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袁延文
中共湖南省委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袁延文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 袁延文
縣域經濟是區域發展的基石,是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縣域發展和縣域治理,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縣域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90%的國土面積、71%的常住人口、54%的經濟總量在縣域,縣域經濟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短板弱項,深化改革創新,激活發展動力,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1.壯大主導產業搞活做強縣域經濟,關鍵要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要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原則,結合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縣域范圍內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要依托各類開發區、產業集聚區、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平臺,引導資源要素集聚,建設一批主業突出的現代產業園、科技園、特色小鎮、產業強鎮、“一村一品”重點村,發展特色產業集群。要集成推廣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全省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推進農業生產、加工、運輸、倉儲、交易等全產業鏈數字化建設,促進鄉村“數字經濟”發展。
2.大力培育主體市場主體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要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實施優質民營企業梯度成長培育計劃和小微企業成長工程,持續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要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大力推行“免審即享”,開展“紓困增效”專項行動,改進和優化服務方式,降低企業融資、稅費、用電、物流、用人等成本。要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就業。
3.加快園區發展園區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要科學制定園區規劃,找準園區發展定位,優化園區功能布局,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企業向園區集聚,縱向拉長產業鏈條、橫向壯大產業規模,發展做大園區帶動型縣域經濟。要大力推進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培育一批百億級產業、一批十億級企業,建設一批億元級項目。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入開展專業化招商、定點招商,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要創新產業園區管理模式,完善并用好用活“五好”園區考評指標體系,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共建“飛地經濟”。
4.促進城鄉融合城鄉融合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推進產業融合,聚焦“端穩端牢中國糧、做優做香湖南飯”,著力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積極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特色手工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農業全要素融合、全鏈條增值。要推進區域融合,主動對接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支持脫貧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要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協同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讓綠色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5.引導要素集聚資源要素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要強化投入保障,完善省以下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辦法,用好用活一般債券、專項債券政策,創新縣域金融服務產品,鼓勵工商資本到縣域投資興業、創業。要強化人才保障,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加大科技副縣長、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選派支持力度,支持縣市與科研院所建設“人才飛地”,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和農村基層創新創業。要強化用地保障,建立集約高效的建設用地利用機制,優化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分配,切實保障重大產業項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縣域城鎮化補短板項目等合理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