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強調,“一國兩制”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一國”原則愈堅固,“兩制”優勢愈彰顯。
10 月19 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以《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為題發表了2022 年施政報告。報告聚焦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立足今后五年的發展,放眼長遠未來,提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清晰標定了發展方向,獲得積極評價和高度肯定。
李家超首先在開場前言中說,我們正身處世界百年未見的大變局。疫情肆虐、全球經濟前景迅速轉差、地緣局勢緊張等影響著香港經濟復蘇的速度。
雖然挑戰不少,但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直接參與內地的龐大市場,同時與世界接軌,成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梁。“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重點戰略,更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
李家超表示,今年最令市民深受鼓舞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 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并發表重要講話,堅定了社會各界對香港未來發展的信心。李家超說:“我感謝習主席的重要講話,這已成為我的施政藍圖。香港現處于‘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期。未來五年,我會帶領政府團隊團結各界、凝聚力量,積極發揮包容共濟、求同存異的優良傳統,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讓東方之珠更光更亮。”
李家超強調,要筑牢安全根基,堅守“一國”之本、發揮“兩制”之利。他說:“‘一國兩制’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一國’原則愈堅固,‘兩制’優勢愈彰顯。撥亂反正過后,香港仍要增強憂患意識,建立底線思維,確保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工作持久進行,嚴防威脅再現。”
整個施政報告聚焦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
在提高治理水平方面,李家超表示,已指示財政司司長成立全新“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匯聚有關資源,由特區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在港發展。
“我會于今年內成立‘特首政策組’,提升政府對長遠和策略性議題的研究和倡議能力。”李家超說,“特首政策組”要從大局觀和國際觀出發,掌握本地社情民情,更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內地政策和發展及國際形勢,協助制定前瞻政策。
為更好抓住發展機遇,李家超宣布,特區政府將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行政長官擔任組長,三位司長任副組長,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及督導跨局工作,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固然要積極推進政策措施,但更重要的是讓市民有“獲得感”。特區政府做事既要符合程序,更要“以結果為目標”,他已就指定項目訂立了約110 個不同指標,并要求各政策局和部門進一步制定更多指標,在立法會匯報。
李家超亦提出多項優化公務員管理制度的舉措,包括強化賞罰制度,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計劃,以及優化現行動員機制,增設“全政府動員”級別,隨時候命應對需要大量人手的重大事故等。
李家超公布,特區政府將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過去一年年薪250 萬元或以上,以及畢業于全球百強大學并在過去5 年內累積3 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士,可獲發為期兩年的通行證來港發展。
在土地房屋方面,李家超提出未來5 年興建3 萬個全新“簡約公屋”。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令未來5 年公營房屋總建屋量較上一個5 年增加約50%。
此外,李家超還圍繞區旗區徽修訂草案、增加土地供應、推動基層醫療、改善安老服務、支持青年發展等議題提出多項政策和措施。
李家超宣讀施政報告用時約2 小時40 分鐘,他說:“這是屬于香港市民的施政報告。”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表示,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李家超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是香港發展新階段和國家發展新征程歷史性交匯的生動反映,昭示著香港必將在與國家的共奮進中實現更大更好的發展。
港澳辦發言人指出,這是一份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方向明確、思路清晰、舉措有力的施政報告。
香港媒體認為,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敢于觸碰香港社會的“老大難”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針對性、創新性的措施,展現了新一屆特區政府敢擔當、有魄力的新氣象,彰顯出新一屆特區政府以民為本、務實進取、敢于作為、“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新風。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說:“如果李家超未來五年施政取得成功,將能夠在‘由亂到治’的基礎上,樹立‘由治及興’的典范。這可以讓臺灣民眾放心,在‘一國兩制’的政策下,臺灣回歸祖國后仍然能夠繼續保持繁榮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