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林
(中國安能第三工程局,四川 成都 610000)
與其他類型的工程項目不同,水電站建設中面臨的自然地理條件更為復雜,由于水力作用,周圍的巖石或者地質條件較差,無法與水電站的結構要求相符合。而固結與帷幕灌漿技術的使用,可克服現場不利條件的限制,固結灌漿下可改變節理裂隙發育或者有破碎帶分布巖石的物理特性,使巖石的整體性與均質性得以增強,帷幕灌漿通過在閘壩巖石或砂礫地基中的防滲帷幕設置,可控制地下水在地基中的滲透。未來的各個水電站項目中,需加大固結灌漿、帷幕灌漿的技術應用與創新。
固結灌漿屬于灌漿工程中的一種,此項技術的有效應用,可改變節理發育裂隙或者有破碎帶巖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增強巖石的抗壓強度、彈性模量,起到控制巖石變形與不均勻沉陷的目的。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混凝土重力壩相對常見,針對這一類壩體,為實現結構加固,在壩基上引入全面固結灌漿法十分有效;混凝土拱壩或者重力拱壩中,由于結構特殊性,為滿足防水、安全需求,對于主要受力體的壩肩拱座巖石部分,適合采取灌漿工藝,以達到最佳的結構標準;水工隧洞在襯砌后采取固結灌漿的處理方式;當工程中涉及破碎巖層的隧洞開挖作業時,由于出現巖石坍塌或者滲漏的概率較高,開挖前一定范圍內的斜孔或者水平孔,超前固結灌漿處理工藝比較有效;對于土石壩這類比較常見的壩體,混凝土墊層下部的巖石,由于性能不好,也適宜選擇固結灌漿處理。
帷幕灌漿是通過深孔灌漿方法的應用,在巖石或者砂礫石地基中構建連續防滲帷幕的灌漿工程,閘壩巖石或砂礫石地基中的帷幕灌漿法最常用,所構建的帷幕,要在結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可將其與混凝土閘底板、壩體連接起來,確保底部深入不透水層的深度符合要求,這種處理下,對地下水向地基的滲透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帷幕還可與下游排水系統同步作用,減小滲透水流對閘壩的壓力。
以巴塘水電站為例,該水電站處于金沙江上游河段四川省與西藏自治權的界河,左右岸分別為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西藏昌都地區芒康縣,該水電站上游、下游都為電站,分別為拉哇電站、蘇洼龍電站,此水電站承接了地區內繁重的發電任務。該水電站中,正常蓄水位、總庫容、電站裝機分別為2545m、1.41億m3、750MW,年平均發電量33.75億kWh。巴塘水電站包含導流洞、擋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尾水渠與生態放水管的主建筑,其中,擋水建筑物為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壩軸線在金沙江與巴楚河匯合口上游約660m的位置,壩體為碾壓式瀝青混凝土心墻,壩基與兩岸基巖的防滲施工中,均采用了帷幕灌漿工藝,帷幕灌漿深度以深入相對不透水層以下5m為準。
(1)施工方法。此工程項目中的固結灌漿分兩序展開,首先開展Ⅰ序孔的實施,隨后進入Ⅱ序孔作業,一期作業的進行中,根據兩岸壩段的澆筑作業,逐層跟進,利用無蓋重鉆孔灌漿作業,引入孔內循環灌漿法,基巖面的3m以下的部位,適宜應用蓋重預埋鐵管工藝,為利用此工藝達到最佳的施工效果,當一期固結灌漿作業結束并按照規定完成了封孔處理后,在封孔段的上部掃孔,但掃孔時需注意范圍控制,結束后,根據對現場情況的具體掌握、圖紙要求,埋設固結灌漿管,注意主管與支管的選擇,全部有灌漿管的主管,均應引導壩后各層交通橋。只有當一期固結灌漿結束且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二期作業,二次作業的固結灌漿步驟與一期類似。固結灌漿的工藝流程復雜,包含的步驟繁多,如圖1、2所示。

