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濰坊發(fā)電有限公司 盧 杉
現如今的火電廠運行中,還有著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即因為管理、環(huán)境與設施不夠匹配從而導致的生產事故。因此,在行管理成分中集控站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也屬于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火電廠在集控運行上較為嚴謹,在電能生產領域為非常關鍵的單位,一般管控主機與其有關的系統(tǒng)體系,從總體上來講,設備種類較多、系統(tǒng)并不簡單,同時操作任務較多,在體系中有著一定的危險點[1]。集控運行中,就危險點而言,一般指容易形成危險的場所、動作等,一旦出現事故很大程度上會傷害到人體以及設備,并造成較大損失。為有效應對事故,從而實施的預防措施即為危險點控制,通常情況下需要作業(yè)之前事先開展,合理預判容易出現的風險點,有目的性地進行安全防范。顯而易見,在集控運行以及生產方面,危險點預控是非常關鍵的。
火電廠具體生產中,通常會明確考核體系以及安全措施,事實上也常常會出現意外,出現的主要因素為:正式操作前沒有認真進行風險預控,造成應急方案不完善,不具備有關的處理對策,引起較大的損失。眾所周知,火電廠需要承擔電力供應,很大程度上同生產、生活有關,若出現較大的失誤則會造成難以預估的效果。顯而易見,落實好風險點預控是非常重要的。
伴隨電力系統(tǒng)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可監(jiān)控范圍得到了進一步拓展,生產規(guī)模變得更大,這需投運很多的輸變電項目,集控站工作需要面對較大的挑戰(zhàn)。以當下發(fā)展情況來分析,集控站運行管理有著以下方面的困難。
人員不易得到補充。因為規(guī)模的變大,再加上數量的變多,人少站多更為突出,因此也給危險點預控造成一定隱患;新增設備類別偏多。運行以及巡視操作有著不一樣的要點,當結合設備編制規(guī)程時往往被經驗與知識所約束,會造成危險點預控缺少針對性,難以防止事故的形成;新工藝及材料的大力推廣。因為存在很多的物資要投入運營,故而容易發(fā)生對危險點估計不全的現象;規(guī)程缺少針對性。若圖紙和具體情況不符合則容易陷入管理盲區(qū),對于設備之間容易出現的危險點難以進行事先控制;運營經驗缺乏。一般指生產環(huán)境,未對其影響進行全面預估,不利于充分控制危險點。
在集控站中有著很多的危險點,一般都滿足以下特征,即潛伏性以及復雜性等,通常存在以下幾種危險點:設備作業(yè)中出現的危險點;因為天氣改變或出現糟糕的氣候,從而致使的危險點;設備生產不足或場地環(huán)境因素從而致使的危險點,包含安裝工作沒有做到位的問題;未對設備開展調試或沒有認真做好維護作業(yè)從而致使的危險點;由于違章作業(yè)存在,進而導致的危險點;操作者沒有充分了解電網與設備或由于計劃得不全面從而致使的危險點;系統(tǒng)數據不足、沒有正確判斷集控,進而導致的危險點;突然調整方案或添加作業(yè),從而致使的危險點[2]。
若以危險源來分析,集控運行風險有誤動作、觸電以及油氣外噴等。因為危險點所引起的事故能夠直接導致人身與設備事故,給發(fā)電公司造成一定損失,如一旦出現電網事故將會引起較大的損失,就供電行業(yè)發(fā)展來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應落實好危險點預控。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各行業(yè)都獲得了較快發(fā)展,這推動了社會與經濟進步,隨之在能源供應方面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電力生產領域,火電廠做為核心企業(yè),其能不能安全、可靠的運行,同電能的安全息息相關,對此需要加大關注力度。事實上,電力生產中常常出現種種不安全因素,這一情況的存在極有可能引起生產事故,從而造成較大的損失。電力生產中有著較多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集控運行,對于一些潛在的隱患更是應該加以注重,通過進一步研究風險點,同時強化預控工作,為生產運行的安全與穩(wěn)定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據以上分析能夠得知,致使危險點的因素較多,一般是人為以及設備因素。
人為因素。在集控運行處理上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同時操控頗為復雜,因此技術水平能夠直接決定預控質量。根據集控運行操作問題來分析,對于事故以及違章二者的比例一般為1:100,換句話來講,由于危險點所引起的事故所出現的幾率并不大。基于這樣的情況,一些人員會存在僥幸心態(tài),具體實踐中,無意甚至是有意違反規(guī)章、即為習慣性違章。由此而導致的事故容易促使隱患變得更大,提高出現設備事故的幾率,對于這樣的情況,相關人員需要擺正心態(tài),加以注重培訓工作,最大程度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從而致使設備事故。
設備因素。電能生產中設置有很多設備,同時系統(tǒng)并不簡單、不易進行操作,造成了危險點與不足變多。以鍋爐制粉系統(tǒng)來分析,煤粉因為易燃易爆,所以是主要的危險點。而開關失靈、高溫所致使的泄漏皆源于設備危險點;管理因素。這一因素一般指沒有認真做好生產技術管理。具體而言,若設備管理沒有做好或未第一時間解決故障,安全教育體系缺乏全面性,均可能會造成違章事故或引起設施設置運轉不標準。整體而言,這屬于人為因素的范疇,需要對其進行明確。
