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陳力 貴州黔南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體育教學部
為了確保大學生具有強健的體魄,很早以前我國體育局聯合教育部頒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并且對其實施了完善與修訂。在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力求各個學校均要全面貫徹執行測試標準與實際要求,及時上報測試數據。目前,盡管各大院校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出臺了一些舉措,強化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管理、指導及服務。但是,通過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分析可知,健康狀況沒有想象的那么理想。故此,需要反思測試數據背后的隱藏原因?怎樣在測試信息基礎上實施生活干預與課堂教學干預,這是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中急需處理的重要問題。
諸多大學生在步入大學院校后就放松了自身在體育方面的鍛煉,由于體育課強制性實施的內容不多,有的僅是一些自由活動與各類選修課,同時不存在任何考試壓力,大學生極少去參加體育鍛煉。但目前體質健康測試就對大學生的各運動項目與體質健康的達標標準有確立規定,比如根據有關規定學生健康測試總分低于50分的將不予頒發畢業證書,諸多院校均執行了這一規定。如此一來,便會促使大學生強制性參加參與體育運動,進而呈現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督促性。長此以往,也會強化對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促使其構建終身體育鍛煉思想。
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所遵循的是我國制定的有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此標準是促使大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核心手段,它所應用指標及涉及的數據內容蘊含了大學生身體的關節、肌肉及身體其它成分,還關系到柔韌性、耐力等基礎狀況,這是對大學生諸多體能實施評估的主要標準,具有一定科學性。
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力求各大院校將大學生實際測試數據上報到指定管理系統,同時通過此系統的剖析、檢索及統計功能向大學生及其家長準確反饋。另外,也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身體健康診斷,確保大學生在精準掌握自身體質健康狀況之上實施適度運動鍛煉。此外,此系統還能夠向院校及各教育機構提供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真實數據,輔助有關機構作出準確抉擇,掌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隨時通過行之有效的辦法進行干預。
針對大部分大學生而言,他們認為在院校中實施的體質健康測試活動僅僅是走過場,并沒有重要的現實價值,與學分沒有任何關系。故此,僅需在測試期間盡可能達標即可,而針對測試前的準備工作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并且,部分身體素質不佳的大學生盡管達不到體質健康測試標準,也不會引起學校重視,同時學校方面也不會對此實施與學分掛靠的任何懲罰。由此可知,不單單是教師嚴重匱乏體質測試的嚴格執行精神,大學生同樣也欠缺高度認識。
以往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活動較為繁重,測試活動會涉及每個大學生的每項身體測試,同時會產生諸多數據信息,對此需要處理的數據化工作量可想而知。而普通體質健康測試均是由體育老師來執行落實的,這一系列的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分析、統計及管理等均是由體育教師一人勝任,這樣不免會嚴重制約著體育教師的科研與教學,部分教師并不具備較強的精力與踴躍性來監督落實,進而就有可能把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任務交由得力學生完成,從而呈現出學生測試學生的狀況[1]。那么,在實際測試中便會呈現一些作弊問題,部分關系好的學生會借機作弊,體質健康測試所得的結果失去了可信性與真實性。如圖1所示,針對某學校女大學生實施體質健康測試總結評分表可以看出,沒有不及格的學生,致使測試結果存在疑問。

圖1 大學生女生體質健康測試評分表
鑒于體質健康測試儀器的出品廠家不同,其工藝生產水準與生產技術也存有很大差別,加上體質健康測試儀器的測量系統結構相對煩瑣,受光、電、聲等技術影響,故此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與所得結果必然存有一定差別,從科學角度被稱為“誤差”。由于誤差不可避免,進而會制約著體制健康測試的精準性與真實性。另外,對大學生實施體質健康測試的時間長,部分大學生參與實習工作,或是出于別的因素不能及時完成測試,故此院校會安排補測,諸多院校的體質健康補測檢測較為隨意,盡可能存在測試作弊狀況,就是隨意添上大學生的測試數據,致使數據精準性下降。并且,根據各地檢查與評比需求,每個院校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合格率均需達到指定標準。所以,一些院校在對測試數據進行承報時,為了達到學校要求的合格率,便呈現出隨意改變大學生成績數據狀況。由此可知,學校體質健康測試信息收集工作有待完善,信息錄入欠缺一定精準性,這就會嚴重制約著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的實效性。
院校在實施教學工作時需要關注體育工作,全面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從而促使綜合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各大院校需要確保每個大學生掌握最少兩項體育項目,諸如基本技能與主要體育知識。如此大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就能夠具備充足體力去勝任未來的工作,形成終身運動的好習慣,進而使自己終身受益[2]。另外,院校還需開設專屬體育部門,用來負責院校的所有體育工作,其中包含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測試、學校運動會、各類體育比賽等。同時,指定校領導進行管理,并且每年需要召開和體育工作有關的專題會議,其中要蘊含總結以往的體育工作,還需對日后體育工作實施科學部署,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此外,院校的安保與后勤等機構需要全面配合院校體育工作,全面促使其良性和諧發展。
