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一萌
(愛美客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1204)
生物制藥技術在20 世紀后期出現,該技術使用生物技術進行制藥工作,隨著技術成熟,生物制藥技術的生產效率很高,生產藥物的質量也能得到保障。在相關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生物制藥技術近年來已經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對藥品生產水平的提升發揮了巨大促進作用。制藥行業需要繼續加強對生物制藥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不斷解決現階段生物制藥技術的不足,提升生物制藥工作的整體水平。
我國的生物制藥技術起步比較晚,并沒有經過長時間的技術積累,但是由于我國市場較大,所以生物制藥技術的發展速度比較快,并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給我國生物制藥技術提供了大量的借鑒。從生物制藥行業的特點可以看出,生物制藥行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的特點,具有比較高的收入潛力,但是也會受市場周期波動的影響。由于生物制藥行業對民生的重要作用,我國對生物制藥行業的補助比較多,對企業研發的支持力度較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過去對生物制藥的投入不足,導致我國依然需要大量的投入,才能保證技術研發、產業鏈更新的可持續性,確保研發成果投入到市場中[1]。此外,從現階段生產制藥領域的發展狀況來看,在國際上很多重要生物制藥產品都開始步入投資的新時期,中國生物制藥工藝所生產的藥物已經得到廣泛使用,不僅僅是基本藥物、保健食品和日用醫療器械,新藥技術也很大程度地促進了我國生物制藥工藝的研究、發展、生產與改進。現在許多藥品還在臨床試驗中使用,在經過長期研發與探索后,將會取得顯著成效。在當今時代的情況下,生物醫藥領域已經是最充滿活力、前景最好的領域之一,從這個層面來看,生物制藥研究將發展成為21 世紀的鉆石產業。
我國生物制藥工程中,并沒有對細胞工程提出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所有通過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原理培養細胞,并在細胞上基礎上進行遺傳操作的生產方式就是細胞工程[2]。細胞工程的上游工程是細胞培養、細胞保存、細胞遺傳,下游工程是將已經轉化的細胞應用到實際生產中獲得生物產品。根據對細胞操作部分的不同,可以將細胞工程進一步分為染色體工程、細胞質工程、細胞融合工程,染色體工程主要是進行細胞染色體改造,細胞融合工程會通過人工方法將多個細胞合成一個細胞,讓合成細胞擁有多個細胞的功能和優點。在細胞工程中,會培養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然后進行藥物生產,例如通過培養動物細胞產生克隆抗體和疫苗,通過植物培養獲得擁有藥用價值的產物,并投入藥品生產。細胞工程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地域環境、地理環境的客觀影響,在培養植物細胞時,植物細胞的代謝產量往往會高于正常植物,因此獲取代謝產物的效率也要比直接在植物中分離的效果更好。例如正常的種植人參,其人參皂苷的含量占據全株的1.5%,而通過組織培養,27%的干重都是人參皂苷,而且在藥物的療效上,與從人參中提取并沒有太多不同。
發酵工程制藥也被稱作微生物工程制藥,是一種使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根據微生物特性工程快速獲得對藥品有益的代謝物,或者將微生物在工業生產中使用,獲取藥品原料的方法。發酵工程中使用的微生物產物包括抗生素等,大多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藥物。在實際生產中,發酵功能上也要對微生物進行選中、改良、篩選,滿足生產工作需要[3]。比如目前使用DNA 重組技術開展微生物選種工作,提升了發酵工程的效率,也能更加精確地進行發酵工程的控制。現代發酵工程已經可以生產胰島素、抗生素等藥物,也能滿足對保健品的需求。
酶工程制藥工作主要利用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酶、細胞、細胞器等,通過提供特定的環境,獲得人們需要的產物。酶工程技術是現代生物制藥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一種化工技術、酶理論結合形成的全新技術。目前的酶工程技術包括酶制劑的制備、酶的修飾、酶改造、酶固定化、酶反應器的制造等。現代酶工程制藥工作中,可以使用固化酶合成藥物,或者利用藥物進行轉化工作。比如利用微生物通過兩步轉化法來獲得維生素[4]。隨著酶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能源行業、工業、醫藥衛生等方面都開始應用該技術,目前的食品工業中,淀粉酶、蛋白酶等得到了大量使用,輕工業中也是用酶進行纖維制造、飼料加工,醫藥行業中通過重組DNA 獲得所需要的酶,可以在醫學工程中進行使用,比如使用酶進行血液廢物的清理。
生物制藥工作需要大量使用體液、器官、生物組織、生物體,綜合使用化學技術、生物學技術、微生物學技術、藥學技術等,實現藥品的生產,滿足醫療工作的需求。作為一種高新技術行業,生物制藥具有明顯的高投入特點,所以生產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較高,同時該行業的回報速度也比較慢,因此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并不能保證生物制藥企業的穩步發展,必須對各類項目開展融資工作,才能滿足研發需求。但是目前國內生物制藥企業的融資比較困難,除了盈利和政府資助之外,其他資金來源比較少,對我國生物制藥企業保持持續性發展十分不利。由于市場競爭以及研發工作的不確定性,導致很多生物制藥的研發工作都會出現難以獲利的情況,項目的投資收益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所以融資工作變得更加困難,很多企業也會在研發工作上比較謹慎。為此,我國應該提高對生物制藥行業融資的支持,通過提供相關的融資政策,擴大生物制藥行業的融資面和降低融資難度,加強政府對生物制藥企業的投資力度,推動我國生物制藥行業的發展。
