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穎,黃麗華,邵樂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3
口腔黏膜炎是腫瘤患者放化療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紅斑和疼痛的潰瘍性病變[1-2]??谇火つぱ自诮邮芊派渲委煹念^頸癌患者中發生率高達100%;在接受大劑量化療的患者中發生率達80%;在接受常規化療的患者中發生率約為20%~40%[1,3]??谇火つぱ卓梢鹜萄世щy、味覺改變、體質量減輕和繼發性感染,這些并發癥可使治療復雜化,住院時間延長,生活質量下降[4]。為此,臨床上采用各種藥物治療放化療后的口腔黏膜炎,但目前尚沒有確定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存在不同程度不良反應。有研究表明蜂蜜在防治放化療性口腔黏膜炎、促進創口愈合、減輕疼痛等方面有較好的效果和應用價值[5-7]。鑒于此,筆者就蜂蜜防治化療性口腔黏膜炎的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研究進展作簡要綜述,以期為臨床護士和患者提供一種科學、便捷的方法,以更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化療性口腔黏膜炎,保障患者化療順利進行,提高其生存質量。
口腔黏膜炎發生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就化療而言,細胞毒性藥物通過DNA復制和修復受損、細胞周期阻滯、DNA損傷和細胞死亡,影響包括口、喉和咽部在內的胃腸道所有快速分裂的上皮細胞。目前,關于口腔黏膜炎的發展及其防治策略有多種解釋模式[8]。在學術界得到廣泛認可的是,按時間順序分5個階段解釋的發病機制,即起始期、損傷反應期、信號放大期、潰瘍形成期和愈合期。開始時,放療和/或化療誘導細胞損傷和自由基的產生,導致基底上皮細胞死亡;然后是炎癥因子增加,細胞凋亡;多種途徑造成細胞損傷,導致組織變??;促炎細胞因子上調引起黏膜潰瘍,加速繼發感染;最后一個階段,上皮細胞增生,細胞和組織分化[3,9]。而蜂蜜具有的高糖特性賦予了蜂蜜吸濕性,容易脫水,阻止細菌和其他微生物,表現出抗菌性能。蜂蜜pH值為3.2~4.5,呈酸性,而細菌適宜生長最佳pH值在7.2~7.4之間,因此蜂蜜在未稀釋時能夠抑制大多數細菌生長[10]。蜂蜜具有的抗微生物特性,可能有利于防止繼發感染[11]。蜂蜜具有高滲透性,能使潰瘍水腫減輕、促進創面愈合,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有效縮短治愈時間。據報道,蜂蜜作為敷料可以有效促進創口愈合[12]。創口愈合的效果被認為主要是由低水平的過氧化氫的產生介導的,與稀釋蜂蜜相比,全效蜂蜜葡萄糖氧化酶活性較低,因此產生的過氧化氫水平也較低[13],利于潰瘍愈合。
從中醫學角度,化療性口腔黏膜炎可分為陰虛火旺型、濕熱內盛型和脾胃虛弱型,需采取滋陰降火、清熱利濕化痰、健脾補氣的治法[14]?;熕幬餅榫退幎局?,使脾胃受損,耗氣傷陰、傷津,虛火上乘;或熱毒內伏心營,循經上擾而發病[15]?!侗静菥V目》對蜂蜜的性能做了詳盡的說明:“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指出蜂蜜能治療潰瘍、口部等疾病。
Sedighi等[16]共納入48例7~16歲急性白血病患兒,對照一組采用常規護理,指導患兒化療期間保持牙周和口腔衛生,高蛋白飲食、軟食,早晚用軟毛牙刷刷牙90 s;對照二組在對照一組的基礎上,早晨、餐后和睡前用60 mL等滲鹽水漱口30 s;實驗組在對照二組基礎上每日早晨、餐后和睡前用等滲鹽水漱口后,再用60 mL蜂蜜漱口30 s。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為0,對照二組發生率為25%,對照一組發生率為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而對照二組的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與對照一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69)。Khanjani等[5]的單盲臨床試驗中,共納入53例18周歲以上首次接受化療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排除M3),隨機分為三組,對照一組患者僅接受常規預防黏膜炎的護理,包括口腔衛生培訓、遵醫囑服用氟康唑膠囊以預防真菌和細菌潰瘍及相應護理;對照二組在對照一組的基礎上,每天刷牙2次,每次至少90 s,每天使用牙線1次,每天3次用60 mL的等滲鹽水漱口,持續30 s;實驗組在對照一組的基礎上,每餐前后和睡前使用蜂蜜漱口液,每次持續30 s,蜂蜜與水的比例為1∶20。研究表明,蜂蜜漱口液能有效預防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減輕口腔黏膜炎的嚴重程度。倪高翔等[17]對120例使用5-氟尿嘧啶的結直腸癌化療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給予入院宣教、飲食指導、生活習慣指導、口腔護理、出院指導等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口服純天然蜂蜜10 mL,在口腔中保持至少1 min后吞咽,每天4次。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在口腔黏膜炎患者中,實驗組患者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方穎等[18]對98例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予常規口腔護理,每日晨起、三餐后、睡前予堿性漱口水漱口,每次10 mL,含漱1 min,保持口腔清潔,給予飲食指導等;實驗組患者口腔黏膜表面給予涂抹蜂蜜,每6 h 1次。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為10.20%,對照組為2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開始發生口腔黏膜炎的時間和口腔黏膜炎的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國內外相關研究中,蜂蜜在降低化療性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上有一致的結果,但在降低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上仍然存在爭議。各項研究中蜂蜜的產地、花蜜來源、成分等各不相同,蜂蜜的使用方法也存在差異,未來期待更多高質量、大樣本的臨床試驗以驗證其效果。
