踐性作業中對學生提出差異化的要求,比如對某個信息技術應用技巧的使用,又或者對實踐性作業開放性做出調整。通過就業的不斷優化,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及時轉變學習觀念,并且在主動積極解決學習問題的同時,實現學習能力的有效鍛煉和培養。
教學評價活動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評價的實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觀念。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評價機制的有效建立和完善,能夠真正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表現,并且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時突出評價活動的育人價值,讓每位學生都能夠主動積極解決學習問題,并且在推動學生學習狀態及時調整的情況下做出新的嘗試和探索。根據學生在分層教學活動中表現出的學習特點,教師應當做出相應的教育和指導,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能夠以過程性導向為原則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況,并且結合學生所處的學習層次做出相應的評價與指導,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并且在差異化的評價活動影響下實現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鍛煉與提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應考慮到師生之間的有效協作,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學生提出相關要求,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評價影響下實現自我完善。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基本要求。在合理利用分層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時,教師能夠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價值,在對學生學習行為做出合理引導,并且推動學生學習狀態及時調整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且基于教師對學生的合理引導,促進學生學習觀念的有效轉變。教師應當從分層教學的角度出發,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一方面做好課堂互動交流,另一方面也要關注作業設計的優化,確保學生能夠基于科學嚴謹的評價實現自我認知的不斷成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憑借高質量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推動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