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雪 馬婷婷 吳 節
(1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75 2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四川 成都 610072)
長蛇灸可刺激相應俞穴、調整對應臟腑功能,起到補益真陽、活血通絡、調和陰陽之功效[1],以下為近年來相關疾病研究。
(1)慢性疲勞綜合征、陽虛體質等亞健康狀態
近年,臨床上常用長蛇灸單獨或與針刺聯合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研究其療效和灸感。寧晴[2]通過對近年相關文獻進行篩選分析,發現長蛇灸優勢治療證型中寒證、陽虛證占據前兩位,并發現用改良長蛇灸聯合針刺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2周后開始起效,療程與療效成正相關。鐘延進[3]、黃莉蓉[4]先后進行了長蛇灸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隨機對照研究,結論均顯示相較于普通針刺組,兩者聯合治療能明顯改善疲勞主癥,且療效確切,是治療CFS的優勢手段。為了進一步研究其長蛇灸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時效性,譚惠予[5]在常規針刺的基礎上行90min改良長蛇灸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33例,結果顯示90min的治療在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療效優于45min的治療,且療效持續性可達1個月。此外,李婕等[6]觀察鋪灸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40例,結果顯示鋪灸組治療效果優于溫灸盒灸組。馬婷婷等[7]以吳氏長蛇灸結合針刺治療脾腎兩虛型慢性疲勞綜合癥51例,結果發現吳氏長蛇灸聯合針刺能有效改善抑郁及中醫證候癥狀,且療效優于單純針刺組。郭曉莉[8]通過觀察99例慢性疲勞綜合征經吳氏改良長蛇灸結合針刺治療后疲勞相關諸癥、中醫癥候、抑郁狀態、焦慮相關癥狀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最終發現改良長蛇灸聯合針刺療法對改善CFS患者的上述情況有顯著作用。丁冠軍[9]通過觀察33例脾腎陽虛型CFS患者經針刺列缺、照海配合改良長蛇灸治療后頸背腰臀部、胸腹部灸感的傳導情況,發現上述治療加強了灸感的傳導,提高了患者施灸時熱浪感的感傳。黃平等[10]觀察了長蛇灸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30例,結果顯示治療組經治療后疲勞量表(FS-14)、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改善較藥物組(口服歸脾丸)顯著。第二年,其同一團隊[11]還發現了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經長蛇灸治療后,TNF-α、IL-2、IL-6、IgA、IgG、IgM的升高幅度優于口服鹽酸阿米替林片,得出長蛇灸能有效提高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結論。以上研究證明了長蛇灸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明確療效,且優于藥物、單純針刺治療。
陽虛體質同樣適用。胡秀武等[12]觀察了60例長蛇灸干預陽虛體質后體質與外感次數的改善情況,發現經治療半年及1年后陽虛體質量評分及外感次數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賈忠林等[13]給予156例陽虛體質患者3年的改良長蛇灸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后,療效顯著,總有效率為97.44%。王敏等[14]采用鋪灸聯合八段錦鍛煉干預陽虛體質30例,連續治療3個月后的療效大于單純鋪灸組。以上研究表明長蛇灸與鍛煉相結合,有助于長期鞏固補陽效果,是改善陽虛體質的有效策略。
此外,在長蛇灸作用機制方面,胡秀武、鄧成英團隊[15]測試了治療前的陽虛體質組血清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及腎上腺皮質激素(CORT)的含量,與平和體質組比較是明顯更低的,這兩者含量在治療半年后明顯升高。為了進一步研究,胡秀武等人[16]又仔細對比了60例陽虛質經半年長蛇灸治療后血清ACTH水平的變化,發現治療剛完成時,患者血清ACTH含量較治療前升高,在治療結束半年后再次檢測其含量,結果顯示與治療剛結束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從而證實了長蛇灸能通過提高陽虛質人群的血清ACTH水平來起效,且療效具有持續性。
⑵ 胃腸疾病
