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佳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四川 廣漢 618307)
2016年和2017年國家多部委先后行文規定:公安消防部隊必須全面撤出企事業單位,企事業單位需成立專職消防隊負責其消防安全的保障,由此奠定了我國消防社會化的基礎。2018年國家對現有的消防體制進行改革,隸屬于公安部管理的公安消防部門正式劃歸應急管理部,機場消防在消防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民航機場飛行區的消防安全關系著數百計航空旅客的生命安全和上億計航空器的財產安全,我國機場消防保障能力建設研究意義重大。我國以往的機場消防,特別是中小機場的消防大多是與地方武警消防部隊簽訂協議,借助地方消防保障民航機場的消防安全。消防社會化不僅要求全國各機場按要求建立自己的專職消防隊伍,更對民航機場消防保障能力提出要求。
我國機場消防保障能力的要求對標國際民航組織相關標準,機場消防救援設施設備的配備必須滿足“3分鐘應答時間”和“1分鐘控火優勢”的要求。《民用航空運輸機場飛行區消防設施》(MH/T 7015-2007)規定了運輸機場消防設施的設置要求。《民用航空運輸機場消防站消防裝備配備》(MH/T 7002-2006)規定了機場消防站建隊及消防車配備及定員等。《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建設規范》(MH/T 5051-2021)為全國機場建設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提供了建設標準和有效的技術支持。
現階段,我國各地機場消防救援設施設備等硬件配置基本能夠滿足現有規章要求,國內運輸機場均能夠按照規章標準建設機場飛行區消防設施,如建設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供水和配備滅火器材等;基本上也能夠根據機場消防等級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救援人員和消防裝備等。然而,完備的消防設施設備配備卻不一定能確保滿足機場消防救援“3分鐘應答時間”和“1分鐘控火優勢”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相應設施設備存在管理和維護缺位,使用和培訓缺乏的問題,易導致設施設備可靠性降低,關鍵時刻出問題延誤救援時間等。
機場消防訓練裝備的配置方面,民航局2021年8月24日出臺的《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建設規范》(MH/T 5051-2021)有效彌補了我國缺乏機場消防救援專用裝備的短板,為我國建設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提供技術支撐。但現階段我國擁有的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數量有限,局限于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所使用的簡易型消防救援訓練系統,以及由航科院搭建的位于武漢天河機場的1∶1比例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其中,僅航科院搭建的波音737-800型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面向全國提供航空器消防真火培訓,每年能為我國民航機場培訓僅1 000余名民航機場消防員,培訓規模有限。可以看出,現有的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的建設規模和數量遠遠無法滿足全國248個運輸機場的機場消防員真火實訓需求。
機場消防保障軟實力包括機場消防隊伍建設和機場消防訓練體系建設等。由于全國各地機場資金來源和管理水平的差異,導致我國機場消防保障軟實力還存在差距。
機場消防隊伍建設方面,我國當前缺乏統一的機場消防員執業標準,各地機場根據實際需求自行確定準入標準,導致機場消防人員來源廣泛。經濟效益較好的機場提供較好的薪資待遇條件,能夠招錄到具備專業能力的機場消防員;而其他大多數機場,特別是收益局限的中小機場,相對較低的薪資待遇無法匹配到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只能招聘到應屆畢業生或退役城市消防員等,受知識結構、能力素質和兵役制度的限制,其缺乏實戰經驗和相關理論知識的積累,從而導致這些機場的消防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例如駕駛和操縱快速調動車、主力泡沫車等特種設備的職責往往由普通貨車駕駛員承擔,無法發揮特種設備的最優救火性能。
機場消防訓練體系建設方面,我國目前尚缺乏全國統一的機場消防訓練標準。完善的機場消防訓練體系應當明確機場消防員每一階段應該接受的消防訓練科目、訓練標準和訓練考核等內容,并建立起消防戰斗員、消防車輛駕駛員、消防指揮員等不同操作崗位的執業訓練標準。然而,我國機場消防受訓練設施和訓練標準的局限,訓練科目基本按照城市公安消防要求制定,訓練內容僅考慮消防救援的基礎技能,未切實結合機場消防對象的特殊需求,導致機場消防員在面臨航空器火災時存在技術缺乏、經驗不足、心理適應性差等問題。
結合以上分析,我國機場消防保障能力與實際需求之間還存在差距,全國各地機場消防保障能力的建設也存在著差異。為確保我國機場消防能力滿足機場運行需求,提出以下建議。
美國擁有較為完善的機場消防保障體系,其機場消防員準入門檻和社會地位均較高,為機場消防保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美國機場消防員必須先通過城市消防員的資質認證,經歷涵蓋理論知識、設備操作和真火作戰技能的消防專業學校的系統學習和考核,在具備5年以上城市消防實際滅火救援經驗后,才有資格報考機場消防員。《消防法》中明確民用機場是消防重點單位,因此民用機場的消防保障關乎機場的整體安全水平。我國也應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提升我國機場消防員的準入標準,從而逐漸提升機場消防保障的整體水平。
