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垚
貴州林業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0
近年來,人類大量利用資源,導致林業等資源大幅度減少。加上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發展。另外,不合理地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導致自然災害頻發,林業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人們越來越重視營造林建設。但是,就現階段營造林實際建設情況來看,過于注重樹木數量,導致營造林的建設難以符合相關要求,導致營造林建設質量低,難以與預期建設目標相符合,部分營造林樹木成活率難以達到基礎標準[1]。不僅如此,在經濟利益的影響下,林業資源被大幅度破壞,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因此必須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營造林建設質量,在新時期各項技術的支撐下,促進營造林建設質量的提升。
近年來,各行各業在新時期實現了突破性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受到經濟利益等因素的影響,林業資源被大肆開發,嚴重影響了林業地區自然生態環境。加上對林區資源保護不到位,導致部分林區土地沙漠化的現象頻發,使周邊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影響,長遠來看,不利于區域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建設營造林,能夠有效改善上述各類情況,減輕土地沙漠化帶來的影響,防止對周邊環境產生更嚴重的危害[2]。另外,營造林的建設能夠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對保障區域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愈發強烈,為凈化環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從這一角度出發,生態環境的保護可以通過種植部分植物,以凈化空氣。在這一背景下,公眾認識到營造林的重要性。通過建設營造林,一方面可以有效擴大森林區域面積,有效保護林區環境;另一個方面,營造林的建設可以凈化周邊空氣,有效提高了區域環境質量,為公眾提供了更加優質的生活環境。不僅如此,通過建設營造林,還可以有效抑制周邊工業區的污染,提高周邊環境質量,為公眾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現階段,林業造林工作中種苗培育方面的問題是制約營造林建設的重要因素。由于種苗培育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核心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營造林的建設難以與預期目標相符合。另外,由于營造林樹種的差異,建設過程中部分區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缺乏良好的種苗成為現階段營造林建設過程中非常嚴峻的一個問題。不僅如此,在實際育苗工作中,部分區域仍然沿用傳統技術開展工作,導致區域種苗培育工作效率低,難以滿足新時期育苗要求,導致種苗培育工作開展質量大打折扣。
就現階段營造林建設栽培方面來看,在傳統工作理念的影響下,營造林的建設仍然采用高密度種植的手段推進,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樹苗生長受到束縛。高密度的種植需要采購大量的樹苗,側面增加了營造林建設成本。另外,部分區域在營造林建設過程中不能結合季節變化來調整土地等資源,導致樹苗栽培工作受到土壤等因素的影響,難以與預期造林目標相對應。在自然條件和氣候因素等的情況下,樹苗栽培工作的開展質量大打折扣,營造林栽植效果難以符合建設要求[3]。
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提升營造林建造與管理質量成為新時期研究重點。為了提升營造林質量,應當結合新時期發展目標,選擇科學的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案推進各項工作。然而,就現階段林業造林工作開展情況來看,部分林戶與管理單位在造林管理方面積極性不高,不能按照營造林管理規定開展各項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營造林被嚴重破壞。究其原因可以發現,主要是個別單位對林業造林管理工作認識不足,在實際管理中表現為形式化特征。通常為了應付上級單位的檢查,對林業造林工程疏于管理,導致營造林建設質量大打折扣。另外,受到地理因素和樹木生長周期等的限制,林戶投資回報時間較長,日常管理費用較高,加重林戶負擔,他們往往選擇放棄管理,進而導致營造林受到破壞。
新時代,營造林建設管理成為新時期林業發展的重點。就現階段林業造林情況來看,與預期目標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營造林工作量大且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因此在建設管理工作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另外,隨著集體林權的改革,傳統林業發展管理模式難以滿足新時期管理要求,因此林區通常交由林戶個人承包管理。諸多因素的限制,對營造林建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資金要求。雖然目前國家對營造林建設劃撥了相應的資金,但是單純地依靠政府財政,往往難以滿足營造林建設管理的實際要求,因此在經費方面相對不足,導致林業造林管理質量大打折扣,與新時期林業發展目標不相符[4]。