在近年的研究中,有一定證據表明長蛇灸治療胃腸疾病的療效優于單純藥物治療。宣逸塵等[17]用長蛇灸聯合西藥治療脾腎陽虛證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IBS)患者30例,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的腹痛、排便頻率、黏液便、胃納減退癥狀評分較單純西藥組(鹽酸洛哌丁胺膠囊及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降低更明顯,而IBS生活質量問卷(IBS-QOL)評分均高于西藥組。同樣,耿樂樂等[18]也觀察了長蛇灸治療腸易激綜合征30例,發現經長蛇灸治療后的患者中醫癥狀評分和腸易激綜合征癥狀(IBS-SSS)評分、血清腦腸肽水平均降低且較藥物組(口服洛哌丁胺膠囊聯合益生菌)降低更多。秦娟文等[19]用改良長蛇灸結合黃芪建中湯口服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患者47例,發現其臨床療效好于單純中藥組,且復發率更低。第二年,在治療中運用恒溫灸盒,發現運用恒溫灸盒長蛇灸治療后的患者相較于傳統長蛇灸組舒適度更高,燙傷率更小,在有效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個更安全、舒適的治療方式。再者,孫鵬云觀察了功能性便秘患者經鋪灸治療后排便困難等主癥及四肢不溫等陽虛癥狀及生活質量方面的改善情況,結果顯示以上情況均有改善,且均優于西藥組(乳果糖)。易曲觀察了長蛇灸治療脾腎陽虛型功能性腹瀉患者30例,相較于中藥組(口服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長蛇灸組有效率明顯更高。同年,唐舒婷等有了進一步研究,發現長蛇灸治療能明顯提高脾腎陽虛型功能性腹瀉患者腸道梭桿菌門的相對豐度,說明其作用機制可能是改善腸道菌群結構。
⑶ 婦科、男科疾病
近年,對婦科、男科疾病,長蛇灸涉足尚少,婦科方面,在中醫辯證為“脾腎陽虛證”的前提下,李影等用了中藥加長蛇灸治療脾腎陽虛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并觀察其療效,結果顯示長蛇灸組治療后體溫回復率更高,優勢卵泡數、子宮內膜厚度、受孕率和舌脈積分較常規組(中藥加針刺)有較大改善。余希婧等記錄了長蛇灸治療脾腎陽虛型更年期綜合征40例后的有效率,發現經長蛇灸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西藥組(尼爾雌醇片)。徐飛等總結了1例針刺背俞穴聯合長蛇灸治療虛寒型原發性痛經的醫案,治療方法如下:針刺主穴取膀胱經兩側背俞穴肝俞、脾俞、腎俞, 氣海俞, 大腸俞, 關元俞;配穴取八髎穴、中極、關元,每次針刺后行傳統長蛇灸治療,每次治療30分鐘,隔日一次, 總共治療90日。治療全部結束后患者訴經期前中后無明顯下腹部疼痛墜脹, 月經無血塊, 稍感腹脹, 無畏寒怕冷, 睡眠正常, 二便平, 三月后電話回訪, 患者訴無痛經, 僅每次稍感下腹部脹感, 經期后消失。
男科方面,黃平平等觀察了59例長蛇灸結合對癥治療脾腎陽虛型勃起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脾腎陽虛型勃起功能障礙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加上長蛇灸治療后癥狀改善,有效率高于對癥治療組,在不增加患者身體痛苦的情況下進一步改善了其生活質量。
⑷ 脊柱骨關節疾病
目前,脊柱關節病多以西藥治療為主,臨床上用長蛇灸治療也是一個特色。謝玉英等觀察了電針配合長蛇灸治療腎虛寒凝型類風濕性關節炎30例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經電針配合長蛇灸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分級、量化評分、28個關節計數( DAS28 )改善情況優于西藥組(甲氨蝶呤片和尼美舒利分散片),血沉和C反應蛋白( CRP )評分也較西藥組降低更顯著。郭敏等總結了浙江省淳安縣中醫院針灸科的運用任脈鋪灸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的醫案,認為督脈腎陽氣弱是其基本的病因病機,故施以長蛇灸,全部治療結束后患者血沉明顯降低,背部困重感和髖關節疼痛基本消失, 脊椎及髖關節活動范圍均較前明顯增加,為脊柱相關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⑸ 其他慢性疾病
目前長蛇灸在治療循環系統、皮膚疾病方面研究較少,夏美華等觀察了長蛇灸配合西藥治療心腎陽虛型慢性心力衰竭40例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心功能分級的改善優于常規西藥組,且血清腦鈉肽水平低于常規西藥組。馮文雅等認為陽虛外寒型銀屑病患者陽氣虧虛,陰寒內盛,寒邪郁久,邪無出路故而發病,故冬季發病較重,夏季消退,所謂“能春夏,而不能秋冬”, 因此長蛇灸結合“冬病夏治”理念亦可作用于陽虛外寒證銀屑病,糾正其陽虛狀態從而有效預防陽虛外寒型銀屑病的復發,為中醫防治銀屑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3 結語
綜上所述,長蛇灸對陽虛型疾病應用廣泛,尤其是近年來對于以慢性疲勞綜合征為主的亞健康狀態療效明顯,進一步拓寬了在中醫治未病實踐中的研究;其次,對于慢性陽虛型胃腸疾病也有相當的效果,尤其在緩解胃痛、腹瀉等癥狀方面;雖然在婦科、男科、脊柱關節等中涉及尚不多,但相較于西藥治療,其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且只要在辯證準確的情況下運用也有被證實其療效的科學性,對未來進一步的研究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就以上研究而言,仍存在不足:①慢性病的療效評估指標多以量表為主,主觀性較強,缺乏更進一步的客觀評價指標。②在婦科、男科疾病方面,治療疾病的種類較少,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優勢病種。③對于循環系統、皮膚、脊柱關節疾病方面研究則更少,不具有說服力,目前尚不能在臨床上推廣,因此需要等多的隨機對照研究來證明中醫特色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優勢,為未來的治療方案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