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德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建筑工程如此重視質量管理標準化,主要原因是因為質量管理標準有著諸多的運用優勢,在保證和提升建筑工程現場質量管理水平中發揮出了良好的作用。具體來說,質量管理標準化的優勢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標準化流程可以讓質量管理更加自如,可以服務于項目的集成化管理工作;二是標準化流程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各項施工內容均可以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三是標準化流程可以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上縮減成本,建筑企業可獲得的經濟效益更多;四是標準化流程可以為施工現場的安全施工與管理工作保駕護航,確保施工現場各項工作高效開展,所營造出的施工環境可以確保施工安全[1]。
基于這些顯著的優勢,建筑企業對質量管理標準化越來越重視,逐步加大了探究與實踐力度,這有力地促進了建筑工程現場質量管理標準化的運用與發展。工程質量作為建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關系到大眾的生命安危以及社會的安定團結。同時也會影響到城市形象以及面貌,甚至還會影響到國家利益以及社會利益。所以保證工程質量合乎標準是永恒的話題,在建筑單位以及建筑部門中,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尤其是在最近幾年,建筑行業競爭力非常強大,所以建筑行業也要以質量為基礎,贏得大眾的信賴,做好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同時為社會經濟發展奉獻一份力量。
就建筑工程現場質量管理標準化的重點來說,施工管理始終都是重中之重,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把關工程現場的各項施工內容與環節,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標準開展施工管理工作。總的來說,在質量管理標準化的要求下,施工單位必須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施工單位在整個施工現場質量標準化管理中發揮著主體作用,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標準化管理領導小組,以此對施工現場的各項工作開展全面的管理。具體來說,在工程正式開始前,施工單位按照項目的特點制定質量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其中所涉及的管理措施務必明確和具體,富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另外,施工現場的管理標識要齊全和清晰,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始終貫徹質量管理責任制度和樣板施工,做好質量標準化管理工作。
(2)施工現場項目管理機構是質量管理標準化開展的重要主體,所成立的現場質量標準化管理領導小組要按照規范設置組長、成員。成員主要由項目監理工程師、質檢員、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監理單位項目總監、技術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在施工質量管理中要嚴格履行自己的權責,比如要做好質量標準化管理的計劃制定、指揮調度、檢查落實[2]。
(3)監理單位要在施工現場質量標準化管理發揮好自己的職責,對施工組織設計和現場質量管理方案做到嚴格的審核,落實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監理工作,構建出一種事前預防、事中監控和事后驗控的質量管理模式。比如施工單位負責檢驗的建筑材料、施工設備和建筑構配件,必須由監理單位做好嚴格的審查。
(4)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施工資料與工程進度始終同步,不得出現早簽、遲簽、代簽的不規范簽字行為,施工資料不僅需要有項目經理、總監、設計負責的簽字,而且必須加蓋個人執業章。對于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質量問題和事故要做好記錄與處理,確保可為后續的資料審核和事故追溯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5)為進一步規范建筑工程現場質量標準化管理工作,施工單位要結合相關的規范標準來制定健全的質量標準化管理檢查表,涉及的項目條款主要有承諾書、作業書指導書、技術資料及影像資料、材料標示、胸牌與檢測設備、材料設備樣品庫、工程樣板、圖片樣板、實物樣板、成品保護、標識上墻、主體驗收前應完成的事項、分戶驗收標識。以其中的材料設備樣品庫為例,檢查的內容重點有兩項:一是確認是否按照規范標準建立了樣品庫并制定了樣品留存方案,二是檢查每一種材料的批次與檢驗是否嚴格按照規范標準來開展[3]。再以實物樣板為例來說,一是要去檢查是否已經設立了實物樣板區,二是要去檢查樣板區的內容和規定是否可以指導施工現場的各項施工行為。
在信息化時代,建筑工程現場所開展的質量規范化管理工作越來越依賴于信息技術,這可以很有效的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工程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是質量管理標準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包含著非常多的管理細節,均對質量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總的來說,建筑工程實體質量控制工作要確保規范有效,必須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做好多項工作,包括材料設備進場管理、施工工序控制、質量隱患排查、樣板示范、質量管理信息化、缺陷整改處理、成品保護等。而這些工作的有效開展均無法離開信息化手段的支撐,由此更加凸顯出了信息化技術運用的重要性。
(1)在落實質量管理標準化與信息化的過程中,要不斷對運用手段做好創新完善,始終將管理活動流程化、管理流程表單化、信息管理集成化、流程表單信息化做好重要的手段。相信在運用這些管理手段的過程中,能夠對建筑工程現場質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做好記錄、歸檔、查詢與預警,質量管理標準化水平自然可以得到提升。
(2)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近年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與管理中均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其運用已經可以涉及設計、施工、管理等諸多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運用優勢。就BIM 技術的特點來說,主要有四點:即可視化、協調性、模擬化和優化性。以其中的可視化特征為例:BIM技術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施工中的諸多構件可以通過一種三維立體實物圖形展示在眼前,大大增強了構件之間的互動性能與反饋性能。基于這一特點,建筑工程的溝通行為、討論行為、決策行為均可以在一種可視化的狀態下完成。從目前BIM 技術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的運用來看,最值得稱贊的一點是依托于BIM技術,可以實時顯示出施工構件的工藝工法和控制參數,而且可以對施工行為和竣工行為均開展動態化的質量檢驗,以此對施工質量開展了全過程和動態化的管理,所實施的全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對落實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非常有利。