2.2.1單純蜂蜜治療
Singh等[6]對100例接受化療且患有口腔黏膜炎的患兒進行觀察性盲法研究,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的鎮痛和抗菌凝膠治療,實驗組患兒給予蜂蜜局部應用在口腔黏膜上,每天分別于8:00、12:00、16:00、20:00,涂抹1~2 mL蜂蜜,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口腔黏膜炎的嚴重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口腔黏膜炎干預時間少于對照組。Bulut等[19]共納入83例接受放化療的白血病或淋巴瘤患兒,對照組給予常規口腔護理,實驗組患兒口腔黏膜炎發生后使用蜂蜜進行口腔護理,方法為在患兒整個口腔涂上蜂蜜,每天4次,每6 h 1次,使用21 d。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口腔黏膜炎的嚴重程度和恢復期低于對照組,但該研究缺乏隨機化。Friend等[20]對11個數據庫進行了文獻檢索,找到4篇關于探索蜂蜜用于治療兒科腫瘤患兒化療相關黏膜炎的論文(C級),證明蜂蜜在預防和治療兒科腫瘤患兒的口腔黏膜炎上是一種有效的措施。Yang等[21]通過Meta分析,評估蜂蜜治療化療/放療引起的中重度口腔黏膜炎的效果,共納入17項隨機對照試驗,共1 265例患者,結果顯示,蜂蜜治療組提高了化療/放療誘導的中重度口腔黏膜炎的治療效果。關于蜂蜜治療化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效果研究國內相對較少,國外相關研究雖然取得了較好的結果,但研究設計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且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兒童患者,因此,蜂蜜治療成年患者化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效果需要開展更多高質量的實驗性研究來進一步探討,使之成為臨床決策可靠的證據。
2.2.2蜂蜜混合物治療
Abdulrhman等[22]對90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合并2級和3級口腔黏膜炎患兒進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以評價蜂蜜及蜂蜜、橄欖油、蜂膠提取物和蜂蠟的混合物外用治療口腔黏膜炎的效果,結果顯示,蜂蜜組2級口腔黏膜炎的恢復時間顯著減少(P<0.05);在3級口腔黏膜炎中,蜂蜜組和混合物組的恢復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1),但與對照組相比,蜂蜜組或混合物組的愈合更快(P<0.01)。在兩種級別的口腔黏膜炎中,蜂蜜組產生的愈合速度都比混合物組或對照組快(P<0.05)。研究表明,蜂蜜對2級、3級化療誘導的口腔黏膜炎患者愈合更快,建議在未來針對化療誘導的口腔黏膜炎的治療試驗中使用蜂蜜。Raeessi等[23]對75例受試者進行雙盲隨機臨床試驗,比較蜂蜜加咖啡、蜂蜜、局部類固醇三種方案對化療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3種治療方案均可減輕病灶的嚴重程度(P<0.05),蜂蜜加咖啡組減輕程度最佳,蜂蜜組和類固醇組分列二、三名。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蜂蜜與咖啡聯合療法作為一種輔助治療,可使口腔黏膜炎在短時間內被成功治療。王曉萍等[24]的研究表明,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蒙脫石散和蜂蜜的混合糊狀物治療化療患者口腔潰瘍較單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或蒙脫石散,療效更優。鄭肖芬等[25]的研究表明,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蒙脫石散和蜂蜜聯合應用,治療左旋門冬酰胺酶化療后引起的口腔潰瘍,療效較佳。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一些蜂蜜混合物對化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炎也有較好的效果,也是一種候選干預方法,但其制作上相對蜂蜜復雜。除了對預防和治療口腔黏膜炎的療效進行分析外,值得注意的是,蜂蜜混合物可能含有許多藥理活性分子的物質,有可能干擾化療,導致化療的療效受損,基本治療的有效性是否受到損害,這也應該是未來研究的問題。
基于當前研究進展,蜂蜜在預防和治療化療所致的口腔黏膜炎上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有部分相互矛盾或存在不足之處,未來需開展更多大樣本的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進一步深入探討,以期為臨床護士和患者提供一種科學方便有效的方法,減輕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