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慶禮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西雙版納 666100
在現代社會發展趨勢下,網絡技術不斷創新,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但是與之匹配的《刑法》規制缺乏完善性,不利于嚴格管控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在此種狀況下,計算機網絡犯罪會對社會整體造成嚴重危害,不僅無法保障信息安全,也會產生經濟損失,甚至還會侵害我國法治權威。社會各個領域在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過程中,嚴格按照計算機網絡犯罪《刑法》規制,做好各項細節處理工作。為了防止計算機網絡犯罪對人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就要構建完善的《刑法》制度,為后續保障人們財產安全和信息安全奠定基礎。本文從“計算機網絡犯罪”概述入手,結合《刑法》規制現狀展開闡述,針對如何完善計算機網絡犯罪《刑法》規制進行全面探討。
在分析“網絡犯罪”這項內容之后,不難發現目前我國《刑法》中并沒有明確界定“網絡犯罪”這一概念,導致學術界研究概念時,存在多種觀點。例如:一種觀點將“網絡犯罪”定義為:犯罪行為人將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犯罪支撐,對被《刑法》保護的利益在網絡領域實施危害的違法行為。此外,另一種觀點認為網絡犯罪是指行為人利用網絡技術,破壞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秩序,盜取網絡信息,使網絡信息安全遭到侵害的犯罪行為,這一概念主要就是將計算機系統作為網絡犯罪的主要對象。
人們在生活和工作時比較依賴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極易受到網絡犯罪的危害,目前實務中在管控和處罰網絡犯罪時,尚不具備完善的刑法制度,甚至也沒有明確指出網絡犯罪的標準概念。在對網絡犯罪進行長期研究之后,可知其與其他類型的犯罪行為具有相似性,具體表現為特指某一種類型的犯罪行為[1]。此外,網絡犯罪與普通犯罪行為也存在差異,如網絡犯罪主體,會將計算機網絡作為主要的犯罪工具,同時也會將計算機網絡作為主要的犯罪對象,導致網絡信息系統無法安全穩定運行、造成網絡信息泄露、無法保護公眾利益、破壞網絡環境等。
細致分析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可知其與傳統形式的犯罪行為,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顯著的差別,并且逐步展現出了新的特點,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以網絡空間為犯罪現場,虛擬性較強。網絡犯罪行為將數字化模式作為載體,與現實犯罪存在較大區別,犯罪現場具有較強的虛擬性。在此種狀況下,在虛擬空間中犯罪,不會受到“距離”這項因素的影響,這樣即便不在同一空間,也能實施犯罪。在人們注重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背景下,網絡犯罪問題逐漸增多,甚至不受到空間因素的限制,呈現出無限擴大的現象。
2.犯罪行為非常隱蔽,具有瞬時性。犯罪行為之所以比較隱蔽,主要就是因為網絡空間具有虛擬性,無形中加大了犯罪行為的隱蔽性。加之,網絡犯罪行為可以瞬時完成,雖然空間不確定,但是仍然會盜取人們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并且犯罪結果和犯罪行為二者可以處于分離狀態。在網絡犯罪這些特征的作用下,使網絡犯罪的隱蔽性成了區別于其他犯罪行為的一項因素。通常在網絡上,網絡犯罪行為都是以IP地址和賬號為代表。偵查人員通過高效利用技術的方式,可以查證IP地址和賬號,但是取證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2]。在網絡犯罪隱蔽性的影響下,犯罪分子實施犯罪比較方便,無需像普通犯罪行為一樣暴露在社會環境中,而是利用一臺可以連接網絡的電腦就可以盜取人們信息。
3.犯罪主體多,智能性顯著。網絡犯罪的等級較高,其主體有明顯特點,精準掌握計算機技術使用要點、理解網絡基礎知識的專業人員是犯罪主體,具有智能性顯著的特征,如網絡犯罪主體洞悉出網絡的漏洞,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攻擊并破壞網絡系統,竊取各種類型的電子數據、資料信息。在高水平技術的支撐下,網絡犯罪作案時間不受限,方式比較復雜,如可以瞬間完成網絡犯罪、不會留下犯罪證據,這樣在后期偵查和審理網絡犯罪案件時就會面臨嚴峻挑戰。