圖1 有蓋重固結灌漿施工工藝流程

圖2 預埋管固結灌漿施工工藝流程
①孔位放樣。此工程中的固結灌漿施工中,不論是有蓋重固結灌漿還是預埋管固結灌漿,孔位放樣都是首要步驟,為提高放樣精度,采用儀器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儀器測放出每個工作面上的Ⅰ序孔,隨后借助鋼尺測放Ⅱ序孔。②鉆孔。固結灌漿作業開展時,鉆孔是關鍵步驟,全部的鉆孔都應該統一編號,并進行分序,但不同的固結灌漿工藝下,采用的鉆孔方法有所差異,本工程中的有蓋重固結灌漿,鉆孔中采用回轉式地質鉆機金剛石鉆進,岸坡段無蓋重固結灌漿,采用地質鉆與手風鉆相結合的方式,一般鉆孔的孔徑需超46mm,岸坡接觸段埋管法的孔徑較大,需超75mm。③鉆孔沖洗與壓水試驗。固結灌漿是工程市場上比較常用的施工工藝,許多工程企業也在固結灌漿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在具體的施工作業中,卻經常沒有按照工藝流程展開作業,也未科學設置各個參數,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環節經常出問題。實際上,灌漿之前的沖孔、壓水試驗是關鍵步驟,沖孔就是要對全部的灌漿孔開展沖洗作業,可選用孔壁沖洗方法,也可引入裂隙沖洗方式,如果為前一種沖洗方式,直接在導管中通入大流量水流,遵循從孔底到孔外的順序;如果選擇的是裂隙沖洗法,應將灌漿栓塞完全卡緊,向裂隙壓入水流,水流的持續壓入下,孔內雜物隨水流流出孔外。沖孔作業中,沖洗壓力是一個需關注的重點參數,結合實際的施工經驗,沖洗壓力為灌漿壓力80%的情況下,沖洗效果最佳,總體的沖洗時間需超過30min。固結灌漿中的壓水試驗也是關鍵步驟,在此環節的工作進行中,需嚴格遵循行業內的相關標準,從灌漿孔中抽取一定數量的孔,逐段單點壓水,未選取的孔段,參考裂隙沖洗的有關規定,維持一段時間的壓水作業。④灌漿。固結灌漿中的灌漿是關鍵環節,在此環節的工作中,應從下而上實施,按照孔內循環要求,保障操作規范,灌漿壓力與設計要求相符。灌漿效果與漿液性能有著直接聯系,漿液性能中,水灰比是一個關鍵參數,漿液的配置應嚴格根據配合比要求,注意各種材料的用量控制。漿液變換有嚴格的標準:灌漿壓力維持不變,注入率在一段時間內呈下降趨勢或者注入率不變,灌漿壓力在特定時間段內不斷增加的趨勢下,在原有基礎上調整水灰比;當為正常情況下的灌漿作業時,某一級水灰比的漿液單孔注入量超過了300L,但灌漿壓力、注入率變化幅度較小的情況下,變濃一級水灰比;注入率超過了30L/min的情況下,嚴格根據對現場情況的掌握,必要情況下越級變濃。在設計壓力情況下,注入率不超1L/min的情況下,持續保持30min的灌注作業后結束灌漿,漿液凝固后將孔內的浮漿或者污水等清理干凈,使用水泥砂漿回填密實,實現封孔。
(2)成果分析。要檢驗在此工程項目中固結灌漿法的應用效果,固結灌漿作業結束后的一段時間,開展了檢驗、監測與分析,根據監測數據的全面整合:一期Ⅰ序孔、Ⅱ序孔的單位注入量分別為64.53kg/m、31.7kg/m,二期固結灌漿平均單位耗費量為24.14kg/m。因此,各次序孔的單位注入量逐步減小,符合灌漿作業的普遍規律,灌漿效果達到了預期。
