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洋 孫樹強 王鵬飛 左曉寧
山東省化工產業綜合實力全國領先,化工產業經濟總量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以2020年為例,全省化工行業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萬億元,占全國比重17.1%,實現利潤814.9億元,占全國比重19%,同比增長36.5%,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產品門類來看,山東省產品門類齊全,國家重點統計的化工產品山東省均有分布,是我國第一大汽油、柴油、原鹽、燒堿生產省份,第二大純堿、農藥原藥生產省份,第三大塑料生產省份,第五大原油生產省份,并且形成了煉化、化肥、無機化工、有機化工、橡膠材料、精細化工、合成材料“七大板塊”的產業體系。
從產業集聚來看,山東省擁有化工園區200余家,其中國家認定的化工園區75家、專業化工園區10家,全國排名第一。
從龍頭企業來看,根據2019年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化工企業500強名單,山東省104家企業入選,占全國的21%,全國排名第一。
根據山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公開信息,本文對2018-2020三年內省內企業備案的化工投資項目進行數據整理,按照項目主要產品分類對新上化工項目進行數據分析,分析內容主要集中在山東省發展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精煉石油產品、化學合成材料、食品及飼料添加劑三大領域,使用大數據方法對備案投資項目的產品、產能、投資額、項目數量等信息進行歸納匯總并開展相關定量分析。
精煉石油產品指“從天然原油、人造原油中提煉液態或氣態燃料,以及石油制品生產的行業”,以燃料油、瀝青、潤滑油脂等精加工產品為主。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精煉石油產品生產國之一,2020年產量突破3.67億噸。目前我國基本石油產品已經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的挑戰,單純的煉油企業正在慢慢減少,這將倒逼煉油行業從原有的燃料型向煉化一體轉型。
從全省情況看,2018-2020三年新上精煉石油產品項目739個,占全部化工項目的5.8%,投資額1435.2億元,占全部化工項目投資額的8.7%,項目平均投資額1.94億元,較全省化工項目平均投資額高0.65億元;新上各類產品(含中間體)產能8030萬噸,占地面積5.22萬畝。
從新上項目數量看,近三年新上項目數量年均增速76%,較全省項目數量平均增速高39.3個百分點,其中石油瀝青、潤滑油脂、石油產品添加劑三大類占比最高,約為全部項目總數的80%;從新上項目投資額看,近三年新上項目投資額年均增速100%,較全省項目投資平均增速高23.3個百分點,其中潤滑油脂、石油瀝青、石油產品添加劑、燃料油四大類占比最高,超過全部化工項目投資額的75%。
整體來看,山東省精煉石油產品行業近年來發展呈現出“過于注重規模而忽視質量”的特點,規模擴大極其迅速,遠超化工產業項目水平。
化學合成材料一般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通常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三大類?;瘜W合成材料具有比重小、性能好、易加工的特點,因此正越來越多地取代金屬,成為現代社會使用的重要材料。
2020年我國三大合成材料產量達到1.64億噸,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國三大合成材料均處于產能過剩狀態,據統計2020年產能利用率約為78.8%,且我國產品主要以低端產品為主,高端合成材料產能嚴重不足,其中2/3依賴進口,未來綠色化、高端化的新材料產品將成為發展重點。
從全省情況看,2018-2020三年新上化學合成材料項目5387個,占全部化工項目的42.3%,投資額3778.0億元,占全部化工項目投資額的22.9%,項目平均投資額0.70億元,較全省化工項目平均投資額低0.59億元;新上各類產品(含中間體)產能5665.8萬噸,占地面積16.4萬畝。
從新上項目數量看,近三年新上項目數量年均增速13.1%,較全省項目數量平均增速低23.6個百分點,主要集中在塑料制品領域,約為全部化工項目總數的78.8%;從新上項目投資額看,近三年新上項目投資額年均增速40.9%,較全省項目投資平均增速低35.8個百分點,其中塑料制品領域項目依然占據主導,超過全部化工項目投資額的78.9%。
整體來看,山東省化學合成材料行業近年來發展呈現出“低端產品項目小而多、高端產品項目大而少”的特點,產業發展結構有待優化。
食品及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按原料不同可分為人工合成添加劑與天然提取添加劑。2020年我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產量高達2448萬噸,全球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綠色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食品及飼料添加劑正逐步向綠色化、天然化和高端定制化發展,特別是食品添加劑。據統計,目前天然食品添加劑占比已經接近50%,這將進一步倒逼以化工原料為主的食品及飼料添加劑行業轉型升級。
從全省情況看,2018-2020三年新上食品及飼料添加劑項目804個,占全部化工項目的6.3%,投資額1428.6億元,占全部化工項目投資額的8.7%,項目平均投資額1.78億元,較全省化工項目平均投資額高0.49億元;新上各類產品(含中間體)產能2689萬噸,占地面積6.5萬畝。
從新上項目數量看,近三年新上項目數量年均增速42.3%,較全省項目數量平均增速高5.6個百分點,食品添加劑類項目占據絕對主導,約為全部項目總數的75.9%;從新上項目投資額看,近三年新上項目投資額年均增速54.6%,較全省項目投資平均增速低22.1個百分點,其中食品添加劑類項目占全部項目總數的88.3%。