針對火電廠集控運行而言,其中涉及多個體系,如發(fā)電機及鍋爐等,它的運行工作是非常復雜的,并且工作量也比較巨大,在電力生產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實際進行運行時,由于操作失誤問題以及設備自身出現故障等,都會出現一定的危險點,若是危險點出現事故將導致不可預計的損失及危害。對此,想要全面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現,應運用針對性的措施對這些危險點開展預防處理,強化相關的監(jiān)控及操作管理,進一步增強設備運行的安全性。
對于危險點預控需要以多個方面為切入點,基于發(fā)起位置,以人為以及設備因素來進行分析,力求達到防微杜漸。關于風險點預控措施,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即全面推行安全責任機制、標準化操作與巡視、嚴肅調度紀律、針對性預控、添加設備監(jiān)控手段、利用計算機軟件預控、利用科技手段強化監(jiān)控設備、強化預控管理與設備管理、落實每一項檢修步驟、提升現行管理模式,以供參考。
全面推行安全責任機制。在危險點預控方面崗位運行是非常重要的,與操作安全與意識息息相關。需要使職工明確生產同公司效益相掛鉤,因此需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對他們開展管理績效考核,同時全面根據規(guī)章制度開展設備安全工作。就新入人員而言,應該落實好其工作標準要求,要求持證上崗,加大崗位培訓力度,構建科學、合理的集控管理體系,結合具體情況進一步來完善現場規(guī)程。除此之外,采集以及整理技術資料,確保能夠獲取良好的培訓效果[3]。
標準化操作與巡視。就集控運行而言,需要加強值班紀律,充分根據章程規(guī)范,全面落實輪換值班制度,確保設備可得到實時監(jiān)護,同時應該以定期的形式開展演習以及模擬,基于一些獨特天氣現象,合理預測操作所需的具體需要。在同一時間內,若數個變電站發(fā)生異常現象,應該根據緊急程度遵循就近原則執(zhí)行任務排序,保證沒有隱患與危險點。
嚴肅調度紀律。對操作行為進行規(guī)范,避免存在習慣性違章現象,并且對于電網調度指揮需要保證通暢無阻,充分按照驗收規(guī)范有效完成對裝置的驗收,確保不會存在隱患以及危險點;針對性預控。具體而言,應該根據集控設備維修進行,所以在大修改造中應該執(zhí)行變電站倒閘處理,全面調度工作票實施時間,防止任務較為集中。并且需要落實好前期準備,找到危險點,此后開展問題排查,將前期巡檢做到位,同時認真記錄電網工作具體情況。
添加設備監(jiān)控手段。引入自動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為一項非常關鍵的目標,主要由于通過對監(jiān)控裝置的使用,有助于更好核實設備情況,第一時間找到異常點。以遙感可視化系統(tǒng)來講,它可以有效地比較遙測信號,便于進行溝通交流,防止因為遠程操作進而難以處理就地矛盾,通過設備操控維修達到自動化預控流程;利用科技手段強化監(jiān)控設備。在集控運行系統(tǒng)中,若有較多設備,則通過使用信息網絡技術能構建相應監(jiān)控系統(tǒng),借助自動化監(jiān)控網絡能夠及時找到設備異常現象,為更好開展危險點預控作業(yè)提供有力根據。另外,基于對設備的實時監(jiān)控還能夠進行狀態(tài)檢修,獲取更為理想的設備管理維護效果。
針對一些主要的危險源如制氫站以及鍋爐,應該實行崗位責任制,并且安排專門人員以定期的形式認真檢查危險源,同時落實好記錄,給出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有效應對種種突發(fā)事件,保證生產可以正常進行。生產中選取恰當的設備,設備如果不配套容易引起施工難以銜接,從而出現浪費資源的情況。將設備安全檢查做到位,第一時間處理故障,避免設備事故擴大化,促使設備更加實用,有力保障運行的安全與可靠。
合理評估火電廠情況,其中包含諸多方面的內容,如:能不能有效檢修故障處、方案具不具備可行性與科學性、能不能干擾設備工作的穩(wěn)定等;落實好基礎管理。具體而言,相關人員有沒有到位、對于運行以及檢修時間二者能不能吻合,給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及檢修設備;提供技術支撐。正式開工之前需要明確好檢修方案與技術,綜合考量容易發(fā)生的技術問題,制定好應急方案,保證檢修能夠正常開展[4];落實檢修方式以及技術。在人員就位之后對設備進行檢修,結束該項工作之后試運行,認真開展技術分析,同時健全檢修報告,保證報告數據的全面與有效,為將來更好開展檢修作業(yè),提供有力的依據。
在一些火電廠中還根據以往專業(yè)進一步來設計機構,造成種種問題的發(fā)生,如界面空白、共享程度不高。現今輸配電規(guī)模逐漸擴大,誕生了更多的變電裝置,隨之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了一定的不足,為切實強化現行管理,應該做到這幾點:加強人員專業(yè)能力,完善技術配置,合理使用資源,不斷健全管理制度;強化專業(yè)分化度與質量;根據火電廠具體狀況針對性地促進流程再造,培育人員的團隊精神,推動資源共享,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為可觀的效益。
總而言之,強化危險點預控能夠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現,而就預控工作而言應以幾方面為切入點,即設備、人員以及管理,促使設備運行更為穩(wěn)定,強化有關人員的安全理念,全面貫徹安全管理體制,為電力生產營造安全、可靠的作業(yè)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