生物制藥企業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力就需要不斷進行研發,很多大型生物制藥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達到企業收入的20%,我國的生物制藥企業由于利潤率比較低,所以在研發的投入上也比較低,導致長期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同時,由于知識產權的規定,在藥品專利保護期內仿制新藥,必須向開發方提供索賠,導致國內藥企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所以,必須加強對新藥的開發,才能解決企業的生存,并且滿足社會對藥物的需要。目前我國的藥物開發都缺少原創性,很多企業在新藥開發的概念上都十分落后,比如從查閱文獻開始進行研發工作,忽視對新藥研發的基礎理論研究。所以目前需要企業、行業都進行改革,完善生物制藥的研發機制,強化行業創新,并推動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
國內的生物制藥行業普遍存在生成風險評估不足的問題,很多生產力都投入到了國外暢銷產品的仿制中,導致出現了生產力過剩的問題,會造成整個市場水平下降,并且會造成惡性競爭。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相對較大的企業具備盈利能力外,其他企業都很難實現盈利,甚至會出現嚴重虧損[5]。
由于生物制藥行業的高投入屬性,所以需要給生物制藥企業提供成熟的融資渠道,保證生物制藥企業對研發的持續性投入。
但是現如今,隨著全球制藥不斷發生變化,新藥研發的投入相比過去更高,對企業的投入需求也更大。為了避免企業出現高額負債的情況,國家應該針對生物制藥行業建立基金會,加強對企業的投資支持,保證國內生物制藥企業形成投資-研發-生產-銷售-盈利的良性循環。還可以加強市場風險基金、私募資金的建設,以及對生物制藥企業在創業板的支持,擴大生物制藥企業的融資面,提升他們的融資能力,通過證券交易,滿足生物制藥企業的融資需求。
制藥行業一定程度上具有壟斷特征,藥效最好的藥品往往只有一種,在醫療上往往會使用某一種藥物。目前的生物制藥行業會對療效最強的藥物開展仿制工作,滿足企業自身盈利需求以及社會對藥品的需求。但是在仿制的同時,也要不斷地進行藥品的創新,不斷根據市場需求、技術換代開發新的藥品門類和藥品生產技術。使用生物制藥技術進行開發時,應該充分了解患者對藥品的需求,分析新型藥品的功能,制定合適的技術流程和方法,并做好優化工作,減少技術開發、生產過程中的風險,保證藥品的投入產出效果。同時,也要強化生物技術產業上下游的合作,加強實企業、研究機構之間的聯合,促進研發水平的提升,保證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的互動式發展,推動生物制藥行業水平提升。
制藥作為一項產業必須進行標準化管理才能保證產品質量以及滿足市場對產品的需求,歐美國家為了推動技術發展以及保證市場秩序,針對生物制藥技術制定了嚴格的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和認證制度,相對而言,對其他國家抬高了技術門檻,但也值得我國借鑒。目前國內在安全管理、認證機制上還比較薄弱,缺少國際認證的企業,同時國外認證機制、專利機制也形成了技術壁壘,影響我國的藥品出口。為此,我國應該加強生物制藥的市場標準化認證,強化對技術、專利機制的認證管理工作,并且加強人才培養,增加生物制藥行業的技術人才,所以政府和高校需要加強人才培養,企業也要提高薪資待遇,讓更多人才進入生物制藥行業,突破國外的行業壁壘。
基因技術無疑會在未來的生物制藥領域中起到關鍵性影響,而基因組靶向療法則成為未來生物制藥研究中的重要內容。基因醫藥科技的突破,不僅僅是生產、經營、科技的問題,更提議續用提高了我國戰略層次的目標,生物制藥行業未來的研發目標有可能從基因組的視角探索特定療法[6]。不過,中國在這方面的科技仍較為薄弱,而且有許多不確定性的方面,使得我們需要及時進行科技攻關,創造擁有自己專利的藥品,掌握更完善的制造裝備,實現國際領先水平。因此,必須做好研發和工業化工作,加強國家相應的政治支持,重點培養相關技術人才,加快國內企業轉型現代化,提高技術水平,使相關學科研究取得突破。
盡管中國的生物醫藥行業相對于世界上許多生物醫藥行業比較成熟的發達國家而言仍然處于發展中階段,可是我國政府部門和民營企業也付出了自己的力量和資金,這不但是法律政治的保障,而且還有社會各方面的幫助,包括政府財政補貼等[7]。因此,筆者認為中國的生物制藥企業將會在未來取得長足發展。同時,要發展好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就必須要全面認識我國情況,從我國國情出發,不斷探索并研究發展生物醫藥的新策略和新方向。此外,要逐步形成自身的產業鏈,也需要國家的扶持與投入。比如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在生物制藥方面也是十分有前途的。我們可以發展自己的生物生產研究工作,不但要打敗外國的壟斷行業,同時還要發展本國特色的生物制藥工業,形成更富有中國特色的生物醫藥工業。
生物制藥行業是制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民生發展十分重要。為了解決我國生物制藥行業發展中的問題,應該擴大生物制藥行業的融資面,不斷完善技術研發機制、加強人才培養,給生物制藥行業提供穩定的生存環境,促進企業的技術研發,讓各類生物制藥技術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滿足社會對藥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