育苗工作對營造林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育良好的種苗是促進營造林質量提升的必要手段,所以從這一角度出發,現階段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應當從強化育苗入手。選擇優良的品種種植,突破傳統育苗形式的束縛,結合新時期各項技術科學合理地規劃育苗工作,統一回收優良基地的種苗,為后續營造林建設提供必要的保障。另外,為了進一步提升育苗工作質量,應當組織相關人員篩選出部分劣質種苗,防止其被應用于營造林建設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提升育苗質量,為營造林建設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良好的土壤條件是提升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之一,所以營造林管理部門應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土壤條件,為營造樹苗生長提供保障。具體來講,栽種樹苗前,管理部門可以組織相關人員整理林區土地,增強區域土壤肥力。結合樹苗特點,促使土壤條件滿足樹苗生長的要求。通過改良土壤條件,能夠有效提高樹苗成活率,為營造林高質量建設奠定基礎。土壤條件的改良工作需要結合各區域實際情況推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組織相關人員全面整理種植區域的土壤,提升土壤質量,為后期樹苗的生長提供保障。另外,土壤條件的改良應當加強對水土資源的保護,防止土壤水分流失,進而對樹苗生長產生不良的影響[5]。
造林技術與營造林建設質量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造林技術的缺點逐一顯露。在以往營造林建設過程中,通常選擇裸根苗造林的形式推進,這也是我國營造林建設初期經常選用的一種形式。具體來講,通過在種植基地培育樹苗,等待幼苗成長一段時間之后,將其移栽到營造林建設區域,從而提高樹苗成活率,提升營造林建設質量。但是,這種方式在部分地質條件惡劣的區域難以得到有效應用,因此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這種方式逐漸退出市場。現階段,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造林技術被廣泛應用,由于這種形式相對簡便,并且對周邊環境不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突破了傳統造林技術的束縛,成為新時期營造林建設的重要技術之一,有利于提升營造林建設質量。
營造林建設應當認識到幼林撫育的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技術進行調整,提升營造林質量。通常來講,幼林郁閉度數值超過0.8時,營造林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處理幼林撫育工作,促使其數值處于合理區間。若后期生長過程中郁閉度再次上漲至0.8時,管理部門可以組織相關人員定期開展間伐撫育工作,確保其數值滿足相關要求。另外,在開展撫育工作前,應當根據現階段營造林各項數據,全面規劃撫育工作,制訂一套科學合理的幼林撫育方案,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引導,確保撫育工作符合相關要求。不僅如此,在撫育工作中對于部分需要砍伐的樹木,可以從高密度區域或劣質樹木入手進行砍伐,加強對幼樹和名貴樹種的保護工作,清除影響營造林生長的各種雜草,促使營造林樹苗健康生長。
在營造林樹苗栽種過程中,應當明確栽種時間的重要性,防止由于栽種時間選擇不恰當,導致樹苗栽種后受到強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進而破壞樹苗栽種工作。具體來講,樹苗栽種階段,營造林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相關人員討論栽種時間,結合區域自然條件和樹苗生長特點等因素進行相應的分析,確定合理的栽種時間,最大限度地提升栽種質量。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術進行栽種,促進營造林建設質量的提升。
為了提升營造林建設管理質量,應當突破傳統種植管理模式的約束,應用適地適樹技術。具體而言,適地適樹技術是營造林建設的關鍵,在一定程度上關乎著營造林質量。因此,從這一角度出發,在營造林建設初期,應當結合林區地理環境和氣溫等要素統籌規劃,盡可能了解區域植被和土壤等相關信息,為科學種樹提供必要的保障。
目前,林業造林技術的選擇通常分為3種:首先,植樹造林。這一技術也是現階段營造林建設較為常用的一種手段,一般是在花圃中培養苗木,待其生長至一定程度后,將其移栽到相對應的區域。植樹造林對環境的要求不高,經常被應用于水土流失的區域。其次,分殖造林。這種技術一般是選擇樹木根部等進行利用,由于成活率較高且操作簡便,因此具有較強的應用能力。最后,播種造林。這種方式就是將種子直接播撒至指定區域,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相對簡便,又是適用于大范圍的種植。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可以根據實地條件選擇合理的技術。