4.無需投入較多資金,實際產生的危害嚴重。普通犯罪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資源的支持,而網絡犯罪與之不同,不需要投入過多的資金和資源,并且具體對人們造成的危害非常嚴重。一些計算機在長期使用的狀況下,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較多的漏洞,加之我國在此方面的《刑法》制度內容缺乏全面性,不利于降低其危害,網絡犯罪具體對人們造成的危害甚至大于傳統犯罪。
現階段計算機網絡犯罪人員逐步向低齡化趨勢發展,很多網絡犯罪人員正處在“受法律保護”的狀態,可以躲避我國相關法律的處罰。因此,一些網絡犯罪人員利用自身正處于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年齡時期,做出一些違法犯罪行為[3]。不僅如此,計算機網絡犯罪在企業競爭中比較常見,如一些企業在競標過程中,使用不法手段竊取競爭對手的商業機密,最終目的是獲取相應利益,此種狀況下的網絡犯罪主體變為實體單位。依據我國《刑法》規定進行研究,了解到《刑法》中明確規定此類案件的犯罪主體是“人”。如果發生上述提到的網絡犯罪行為,就無法進行懲罰,因為無法精準判斷犯罪主體。
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依賴計算機網絡,無形中為產生多種類型的網絡犯罪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對此要著重開展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管理工作。我國《刑法》中雖然設置了處罰網絡犯罪行為的內容,但是缺乏一定的具體細節,導致在新型網絡犯罪行為發生之后無法及時對其進行規制。在這項問題的影響下,一些新型的網絡犯罪行為管控工作缺乏及時有效性。此外,會有一些網絡犯罪主體,在刑罰期限滿后還會再次實施網絡犯罪行為[4]。基于此,單憑《刑法》規定中的內容,無法從根本上管控網絡犯罪行為。
目前我國《刑法》對于網絡犯罪方面的規定中,具體設置的刑罰和罰金缺乏均衡性,雖然明確規定非法獲取網絡信息、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穩定犯罪行為的處罰,并設置了罰金和刑罰,但并沒有針對造成社會危害、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犯罪行為設置相應的罰金和刑罰,不利于遏制違法犯罪行為。
以我國現有的《刑法》規定為依據進行分析,可知在處罰網絡犯罪人員時,主要以政府機構相關權利的保護為指向,不利于全面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普通公民遭受的犯罪危害,在網絡犯罪案件總體中占據較大比例,具體產生的影響甚至大于對政府相關機構造成的具體影響。現有的《刑法》規定中內容缺乏全面性,如過于注重政府權利保護工作,忽視普通工作合法權益保護工作,不利于形成安全的網絡環境。在按照《刑法》處罰網絡犯罪行為時,存在過于強調犯罪主觀性的問題,這樣會加大犯罪分子對普通公民的危害,進而將無法有效執行刑罰。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創新的狀況下,各個領域越來越注重網絡技術的應用。在開展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時,應明確網絡犯罪概念和特征,選擇針對性的措施。通過不斷完善計算機網絡犯罪規制的方式,做好網絡犯罪行為管控工作,為后續創設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提供保障。
在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暴露出更多的問題。為了做好管控和處罰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刑法》規制,做好網絡安全保障工作。計算機網絡犯罪主體有多種類型,雖然現階段制定的《刑法》明確指出了以人為犯罪主體的處罰內容,但是在處罰未成年網絡犯罪這方面存在待完善的依據[5]。為了提高網絡犯罪主體的辨識度,一定要做好制度保障工作,要求與之相關的部門,科學合理地劃分計算機網絡犯罪主體,補充處罰未成年網絡犯罪這方面的內容。
