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反映沿海地區動力煤購銷活動的一些量化指標看,沿海地區動力煤似乎再度陷入糾結,在這一背景下,動力煤最高限價措施對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交易的影響有所增大,促使北方港口現貨煤價在“入伏”伊始即出現走弱態勢。其中,5000kcal/kg現貨動力煤的平倉價格近1周來下降30~40元/t,降至1070~1080 元/t,已經接近1050 元/t 的最高限價水平。一些主要指標的運行情況如下:
第一,沿海地區電煤日耗快速回升。來自中國煤炭市場網的數據表明,從6 月中旬開始,主要在高位天氣逐漸蔓延、高溫程度超出預期對降溫用電負荷的推動下,“CCTD 沿海8 省動力煤終端用戶”統計的沿海地區發電企業的電煤日耗出現明顯回升(見附圖1),甚至7 月中旬之后已經超過2021 年同期水平。
第二,電煤庫存可用天數低于合理水平。同樣是來自中國煤炭市場網的數據顯示,隨著電煤日耗不斷回升,“CCTD 沿海8 省動力煤終端用戶”統計的沿海地區發電企業的電煤庫存可用天數從6 月中旬開始快速減少(見附圖2),7 月中旬之后更是降至15 天的合理水平之下,電煤的補庫需求理應隨之增強。
第三,北方主要港口的煤炭庫存保持較高水平。來自中國煤炭市場網的數據顯示,盡管我國動力煤進口量在6 月份出現明顯減少(2022 年6 月份我國進口廣義動力煤為1399.9 萬t,同比減少1026萬t、下降42.3%,單月減少數量創下年內最高紀錄)、盡管沿海地區電煤日耗水平出現明顯提高,但是北方四港的動力煤庫存量卻持續保持在近年來的高位水平(見附圖3),由此導致的“疏港”壓力及其對現貨煤價走勢的不利影響繼續存在。
第四,消費企業針對北方港口的采購需求持續低迷。從6 月初到現在,面對電煤夏季消費高峰、面對進口動力煤已經并將繼續減少局面、面對超過2021 年同期的電煤日耗狀況、面對已經低于合理水平的電煤庫存現狀、面對2022 年可能延長的電力“迎峰度夏”時間周期,消費企業針對北方港口的動力煤采購需求似乎不為所動,持續處于低迷狀態(見附圖4);需要進一步關注的是,7 月18-22 日,國內海上煤炭運價已經出現高位回落態勢,“中國沿海煤炭運價綜合指數”從7 月20 日近期高點的1046.47 點,回落到7 月22 日的968.01 點,僅2 天時間就大幅下挫7.5%,預示消費企業的短期需求已經見頂回落,后期到北方港口受載動力煤的船舶數量將減少,繼續對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走勢帶來消極影響。
基于上述有違季節性動力煤消費高峰常理的購銷狀況,各方面對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形勢也出現方向迥異的研判,進一步增強沿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上下兩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