整體來看,山東省飼料及食品添劑行業發展較為迅速,且新上項目平均投資額較大,作為全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生產大省,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綜合近三年山東省化工新增項目概況可以得出,精煉石油產品、有機原料等產業鏈前端領域新上項目較多,是山東省化工產業鏈的強項;化學合成材料、食品及飼料添加劑等產業鏈后端產品相對較為薄弱,說明山東省現在“油頭大化尾小”的發展趨勢尚未改變。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
從新上項目數據看,近年來山東省化工產業產品結構與以往變化不大,主要集中在傳統初級加工領域,細分領域的專精產品產能較少。如精煉石油產品領域,新上項目主要集中在石油及瀝青、潤滑油脂、石油產品添加劑三大領域,三類項目的數量占比分別為35.1%、30.4%和13.9%;三類項目的投資占比分別為18.2%、19.4%和19.0%;在化學合成材料領域,新上項目主要集中在塑料制品、橡膠制品、化學纖維三大領域,三類項目的數量占比分別為78.8%、3.4%和12.2%;三類項目的投資占比分別為78.9%、5.7%和7.9%。
主要化工加工產品種類較單一,且主要集中在產業鏈前端領域,重點產品下沉細分程度不高,一方面會導致產品結構不佳、附加值不高、效益較差;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抵抗市場沖擊能力不強,產業發展韌性較低。
近年來山東省新上化工項目速度較快,但整體質量較低,特別表現出低端生產項目小而多,高端生產項目大而少的現象。如精煉石油產品領域中,超過65%的為檔次較低的瀝青及潤滑油脂項目,其平均投資額僅為精煉石油產品行業的42%,真空油、絕緣油等高端產品新上項目占比不足10%;合成材料領域中,中低端產品數量占比為87%,平均投資額1.07億元,高端產品數量占比約為5%,平均投資額高達3.93萬元。
低端產品小而多,表明中小型生產企業各自為戰,低端領域的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高端產品大而少,說明產業鏈集聚發展水平不高,高端化產品的規?;幻黠@,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效果有待加強。
根據《山東省高端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魯政字〔2018〕140號)布局要求,精煉石油制品主要集中在煙臺、濰坊、東營、濱州等地,化學合成材料主要集中在煙臺、威海等地。從新上項目數據分析看,精煉石油制品項目主要集中在濰坊、德州、濟寧、東營四市,新上項目數量和投資占比分別達45.6%和60.1%;化學合成材料項目主要集中在青島、濱州、濰坊、臨沂、淄博、東營等地,六市新上項目數量和投資占比分別達60.0%和56.5%。整體來看,實際項目布局與規劃布局差距較大,以精煉石油制品為發展重點的煙臺、濱州近三年新上項目數量及投資額占比均不足10%;以化學合成材料為發展重點的煙臺、威海新上項目也較為落后。此外,濰坊、臨沂、東營等地近年來新上項目涵蓋領域較廣、橫向跨度較大,不利于全省統籌布局、集中發展的戰略要求,容易加重城市間同質競爭的現象。
一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突破一批高端功能材料、專用化學品、功能化學品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和成套裝備,著力配套烯烴、芳烴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產業,以延鏈補鏈項目加快打造“油頭化身高化尾”產業鏈,實現石化高端差異化發展。
二是合理利用海外輕烴資源,采用輕烴、凝析油、甲醇為原料制烯烴等路線,適度發展大型輕烴裂解項目,緩解烯烴原料不足的矛盾,為延伸發展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和精細化工產品提供豐富的基礎原材料。
三是重點發展六大產業鏈條,即“乙烯—聚烯烴/合成樹脂—終端應用”“丙烯—聚丙烯/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丁烯—碳四合成材料—橡塑制品”“甲苯—異氰酸酯—高性能聚氨酯—終端產品”“苯—聚酰胺—尼龍新材料—紡織和工程材料”“PX-PTA-聚酯”產業鏈條。
一是以煤基精細化為方向,圍繞焦爐煤氣(氫氣)綜合高效利用、煤焦油深度加工、粗苯精制等技術路徑,拓展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精細煤化工產業比重。繼續淘汰間歇式常壓固定床氣化爐,加快實施潔凈煤氣化技術,控制化肥產能總量,推進減“肥”增效。
二是以潔凈煤氣化為平臺,實施合成氣產品多元化,補強延伸產業鏈,向下游發展醋酸酯、己二腈等深加工產品,以及聚甲醛、乙烯法聚氯乙烯、聚碳酸酯、尼龍6、尼龍66等煤基新材料。
三是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精細化程度,加快形成煤基含氧化學品、煤基化工中間體和煤基化工新材料三大門類為骨干的煤基化學品產業體系。
一是圍繞先進基礎材料、前沿新材料和關鍵戰略材料三大方向,強化提升現有化工新材料的產品牌號和性能,重點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和重大成套裝備,實現多品種、系列化發展。
二是提升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醛、聚苯醚等通用工程塑料,以及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酰亞胺、聚砜等為代表的特種工程塑料等高端產品的生產比例和水平,突破高碳α-烯烴、聚烯烴彈性體(POE)、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高端聚烯烴材料生產技術,開發聚苯醚、熱塑性聚酯(PBT)等通用及特種工程塑料。
三是突破特種橡膠生產關鍵技術,擴大溴化丁基橡膠、丁腈膠乳、氫化丁腈橡膠等特種橡膠規模,開發汽車、高鐵、電子等領域耐高溫、耐油、耐強氧化劑等苛刻條件下用的氟硅橡膠、氫化丁腈橡膠、丙烯酸酯橡膠、液體橡膠及膠乳、集成橡膠(SIBR)等系列產品。
四是重點發展高端功能化學品產業鏈、氟材料產業鏈、硅材料產業鏈。
山東省化工產業產品門類齊全,幾乎涉及所有化工產業鏈條,但從近年來新上化工投資項目數據分析看,仍然存在產品精細化程度低、產業發展檔次弱、布局集中度低等問題,建議進一步優化產業鏈結構、提升產品檔次、統籌項目布局,以項目為抓手提升化工產業鏈整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