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光芹
近年來,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認真研究謀劃,大膽探索創新,開展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清理整頓,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長效機制,使得村集體資產管理得以規范,村級組織自身建設得以加強,群眾滿意度得以提升,確?!叭Y”管理健康規范運行,形成了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帶動突破、多種增收渠道補充的集體經濟增收新格局。
“一號工程”明方向,“云直播”動員,強化領導聚合力。區委區政府成立村集體“三資”清理集中行動專班,下設業務指導組、綜合保障組、督導指導組,印發了《東昌府區村集體“三資”清理集中行動實施方案》。各鎮(街道)是清理整頓工作的責任主體,各鎮(街道)、村都成立領導小組,因村制宜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自查起底、清理攻堅、驗收評估、建章立制四個階段任務,將農村集體“三資”集中清理行動列為區、鄉鎮(街道)、村黨組織三級抓基層黨建的“一號工程”,形成區鎮村三級縱向指導、職能部門與鄉鎮(街道)橫向聯系的工作推進體系。全區攻堅行動動員會議“云直播”到自然村網格黨支部,全面完成動員。建立三級責任落實機制,壓實鄉鎮(街道)黨委領導責任、干部(包村干部)幫包責任、行政村主體責任和自然村直接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有人負責。實行“四納入、三掛鉤”,即將鄉村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度綜合考核、鄉村組織振興考核、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內容、黨委巡察范圍;對村黨組織書記,將“三資”清理工作與補貼報酬、評先樹優和鄉鎮領導班子推薦“三掛鉤”。壓實村黨組織書記責任,對于不敢清、不愿清、不真清的村黨組織書記從嚴處理。
“宣傳發動”造氛圍,“黨員夜會”談思路,全面造勢掀熱潮。開展高頻度、多形式、全覆蓋的宣傳發動,充分利用公開欄、村廣播、新聞媒體等載體,采取懸掛橫幅標語、張貼公告、發放明白紙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宣傳村集體“三資”清理集中行動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形成濃厚氛圍;發揮“一村一法律顧問”作用,向農民群眾講清拖欠承包費、侵占集體資產的法律責任,提高廣大群眾法律意識;通過設立群眾舉報電話、發放明白紙、建立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暢通信訪渠道,讓民聲“上傳無阻”,把問題和矛盾消解在基層。結合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將“三資”清理作為主題黨日、黨員活動日的必選項目,發動黨員積極發揮示范表率作用,自覺做到“三資”清理我先行,帶頭做好清理工作,引導群眾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實行網格黨支部“黨員夜會”制度,共聚“板凳夜話”、共過“組織生活”、共上“紅云課堂”。各級干部、廣大黨員圍繞開展村集體“三資”清理清查、發揮“三資”長期效益等進行面對面交流,激發起農村黨員群眾參與村集體事務的熱情。
“三本臺賬”查問題,“警示監督”劃紅線,重拳出擊解民憂。按照先干部、再黨員、后群眾的順序開展自查自糾,帶頭清退不合規土地、帶頭足額繳納承包金,為各村打開了集體“三資”清理局面。創新“清理、登記、核實、公示、確認、上報”六步工作法,建立資產資源類、債權債務類、集體經濟組織合同三類臺賬,將清理出的“三資”錄入管理平臺,并在村內張榜公示不少于7天,主動接受村務監督委員會和群眾監督,確保整個清理過程公開透明。建立以村級自我檢查、群眾監督舉報、鄉鎮(街道)相互核查、區級督導檢查和隨機抽查為基礎的“五輪核查、多級負責”問題排查體系,形成“原始”“自查”“核查”三本臺賬。對損害集體、群眾利益和亂占邊角地等問題,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逐一列出清單進行公示,對清理出的集體資產、債權債務情況,在村務公開欄公開,還通過智慧黨建平臺在線巡檢、派出督導組現場檢查、設立區鎮兩級公開電話,把民主監督貫穿清理行動全過程。
“依法依規”守底線,“動真碰硬”理痼疾,分類整頓出實效。一是依法依規。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對清理出的合同問題,嚴格按照合同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予以解決;對協商無法解決的矛盾糾紛,通過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妥善處理。派出鄉鎮(街道)法律顧問全程參與清理行動,在合同法、物權法和協調處理問題合同方面進行培訓與講解,解答法律問題,修訂完善合同。二是分類整頓。對沒有登記入賬的,及時補記入賬;承包合同不合理不完善的,依法修正完善;私自占用、低價承包、無償使用集體“三資”和長期拖欠承包費的,依規清收退賠。對拖欠、無償占用等問題進行“一事一議”,采取靈活方式找準問題癥結,積極穩妥處理各種疑難問題。三是動真碰硬。緊緊盯住和扭住群眾反映強烈、意見較大的問題,持續深入開展清理清查行動。對搶占、強占、霸占,存在黑惡霸痞、“老賴”行為的,進行嚴查嚴處、徹底清理。
“建章立制”促長效,“陽光管理”保公開,多措并舉促增收。一是在“三資”清理進程中,同步實施“制度建設+信息化”長效機制建設,村集體資產資源發包租賃合同報區農業農村局備案,及時開展村級經濟責任審計。二是在用好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同時,全面推行村級“清風工作室”建設,推動監督體系向基層延伸。加強村集體資產資源數字化、清單式管理,逐項明確位置現狀、發包租賃合同等信息,對應收承包租賃款項進行預警。三是打造陽光公開機制。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建立了以“三資”管理、銀農直聯、資金申請審批等功能為一體的“三資”陽光監管平臺,將清理后的數據全部錄入系統,設置六大項預警功能,實時、動態監管,堵塞監管漏洞。大力推廣應用“三資”陽光監管平臺,實時公布村級事項,接受群眾監督,達到“人人都是監督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