(3)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施工單位在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時必須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并做好信息技術的推廣。在信息化技術運用中,一方面施工單位可以將二維碼技術廣泛運用在質量管理工作中,以此對施工現場的重要工程資料、設備、實體質量等開展檢驗與監督,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質量追溯機制。在二維碼技術的運用中,質量管理人員只需要通過掃描二維碼便可以知曉相關的信息,比如結構構件的施工時間、現場質量管理數據、質量控制點。另一方面施工單位可以利用數字化終端對質量管理標準化加以優化,更好的管理施工現場的施工活動。在利用數字化終端的過程中,可以對施工檔案資料實時在線的加以錄入、統計和集成,自動生成檔案信息,從而對整個項目開展全過程管理,做好實時監控。
樣板施工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一直以來都是施工單位高度重視的一項內容。就樣板施工的重要性來說,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在施工前期進行樣本施工,可以盡早對樣板質量進行驗收和評估,繼而知曉設計方案、材料使用、施工工藝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以此針對性地加以優化,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對施工單位造成經濟損失。二是預先所開展的樣板施工會積累一些施工的成功經驗,所開展的質量驗收與評估工作均可以為后續的施工作業和驗收提供參考依據,這可以有效的保證施工質量。總的來說,在樣板施工作業中,施工單位需要重點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材料設備的進場管理工作,二是認真做好樣板示范工作。
(1)做好材料設備的進場管理工作。在開展這一項工作時,必須建立健全兩個方面的制度,一是材料設備進場驗收和使用前檢驗制度,二是材料設備現場管理制度。在材料設備進場驗收和使用前檢驗制度中,當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設備進入到施工現場后,監理單位要對合格證書、質保書、數量、外觀質量、規格型號做好檢驗,同時做好標識。若是相關的材料設備在進入施工現場后需要進行復檢,則要按照相關的要求開展復檢,對于復檢不合格的產品,要及時退場。在材料設備現場管理制度中,必須將管理權責落實到具體人員,開展分類管理和分級管理。對于存放材料設備的倉庫,必須將地址選擇在有利位置,便于材料設備的進出與存放,且滿足防火、防水、防盜等要求。另外,對于進場的材料均要按照型號和品種分區堆放管理,做好編號與標識。對一些易損壞的材料,要按照要求做好外包裝,定期檢查,一旦發現損壞隱患立即處理。
(2)做好樣板示范工作。在開展一些分項工程的大面積施工前,監理單位要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樣板施工的成功經驗,可以現場示范,也可以視頻影像的方式向施工人員加以展示,確保施工人員可以對整個施工作業所涉及的工藝、質量控制標準有全面的掌握,并在后續的施工作業中嚴格貫徹和落實。總的來說,在樣板示范和后續的施工作業中,要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每一道施工工序的首件工程做好質量驗收工作,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要求;二是后續的施工作業均要將樣板工程作為指導,采取樣板施工所使用的工藝技術開展施工作業,保證每一個環節施工作業的質量;三是在整個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均要將樣板展示作為重點之一來對待,為后續所開展的施工作業提供示范;四是對于未能嚴格按照樣板施工要求所開展的施工作業,要給予否定,并做出處罰決定。
在基礎性質量管理工作中,施工單位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對施工工序做好控制。在施工工序控制中,要嚴格貫徹和執行“三檢”制度,將全過程管理和動態管理始終作為工序管理的原則,對報驗程序不斷的完善。比如,在施工過程中每一項施工作業均要嚴格執行自檢、互檢、交接檢這三道程序,不斷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再比如,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時,要始終將過程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若是施工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標準,則要立即著手改進,將已經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消除,并開展全方位的質量檢查工作。
(2)質量隱患排查及預防。對于建筑工程來說,往往會存在較多的隱蔽工程,其中隱藏著較多的施工風險,若是未能及時有效的排查和預防,則會對整個項目的施工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質量管理工作中,要始終將質量隱患排查及預防放在重要的位置之上。
(3)成品保護。按照成品的內容和施工特點來制定保護措施,充分確保成品質量。在成品管理中,要安排專門負責人開展一系列的工作,包括成品保護、成品保管和成品標識。若是成品在管理過程中出現損害或其他的質量問題,則要及時記錄好信息和處理。
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促進工程建設目前已經具備較好的發展勢頭,在各個城市中聳立著標志性建筑,這些建筑代表著城市的形象,但是在建筑工程開展時,對其質量以及技術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根據行業的發展分析,政府部門對建筑行業應加大力度進行管理,同時要不斷完善相關措施。施工單位對于設計要及時優化改革,提升專業人員的技術水準,可贏得大眾的認可。
目前,施工單位不具備完善的質量體系,所以對于工程的監管不到位,促使工程質量較差。主要是由于監管部門未執行相關的政策管理,同時也不具備較為嚴格的掌控。另外,在施工中沒有按照技術規范進行操作,所以導致施工中頻繁出現問題。在施工現場,急需一線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因為只有豐富經驗,技術扎實的工作人員才可在施工中起到關鍵作用。再有,施工單位聘用的技術人員未經過崗前培訓,不具備較強的勞動能力。目前建筑施工人員出現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在管理時比較困難,對于工程的質量以及進度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對于建筑管理部門,首先應該起到監管作用,尤其是工程質量。同時還要對工程進行統計,如果在施工現場缺乏質量評價,以及評判的標準,為施工效率帶來嚴重的影響。完工后,根據國家的要求,按照相關標準對工程質量展開審查,在確定工程質量達標后,才可以驗收。不合格的施工成品,不予驗收。
建筑工程現場質量管理標準化是一項系統化和專業性的工作,其中所涉及的內容、人員均非常多,施工單位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時務必給予高度的重視。在建筑工程現場質量管理標準化中,要將嚴格把關施工管理、將信息化融入質量管理標準化體系中、貫徹樣板先行、落實基礎性質量管理工作這四個方面的工作作為重點,以此高質量落實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