目前,為了進一步促進營造林質量的提升,應當設立營造林管理機構,成立必要的工作小組,對營造林各項工作開展必要的管理。以往,部分林業部門對營造林的管理工作缺乏統籌規劃,各部門工作目標不夠明確,導致后期工作中出現部門工作混亂的現象,無法有針對性地推進相關工作。因此,從這一角度出發,建設一支高質量的管理隊伍,有利于提升營造林質量。通過劃分各部門職工的責任,確保各項工作開展有規可循,增強營造林管理部門責任意識,為營造林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營造林質量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其中造林工人的專業素養在一定程度上與營造林建設質量息息相關,因此要想提升營造林質量,應當加強對造林工人的技術培訓,突破傳統造林技術的束縛,與新時期各項技術相結合,增強造林工人個人技能。例如,林業部門可以邀請行業內相關專家定期對造林工人開展必要的培訓,應用新時期造林技術,提升造林工人專業素養。針對營造林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可以邀請相關專家和林業部門技術人員共同商討,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營造林建設質量。通過對造林工人的培訓,能夠有效增強營造林建設的專業性,為營造林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提升營造林質量需要突破傳統工作模式的束縛,加大林間管理力度,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根據區域的自然特點,統籌規劃營造林建設情況。采取相關措施改善營造林建設環境,為林間工作的開展打下必要的基礎。其次,強化對樹木砍伐的管理。在營造林建設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林間管理效率,應當合理控制種植密度,調整樹苗數量。但是,針對生長期的樹苗,應當給予必要的保護,強化樹木砍伐管理工作,避免對營造林建設產生相應的影響。另外,應當進一步協調社會與生態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各項工作,最大限度地促進營造林建設質量的提升。
隨著生態環保理念的推進,營造林質量管理工作應當突破傳統理念的束縛,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目標,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在營造林建設過程中,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科學規劃營造林管理工作,創新管理理念,組織管理人員加強對新時代專業技術和管理理念的學習。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重視環境保護,統籌規劃營造林樹苗栽種和管理,在保障營造林建設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各項工作效率,防止由于營造林建設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相應的影響。
提升營造林建設質量,應當明確撫育管護的重要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優化營造林管理機制。通過制度的約束,規范各項工作,確保撫育管護工作符合相關要求。其次,明確責任分配。對營造林撫育管護工作,應當明確各級職工的責任,提升營造林撫育管護質量。通過建立責任制度,增強管理人員意識和專業能力。另外,營造林管理部門可以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為營造林建設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最后,組建營造林巡查小組,針對樹苗生長情況開展必要的巡查工作,了解不同階段樹苗實際生長情況,針對樹苗生長階段存在的各項問題,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討論,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病蟲害問題是影響營造林建設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提升營造林質量,應當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管理。近年來,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各行各業的創新提供了技術保障。營造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可以結合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進行改進,建立必要的病蟲害監測系統,對營造林樹木生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病蟲害進行實時監測。同時,結合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能夠統一分析各階段樹苗生長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情況,組織專業人員針對樹苗發生的病蟲害進行相應的討論,提出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法,為營造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撐。不僅如此,在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下,營造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有效降低人力資源的投入,同時能夠及時了解營造林病蟲害情況,符合新時期發展工作要求。
隨著人們生態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為了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應當正確認識營造林建設,明確營造林建設的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對營造林建設關鍵技術的應用,強化營造林的日常管理,促進營造林建設質量的提升,為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推進提供必要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