由于機場消防救援對能力和體力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因此機場消防員準入標準應包含身體素質、專業技能和心理水平方面的考核內容,只有身體素質達標、專業技能過硬和心理水平穩定的相關人員才能夠通過考核。例如建立類似于機場安檢員的職業等級制度,通過職業等級來篩選機場消防人才,達到建立機場消防人員準入標準的目的。此外,建立強制性機場消防員等級制度能一定程度改善機場消防員的社會認知度,逐步建立機場專職消防員的職業榮譽感,增加機場消防隊伍的穩定性,減少人員的流失。因此,機場消防員職業等級的建立可以規范現有機場消防員準入的標準,對從業人員的能力特征、文化程度、培訓要求和鑒定要求等作出要求,使從事機場消防的人員滿足機場消防救援的專業要求,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機場消防救援的整體保障水平。
美國、歐洲等航空強國不僅擁有完善的航空交通體系,也擁有較為完善的機場消防救援保障體系。機場消防救援保障體系不僅僅是機場消防設施設備、消防人員等配備完備,更應具有完整的專職、兼職消防培訓計劃和課程,能全方位服務機場的消防救援需求。因此,補充完善機場消防訓練體系,能顯著提升我國機場消防保障軟實力。
機場消防訓練體系包括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實戰訓練等。確保機場消防保障能力滿足機場的實際需求,首要任務是夯實機場消防救援的理論知識體系。航空器消防救援不同于城市建筑消防救援,只有對航空器構造及逃生路線等足夠熟悉才能極大提高救援效率,因此需在城市消防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補充例如機場構成、航空器結構、航空器火災特點和機場專用消防設備操作等機場消防特有的理論知識內容。關鍵任務是完善機場消防救援專業技能體系。我國當前大多數機場消防員的相關訓練和培訓是參照公安消防的技能訓練科目,局限于水帶敷設、簡單的個人防護和體能訓練,其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強。機場消防技能訓練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在公共消防訓練科目的基礎上,增加民航機場消防的差異性訓練,確保機場消防員擁有體力、智力和實力。具體包括:航空器破拆、航空器應急疏散、全地形駕駛和機場重點建筑物消防等機場火災特有科目的模擬訓練。核心任務是建立航空器真火實戰訓練體系。機場消防區別于普通城市消防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其必須撲救狹小空間下的大規模火災,需救援的人口密集、撲救的火勢巨大都進一步提升消防難度,因此航空器真火實戰訓練有利于消防員進行燃燒強度預判和火災情景構建,有利于消防員克服恐懼心理快速適應高溫條件、進入火場展開營救。
機場消防訓練裝備是開展機場消防救援培訓的基礎設施,消防訓練裝備的發展也為消防訓練的增質提效奠定基礎。航空器真火消防救援實訓平臺是機場消防訓練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歐美探索建立航空器真火實訓系統遠早于我國,其不僅擁有完善的航空器消防真火實訓系統建設規范,還具備功能完善的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訓練中心,能夠面向全球培養大規模機場消防員。相比之下,我國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的建立稍有滯后,目前最為成熟的航空器真火消防培訓是位于武漢天河機場的波音737-800模擬器,其不僅面向國內運輸機場提供航空器真火實戰培訓,還向空軍提供飛機真火撲救技術支持。現有的航空器真火實訓系統建設規模和數量還無法滿足我國運輸機場消防培訓的需求且缺口較大,因此在全國范圍內布局發展航空器真火救援訓練中心,提升航空器消防救援訓練裝備水平是當下我國民航較為迫切的需求。
現階段大規模建立航空器消防救援真火實訓系統的可行性較低,一方面是由于單個航空器模擬器的造價較高,以航科院波音737-800型模擬器為例,其造價高達上千萬,高昂的造價勢必成為中小機場建設阻礙;另一方面,模擬航空器真實火災需消耗大量燃料,具有一定危險性且環境友好性較差,與我國當前倡導的綠色機場的理念有一定沖突。由此可見,應該綜合考量我國機場實際,可以從全局出發、科學布局,在全國范圍內先建立幾個具備綜合訓練實力的區域機場消防訓練中心,服務于區域內的真火實戰訓練需求。區域機場消防訓練中心應滿足以下條件:一是該區域范圍的界定應以能滿足該區域運輸機場消防員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真火實戰訓練為標準;二是各區域中心應該有側重,不能簡單一味地重復建設同型號或相似機型的航空器模擬器,應該不同程度兼顧國產與進口、運輸與通用、民用與軍用等不同特色的航空器真火實訓需求。
消防社會化無疑是對我國機場消防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為我國機場消防保障能力的提升打開窗口。我國民航應充分把握該窗口期,吸收歐美國家領先于我國的機場消防救援保障能力建設的先進經驗,例如健全準入標準、訓練體系等方面;也應結合自身實際開展我國機場消防保障能力的建設實踐,不要貪多求全在全國范圍大規模重復建設航空器真火實訓訓練中心,而是量力而為統籌考慮。另外,也應鼓勵機場積極拓展渠道,結合自身需求探索使用游戲引擎建立虛擬航空器火災演練場景的新方式,進行真實事件虛擬演練,最大限度接近實戰且節約人力物力成本。可以相信我國民航機場消防保障水平一定會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