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人會突然死亡。
臨床中,醫生習慣將血栓分為動脈血栓、靜脈血栓、心臟血栓。
靜脈血栓主要堵在肺部,常見疾病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的肺栓塞。它的形成大多沒有任何癥狀和感覺,一旦發生很可能致命。
動脈血栓最常出現的部位是心臟血管,會導致冠心病。動脈血栓堵到人體主要的大血管——冠狀動脈,導致組織器官沒有血液供應,引發心梗或腦梗。
房顫患者容易有心臟血栓,因為其心房正常的收縮運動消失,導致心腔內形成血栓,尤其是當左心房血栓脫落后,易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栓塞。
以下7 個有致命血栓的跡象:嚴重頭痛、有新的神經系統癥狀、嚴重腹痛、腿部腫脹、皮膚上有瘀點、容易有瘀傷、呼吸急促。如有這些癥狀,應提高警惕,及時就診。
血栓發病前極為隱蔽,發病后又癥狀劇烈。因此,積極防范非常重要。
合理飲食多吃低脂、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谷物麥片、豆類、果蔬等。
及時補充水分喝水有利于稀釋血液,正常人每天應攝入量為2000 毫升左右,若喝太少,體內廢物代謝不出去,喝太多,會加重腎臟負擔。
經常活動避免久坐、久站,工作、學習間隙要有意識地“動起來”,每隔1 個小時就走一走,伸個懶腰、甩甩胳膊等。
戒煙尼古丁會損傷血管內膜,導致脂質、炎癥細胞等在血管內堆積,從而形成附壁血栓。建議吸煙者盡早戒煙,不吸煙者遠離二手煙。
衣服寬松平時別穿太緊身的衣服、鞋襪,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合理用藥血液處于高凝狀態的患者,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預防性使用抗凝藥物。
定期體檢建議親人中有血栓患者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血管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