合理制定測試流程,在對大學生實施體質健康測試時,需要在臨近測試前幾周需要學校在平常體育課中適度添加一些跑步等運動項目,讓大學生能夠在內心與身體上做好準備工作,從而高效提升體質測試效果。另外,為了全面呈現大學生身體素質,需要全面豐富測試內容。針對部分測試時間過長的項目,工作者應該科學安排好測試時間,全面提升測試數據結果的精準性。測試老師務必要具備充足的工作經驗,如此一來便能夠輔助大學生由簡及難的安排測試項目,比如,根據肺活量、仰臥起坐、立定跳遠、1000米跑步的順序,把體能消耗小的測試項目安排在最前實施測試,把體能消耗大的測試項目安排在最后實施測試。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全面提升測試工作效率,還能確保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的精準性。另外,需要確保體質健康測試的規范性,這主要體現在測試場地規范性、測試工作規范性及測試設備的規范性等方面。針對測試場地的規范性而言,在實施跳遠測試時,不但要確保地面是沙土地面,還應該對其松軟度、面積、厚度實施嚴格要求,優質的測試環境必然會提高大學生體質測試結果的真實性與精準性[3]。針對大學生測試工作的規范性而言,每項測試活動均需有其指定的動作,在實際測試時,老師需要嚴格要求大學生動作要領。針對有關測試設備的規范性而言,不同的測試項目,其設備功能與設備種類也不相同,測試者應該全面掌握所有測試設備性能,同時指導大學生實施規范操作,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在我國體質教育教學中,衡量院校辦學水平的主要標準在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通常而言,院校內的大學生有很多,這時就需構建一個健康測試中心,以此衡量大學生體質狀況,同時把測試結果錄入到學生的各自體質健康測試卡上,每年按時組織大學生實施體質健康測試,不但要向社會公布整體測試結果,還需把每個大學生的實際體質健康狀況反饋給其所在班級,以此為評獎評優的主要依據[4]。在獲得大學生整體體質健康數據后,院校需要隨時制定有關方案提升大學生體質,按照大學生實際體質狀況的不同,為其科學設置適度的訓練模式,從而全面提升其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特殊狀況除外,如果大學生在畢業時沒有及時取得合格,就不予以結業處理。
革新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模式是優化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最佳的教學對策,院校需要以社團、班級、學生會等為單位組織一些有趣的體育活動,在全校運動會上也可增添部分趣味性的運動項目,這樣能夠激起大學生參加的踴躍性。也可由院校帶頭,把每個院系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當作此學院院系的年終考核。另外,需要全面革新以往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模式,采用高科技設備,在記錄大學生個人數據信息后,智能測試他們的身高體重,同時測試其的區位體前屈、跳遠、跳高等成績數據。該種創新性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模式更易吸引到大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能夠有效降低體育老師的監管壓力,讓測試活動更具科學性與規范性。之后,老師還需要踴躍探究新的體質健康測試辦法與運行模式。例如,設置部分團體性比賽活動,把此類活動的比賽成績當做大學生體育能力考核的重要部分,綜合改進考核制度。讓大學生在參與互動性活動時達到鍛煉身體的終極目的,如此方能展現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要性[5]。總之,大學院校需要憑借構建完善的體質健康考核制度、體質健康測試獎勵體系等方法,全面激起大學生提升自身素質的興趣與動力。
在對大學生資料進行采集時,院校在實施教育教學時需要構建大學生體質數據庫,為后續體質健康測試管理及服務工作締造基礎,此數據庫需要涵蓋所有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此外,還需要通過微軟、朋友圈等數據平臺健全自身監測系統,在完成數據庫構建工作后,大學生可及時登錄院校教務處查詢自身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掌握自身的健康與體質狀況。另外,體質數據平臺的構建與完善至關重要,按照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的不同,便可通過該特性將其變成特定的程序錄入平臺,然后設置好有關功能,以及確立相關指標。比如,把5.45分設定為男生1000米跑的達標成績,倘若部分學生成績不達標,就可把結果字體設為紅色,同時把測試成績以短信模式隨時告知學生,讓他們高度重視起此項體質健康測試。另外,也可在短信中提出部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此提升大學生運動訓練效果。同時對大學生實施的運動鍛煉需要做到適度跟蹤干預,倘若在限定時間內,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未取得有效提高,大學生也沒有向有關老師反饋,平臺就需將有關實際狀況反饋給大學生直管老師或家長,讓老師或是家長全面監督大學生體育鍛煉。此種把“人、機”全面融合的教學舉措,可有效完成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跟蹤、反饋及監督。
總之,對大學生實施體質健康測試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其較好的參與各項體育性的實踐活動,以此輔助大學生養成優質的體育運動習慣、富有強健的體魄,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習慣與思想。由此,身為大學院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主要執行人員,應該切實按照院校運動項目實施科學性與規范性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以此提高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的真實性與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