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其他特種設備,具有高溫、高壓、高空、高速等特點。國家對特種設備實行目錄管理。特種設備目錄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后執行。目前執行原國家質檢總局2014年第114號公告發布的《特種設備目錄》。
特種設備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例如電梯普遍用于高樓代步工具,公園里的大型游樂設施是孩子們節假日的最愛,液化氣鋼瓶是許多家庭廚房的必備用品,電站鍋爐是用煤作燃料的火力發電廠的核心設備,起重機是港口碼頭作業的主要設備,壓力容器是煉油、化工企業的主要設備,壓力管道把煤氣、天然氣送入千家萬戶等。
特種設備依據其工作特點,分為承壓類特種設備和機電類特種設備兩大類。承壓類特種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機電類特種設備包括: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鍋爐,是指利用各種燃料、電或者其他能源,將所盛裝的液體加熱到一定的參數,并通過對外輸出介質的形式提供熱能的設備,其范圍規定為設計正常水位容積大于或者等于30 L,且額定蒸汽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 (表壓)的承壓蒸汽鍋爐;出口水壓大于或者等于0.1 MPa(表壓),且額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 MW的承壓熱水鍋爐;額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 MW的有機熱載體鍋爐。
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容積大于或者等于30 L且內直徑(非圓形截面指截面內邊界最大幾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 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 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1.0 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氧艙。
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表壓),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且公稱直徑大于或者等于50 mm的管道。公稱直徑小于150 mm,且其最高工作壓力小于1.6 MPa(表壓)的輸送無毒、不可燃、無腐蝕性氣體的管道和設備本體所屬管道除外。其中,石油天然氣管道的安全監督管理還應按照《安全生產法》《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實施。
電梯,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非公共場所安裝且僅供單一家庭使用的電梯除外。
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其范圍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 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 t(或額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 t·m的塔式起重機,或生產率大于或者等于300 t/h的裝卸橋),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 m的起重機;層數大于或者等于2層的機械式停車設備。
客運索道,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柔性繩索牽引箱體等運載工具運送人員的機電設備,包括客運架空索道、客運纜車、客運拖牽索道等。非公用客運索道和專用于單位內部通勤的客運索道除外。
大型游樂設施,是指用于經營目的,承載乘客游樂的設施,其范圍規定為設計最大運行線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 m/s,或者運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 m的載人大型游樂設施。用于體育運動、文藝演出和非經營活動的大型游樂設施除外。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是指除道路交通、農用車輛以外僅在工廠廠區、旅游景區、游樂場所等特定區域使用的專用機動車輛。
承壓類特種設備的危險性主要是爆炸、燃燒和有毒介質泄漏造成人員中毒等,機電類特種設備的危險性主要是剪切、墜落、觸電、失穩、失效和倒塌等。特種設備之所以要納入監管,就是因為其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并且與廣大群眾密切相關,廣大群眾接觸、使用特種設備時務必注意安全。
概括起來就是“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 一預案”。
三落實:落實管理機構(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
落實責任人員(落實特種設備崗位安全職責,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制)。
落實規章制度(制定和落實各項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
兩有證:特種設備要有使用登記證、作業人員有上崗證。
一檢驗:對特種設備依法按期檢驗。
一預案:制定特種設備應急預案(每年進行一次應急演練)。
要預防特種設備事故發生,首先要確保設備的安全質量,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單位必須執行國家標準、規范,保證產品質量;二是特種設備監察機構對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全過程進行監管;三是使用單位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加強使用管理、按章操作、持證上崗,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并按規定提前1個月申報定期檢驗;四是檢驗機構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規范進行檢驗,加強檢驗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