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維維
(綿陽三江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四川 綿陽 621000)
2017年《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醫保支付改革,同年出臺的《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正式立項啟動醫用耗材專項整治。
2019年《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取消加成和集中采購,并對醫保編碼分類、UDI碼進行規范,同年出臺《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管理辦法》提出建立醫用耗材管理信息系統。
2021年《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推進醫院內部精細化管理,《關于印發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DRG/DIP支付改革。
隨著公立醫院醫用耗材管理要求不斷提高,如何在保障醫療服務的安全和質量的同時提高耗材管理效率,降低醫院運營成本,提高患者滿意度是公立醫院必須突破的管理難題。
但在醫院傳統藥耗管理模式下,存在耗材品種數量多、品規多,傳統管理模式工作量大、難度大;供應商眾多,管理困難,證照期效無法預警,以采定銷資金占用高;高值耗材溯源難,低值耗材整箱領取,容易出現跑冒滴漏;無精細化管理,溢庫、套收、亂收等情況時常發生,面臨醫保藥監檢查合規風險;信息孤島多,數據難以統籌使用,無法支撐整體數據分析等問題。醫院對于醫用耗材的申領、進銷存、管理、手術消耗、計費、盤點、結算和追溯的全過程缺乏有效管控,對于醫用耗材的臨床使用、批號效期管控、質量安全報告、不良反應監測、重點監控、超常預警等需進一步加強。
醫用耗材SPD管理模式(Supply-供給,Processing-分拆加工,Distribution-配送)是在供應鏈一體化思想指導下產生的一種典型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它是以保證院內醫用耗材質量安全、滿足臨床需求為宗旨,以物流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環節專業化管理為手段,強化醫院醫用耗材管理部門的全程監管,協調外部與內部需求為主導,對全院醫用耗材在院內的供應、加工、配送等物流的集中管理模式。
1960年來源于美國,60年代美國軍方后勤補給需要,出現了SPD的雛形理論,并由美國戈登-弗里森醫生提出一體化構思,醫院逐步實現服務外包。20世紀90年代,引入SPD模式減輕了醫院管理成本,隨著醫院對醫療耗材追溯化管理要求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SPD模式迅速在日本普及。2010年我國SPD模式開始在藥品專項發展,采用RFID技術實現可追溯、用后結算等思路開始萌芽。2016年,由耗材托管配送商研發信息系統提供SPD院內物流服務,實現耗材管理標準化,減少醫院非核心業務負擔在我國逐漸推廣開來。
其中,Supply(供應)是指面向供應商的采購、供應管理,即要實現證照協同、訂單協同、配送協同、結算協同等。采購信息的生成不再依靠人工統計庫存缺口手工生成,而是通過SPD系統分析歷史消耗、定數消耗、上下限生成。采購補貨計劃信息的傳遞也不再依靠傳統的電話、傳真等方式,而是通過SPD管理模式下的供應采購協同商務平臺系統進行。
Processing(加工)是指院內SPD中心庫加工管理,即要實現庫位和定數包的制作、打碼賦碼、物資上架、揀貨、加工定數包等。SPD模式下的院內物流管理相關工作服務商協作完成,流程清晰、便捷,針對不同的耗材特點,采用定數包條碼、RFID一物一碼技術應用,對醫用耗材實行從準入、驗收、領用、消耗全流程精細化管理。
Distribution(配送)是指面向各科室二級庫管理,即要實現庫房主動配送、科室接收確認、科室掃碼消耗、智能柜管理等。SPD服務人員主動配送打包后的耗材到科室消耗點,科室使用時掃碼消耗或由醫護人員在使用的時候將定數標簽放置到指定回收裝置內SPD運營工作人員定期回收定數標簽,掃描定數包標簽即可自動完成消耗登記并生成補貨指示。
四川省某醫院現有部分信息系統,并搭建了高值耗材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部分高值耗材的一物一碼管理,但仍有部分高值耗材未納入系統一物一碼追溯。在現有的醫用耗材管理模式下,耗材管理人力缺口較大,耗材盤點大量依靠人工,工作量大,且難免出現錯誤。院內二級庫低值耗材管理已領代銷,容易出現跑冒滴漏。
1.系統建設主體。SPD信息系統由服務商建設;醫院一般再支付費用或增加投資。
2.收費模式。SPD服務商向耗材供應商收取管理和配送服務費,不介入醫院耗材供應商的選擇和產品采購。目前我國正在做SPD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四家,分別是國藥、上藥、華潤及塞力斯。收費方式主要有兩種:收取系統維護使用費用模式、收取配送費模式。
