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將民生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就業、分配、社保、教育、健康等民生,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創造了民生改善的偉大奇跡。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發表了關于民生問題的重要論述,內涵豐富,意義深刻,為新時代國家發展和社會建設指明了方向,為廣大領導干部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從今年第6期開始,本刊連續推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問題五個方面的重要論述。其中,教育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乎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關乎民族未來,一直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本期我們節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方面的重要論述,供廣大領導干部學習領會。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人類社會需要通過教育不斷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需要通過教育來傳授已知、更新舊知、開掘新知、探索未知,從而使人們能夠更好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2013 年4 月21 日,習近平致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啟動儀式的賀信
我國經濟總量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但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教育資源歷史積累不足,地區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教育總體條件還不是很理想,教師特別是基層教師收入總體水平不高,辦學條件標準不高,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繼續大力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使我國教育越辦越好、越辦越強。
——2014 年9 月9 日,習近平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我們將通過教育信息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2015年5月22日,習近平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
德國國家認可的職業培訓工種有340 種,職業教育學校學生同時是合同企業學徒,學習和實踐結合得很緊密。德國技工收入普遍高于社會平均水平,不少行業高級技工可以拿到高于高校教授的工資。要深入研究職業教育培訓體制機制問題,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使技能人才越來越多、高技能人才越來越多。從事制造業的農民工達到8600多萬人,只有讓他們長期專注于某一領域的專業技能,才能不斷提升技能,也才能成為中等收入者,為此要大力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2016 年5 月16 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加強對基礎教育的支持力度,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特別是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貧困地區辦學經費,健全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要推進教育精準脫貧,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2016 年9 月9 日,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的講話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
——2017 年10 月18 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我們要堅持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把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創新。要加快建成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讓學習成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要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努力使每個人不分性別、不分城鄉、不分地域、不分貧富、不分民族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要加快建成適合每個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稟賦、不同興趣特長、不同素質潛力的學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長需要的教育。要加快建成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努力使教育選擇更多樣、成長道路更寬廣,使學業提升通道、職業晉升通道、社會上升通道更加暢通。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
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
要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奮斗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