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信國大伯出生于舟山本島的一個小村莊,他從小就有當交警的夢想,穿上制服指揮交通,“神氣得很”。可惜當時家庭條件受限,身為長子的他不得不早早進城打工,然后按部就班地娶妻生子。退休之后,不愿閑著的張大伯除了在家照看孫子,一直留心有沒有合適自己的工作。他偶然得知一個保安公司在招聘協管,便如愿以償地成了一名協管人員。一件印有“協管”二字的制服、一個哨子、一頂印有徽章的帽子和一面小紅旗,便成了張大伯的新行頭。
協管的工作很辛苦,在三伏天也要穿著厚厚的工作服指揮交通。每次張大伯換下衣服,都能擰出水來。實在熱得受不了了,他就在旁邊的陰涼處坐一會兒,喝口水。除了烈日,風雨無阻。有一次雨下得特別大,張大伯戴著協管的帽子,不方便戴雨衣的帽子,雨水一直從衣領口往里灌。他回去才發現衣服已經變得濕答答、沉甸甸的了。
然而,說起自己的工作,張大伯驕傲得容光煥發,他終于圓了指揮交通的夢想。
對張大伯來說,最具有意義的物件是他的那面小紅旗。“它代表的是協管的職責。拿著這面旗,我就覺得我有勸導人們遵守交規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