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以來,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青海局結合實際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十五條硬措施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具體細化措施,堅持把風險挺在隱患之前,針對煤礦風險分析研判基層基礎薄弱、上級公司制度措施缺位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推動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在制定印發本部門分析研判辦法的同時,會同青海省應急管理廳制定印發《青海省煤礦企業重大安全風險分析研判辦法》《青海省州、縣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煤礦重大安全風險分析研判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根據《辦法》,煤礦及上級公司、監管監察部門要通過建立制度、加強領導、創新方法、開展聯動等方面,構建煤礦重大安全風險一體化、全周期分析研判工作體系,通過制度創新提升青海省重大風險分析研判能力水平。煤礦企業要定期分析研判。各煤礦企業圍繞防范瓦斯、潰水潰砂等重大災害風險和采掘接續失調、超能力生產等重大問題風險,重點分析十二項風險因素,做到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主動實施風險隱患源頭防范。青海省能源發展集團公司、義海能源公司、西海煤炭公司等上級公司,要建立煤礦安全風險定期分析研判制度,主要負責人每季度至少組織開展一次風險分析研判,對下屬各礦風險清單進行會審。各煤礦要梳理和修訂風險辨識評估規章制度,每月開展一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分析研判,列出風險清單并進行有效管控。煤礦企業要定期報送風險清單。煤礦企業每季度重大安全風險清單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報省級監管監察部門。此外,各煤礦企業要定期報送采掘(剝)關系、報表圖紙和管理人員變更情況等資料。青海局會同青海省應急管理廳根據煤礦企業報送的風險清單和資料,定期分析各煤礦管理、裝備、素質、系統狀況和上級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情況,動態掌握礦井采掘部署、關鍵崗位重大變化等情況,加強風險動態分析研判。監管監察部門要定期分析研判。地方安全監管部門要每月開展一次煤礦重大安全風險分析研判,改進分析方法,規范研判形式,對煤礦安全生產動態變化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為研判風險提供信息支撐,同時為科學制定監管執法方案奠定基礎,采取預先措施防控風險,增強監督檢查針對性。各級監管監察部門通過建立分析研判常態化運行機制,暢通信息共享,共同形成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分析研判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