亟需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使未成年人明確網絡犯罪對自身成長和發展帶來的嚴重影響,防止出現將“年齡”作為犯罪擋箭牌的問題。如在實際處罰未成年人網絡犯罪期間,視情節嚴重程度,對其進行相應的懲罰。不僅如此,還要補充網絡犯罪主體為企業單位的處罰內容,打破刑法規制局限性,才不會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因此,合理增加處罰內容,可以不斷完善《刑法》規制,對于提高計算機網絡犯罪主體辨識度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種類的網絡犯罪行為,需要依據不同的《刑法》制度要求進行處罰。為了嚴厲打擊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就要做好制度保障工作,如結合計算機網絡犯罪的具體狀況,適當擴大《刑法》處罰范圍,逐步加大《刑法》打擊力度,從而將更多的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繩之以法,有助于降低網絡犯罪行為對社會整體和人民群眾造成的危害。目前我國刑罰內容以“限制人身自由”為主,不足以讓智商高的重犯徹底消除違法犯罪的想法。因此,為了合理延伸刑法處罰內容,還要結合最新的網絡犯罪形式,增加與之匹配的處罰內容。
例如,網絡犯罪主體在犯罪之后,不僅要承擔法律責任,也要按照犯罪嚴重性,繳納相應的罰金,最終目的就是從多個角度處罰犯罪分子。通過做好這項工作的方式,可以增加計算機網絡犯罪成本,對于限制犯罪分子具有重要作用。在此之后,既能為后續提高刑法處理效力提供保障,也能優化計算機網絡環境,這是目前保障社會安定的一項關鍵措施。對計算機網絡犯罪設置罰金刑,在體現出設置均衡性的基礎上,嚴格管控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為后續加大刑罰打擊力度創造條件。
我國《刑法》規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側重考慮政府機構受到網絡犯罪行為的侵害,導致實際實施《刑法》保障工作時缺乏均衡性,而普通公民受到網絡犯罪的危害更加嚴重,這就要細化網絡犯罪《刑法》制度,補充針對性的條款,這是完善計算機網絡犯罪刑法規制期間需要著重開展的一項工作[6]。為了防止犯罪分子肆無忌憚地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制定更加完善的《刑法》制度,為后續嚴格處罰網絡犯罪行為提供制度保障。
例如,為了避免因為條款內容不清晰,造成法律空白問題,就要保證實際增加條款內容具有針對性,完善計算機網絡犯罪人員的罪名設置條款。在實際處理計算機網絡犯罪案件期間,嚴格依據《刑法》中的內容,管控和處罰犯罪行為。
除此之外,考慮到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保證網絡信息安全。為了進一步細化網絡犯罪處罰依據,還要從多個角度出發,結合網絡犯罪的特征,合理增加具有針對性的管控內容。始終都要將保證普通公民的合法權益這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既要最大程度上降低網絡犯罪對普通公民造成的影響,也要讓普通公民得到法律保障。通過做好這項工作,可以為后續處罰各個主體的網絡犯罪行為提供參考依據,有助于減少現階段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的發生次數。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發展趨勢下,計算機網絡犯罪形式發生改變,為了嚴懲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就要從根本處解決問題,不斷完善《刑法》規制內容,打破原有條款的束縛,嚴格規制和約束各類犯罪行為。完善計算機網絡犯罪《刑法》規制非常重要,在打擊計算機網絡犯罪、規范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等多項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計算機網絡犯罪分子實施犯罪過程中,主要就是盜取他人信息,利用網絡范圍的瞬時性和隱蔽性等特征,侵害人們的利益。因此,需要全面結合《刑法》規制應用狀況,緊跟現代社會計算機網絡犯罪管控步伐,從多個角度出發,不斷完善《刑法》制度,在創設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之后,保證普通公民和政府機構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