(1)施工方法。此工程項目的帷幕灌漿作業,經由多方面因素的對比,選擇了孔口封閉孔內循環的方式,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孔口管段的鉆進與灌漿作業,針對鉆進作業,應注意設備的配置,所選擇的設備,孔徑應符合要求,正確操作設備,維持正常的鉆進速率,完成鉆孔后沖洗鉆孔,將準備好的循環式止漿塞放于基巖以上20~50cm的混凝土中,進入壓水試驗部分,試驗結束后開展灌漿處理,灌漿按照規定完成后,由專人負責止漿塞的拆除,并根據施工圖紙進行孔口管的預埋。二是孔口管秒射,由于灌漿作業為分段施工,第一段的灌漿任務結束且順利起塞后,孔內按規定預埋孔口管,安裝過程中在孔口纏繞麻絲,接上兩用接頭。配備特定型號的鉆桿作為射漿管,配備好的濃漿注入孔底,孔口管外側冒出濃漿后卸掉射漿、兩用接頭,再使用濃漿補滿孔口??卓谂鋫洇?3mm無縫鋼管,埋設后露出灌漿廊道底板或者混凝土壓漿板以上0.2m。①孔位放樣。放樣采取儀器放樣與人工放樣相結合的方式,不論哪一種放樣方式,都需嚴格遵守操作規范與標準,以保障放樣精度。首先,利用經緯儀測放出帷幕軸線、先導孔,隨后通過人工拉尺的方式測放,開孔位置與設計孔位偏差不得超過10cm。②鉆孔。鉆孔作業開展中,配備SGZ-Ⅲ、SGZ-IB型回轉式地質鉆機鉆造,金剛石鉆進,為保障帷幕孔可滿足實際要求,配備上海地質儀器廠生產的幾種型號的測斜儀開展測斜,一旦在測量中發現偏離了設計值,立即糾偏。③鉆孔沖洗。沖孔環節利用清水沖洗,將孔內的各種沉淀物均沖出孔外,在回水澄清且無沉淀物時,結束沖洗,裂隙沖洗在回水澄清時10min結束,嚴格控制總沖洗時間,一般單孔的沖洗時間要在30min以上,串通孔沖洗時間需超2h。沖洗水壓為灌漿壓力的80%,如果灌漿壓力的80%超過了1MPa,沖洗水壓選擇1MPa。④壓水試驗。對于帷幕灌漿中的先導孔,利用單點法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分段壓水,檢查孔采用五點法,從上到下分段阻塞壓水,其他各個次序孔的灌漿段采用簡單的壓水試驗,壓水試驗壓力為設計灌漿壓力的80%。⑤灌漿。此工程的帷幕灌漿作業中,水泥選用的是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細度超80μm方孔篩,篩余量在5%以內,各個部位的灌漿壓力都應嚴格控制在正常標準內。灌漿漿液濃度應從稀到濃,逐級變換,水泥漿液的水灰比有多個級別,漿液變換與固結灌漿漿液變換的標準一樣。全孔灌漿作業結束后封孔,采用泵壓漿液工藝,混凝土與基巖接觸面上,科學布設阻漿塞,避免漿液壓入這一部位造成問題,將射漿管伸到與孔底相距0.2~0.3m的位置,漿液配比為0.5∶1,排出孔內稀漿,拔出射漿管,以1.5MPa的壓力作用將配制好的漿液壓入。泵壓漿液封孔后,拔掉阻漿塞,隨后用水灰比為0.5∶1的濃漿補滿,漿液濃縮到孔口空余部分時,將該部位的松軟水泥結石等清除干凈,沖洗孔內的雜物,最后利用水泥砂漿封填和抹平。
(2)成果分析。此工程項目中,主帷幕Ⅰ序孔單位注入量、Ⅱ序孔單位注入量、Ⅲ序孔單位注入量分別為122.6kg/m、44.9kg/m、16.9kg/m,副帷幕Ⅰ序孔單位注入量、Ⅱ序孔單位注入量、Ⅲ序孔單位注入量分別為20.8kg/m、18.3kg/m、7.9kg/m,銜接帷幕注單位不同序孔單位注漿量為25.6kg/m、11.5kg/m,結合這些數據的分析,孔序、排序均呈遞減規律,注入量遞減與灌漿規律相符合。帷幕灌漿施工中,檢查孔有149孔,五點法壓水試驗1338段,其中有1336段合格,2段不滿足設計要求的段次分布于不同部位,補灌作業結束后符合了標準。
水電站工程項目的實施難度大,固結與帷幕灌漿的方式較為常用,但為保障這兩種技術良好的施工效果,需立足項目本身,采取有效的技術管理措施,加強施工流程、技術參數的把控,提高施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