收取系統維護使用費的收費范圍在2%~5%。收取配送費的模式,在耗材采購的費用上考慮增加財務資金成本和配送費等綜合因素,一般為采購費用的8%~12%。
3.模式選擇。分析目前推行醫用耗材SPD信息系統的案例,較多采用以下兩種模式:一種是自購模式。由醫院采購SPD信息系統和必要的智能柜等硬件設備。軟件提供商在系統上線運行后,每年收取年度維護費用并進行云維護,重大維護可提前預約派人到項目進行現場維護。此模式的優勢是直接采購成熟軟件,項目推進簡單。劣勢是存在系統適應性不強,調試難度大,后期服務不及時,運營維護須自己打造團隊等問題。另一種是合作模式。合作方在現有系統基礎上,對醫院SPD平臺搭建形成系統方案,包括業務流程、軟件系統、硬件配置等方案,并針對醫院個性化需求進行定制化改善,實現系統適時優化升級。此模式的優勢是系統更加適用,可提高醫院使用滿意度;合作方有多個項目經驗,確保醫院供應鏈穩定和安全。劣勢是對合作方具有一定依賴性,服務質量控制核心在服務商。
考慮醫用耗材精細化管理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醫院會不斷地提出優化、升級、改造等需求。同時,由傳統醫用耗材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過程中,確保醫院醫用耗材供應鏈穩定和安全,保障臨床使用,醫院最終選擇合作模式。
兼顧全局性、高效性、穩定性、兼容性和延續性的建設原則。一是基于醫院全局建設一套完整、統一、可控的流程;二是建立24小時服務的倉儲系統,支持系統保供、支持特殊處理流程;三是充分考慮技術的先進性,同時兼顧穩定性;四是兼顧現有系統及即將上線的其他系統;五是預留可擴展的接口,為醫院的后續建設需求預留空間。
經過研究,醫院計劃推進醫用耗材SPD項目。即醫院選擇一家SPD運營服務商搭建SPD信息系統,并配合系統在手術室等重點科室建設智能柜。醫用耗材SPD系統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思路,搭建涵蓋耗材目錄管理、供應商管理、庫房智能監控、合同管理、物質證照管理、智能設備管理、采購配送管理、耗材閉環追溯管理、院內物流管理、不良事件管理功能的整體信息系統。
4.4.1 軟件平臺開發
醫用耗材SPD信息系統主要模塊包括中心庫物流、二級庫精細化管理、高值耗材追溯、供應鏈云平臺等,其中:
1.SPD中心庫物流系統立足于服務SPD中心庫房管理、醫院庫房管理,實現從準入、采購、訂貨、驗收、附碼、分揀配送、結算全流程管理。
2.二級庫精細化管理立足服務臨床,提升效率和質量,從科室申請、采購、領用、單獨計價普通耗材實現二級庫計費、沖銷、跟蹤全流程管理。
3.高值耗材追溯系統針立足規范使用、規避風險,對國家嚴格要求的植入、介入類高值耗材,從準入、備貨、跟臺計價與結算采用原位碼跟蹤與追溯。
4.SPD供應鏈云平臺立足服務醫院和第三方供應商,實行網上資質審查、電子訂單、配送單及結算,以供應鏈平臺為核心,滿足醫院耗材需求。
4.4.2 中心庫建設
中心庫職責主要為:一是全面負責醫院供應商的統一管理和協調,包括從供應商貨品的集中暫存管理、貨款結算管理、訂單核查跟蹤等。等同于將醫院傳統倉儲業務進行統一集中管理。二是根據醫院二級庫設定的備貨量,組織專業配送人員在醫院內部進行精細化物流配送業務,即將醫院傳統的各科室自行配送管理模式改為統一第三方精細化物流配送服務,簡化醫院專業科室工作流程,提升院內耗材的精細化物流管理水平,提升耗材服務質量。
4.4.3 二級庫建設
二級庫職責主要為:一是實現院內目錄統一,達到系統內醫用耗材的分類科學、名稱規范和代碼的三個統一,高值耗材院內一物一碼,雙向可追溯。二是實現訂單電子化,以主動配送方式保證耗材的臨床使用,實現耗材與SPD運營中心的自動化協同管理。三是實現全院耗材“零庫存”管理,供應商通過與SPD運營中心的配送系統及院內服務系統運送到各個消耗點,將耗材的配送、管理職能外放,臨床科室僅對產品的選型、驗收、質量、治療、監管負責,大幅度減少了管理部門和臨床科室的管理工作。四是實現耗材“日清月結”消耗后結算,引入SPD管理項目后,醫院將取消“貨票同行”的傳統進貨模式,將物權管理與結算后移至臨床使用,僅在臨床產生實際消耗時才在系統上扣減庫存。五是實現醫院耗材“自動補貨”,通過SPD系統主動把握各消耗點的消耗量,根據設置的請貨補貨規則,當耗材低于一定量時,自動向SPD中心庫或供應商發送補貨請求,保證醫院耗材供應的安全、穩定、可靠性。六是實現低值耗材“定數包”管理,在醫療現場的耗材管理中,針對不收費耗材,如輔料等,無法通過信息的手段從HIS或HRP系統獲取到真實消耗信息。傳統的辦法是以領代銷,但是在SPD的運營管理中,通過科學的計算方式,將這些耗材、醫用物資進行一定數量的組合打包,并賦予專門的定數包條碼,各科室只有在產生消耗時,才通過PDA完成掃碼消耗,從而使中心庫能夠準確地掌握二級科室的物資消耗,并按照消耗自動生成系統補貨任務,同時也為供應商的費用結算提供依據。七是實現高值耗材“一物一碼”管理,每個高值耗材在進入醫院耗材庫時將被賦予唯一的具備方位追溯功能的RFID電子標簽,可實現自動對賬,自動結算,無需護理人員手動/紙質管理,完全實現全天24小時無人值守的自動庫存管理方式。八是實現檢驗試劑精細化管理,系統將試劑條碼化,即在耗材進入二級庫之前,由供應商、服務商對每一盒/支試劑進行賦碼,并將原有的冷藏庫、常溫庫設置為代銷庫納入SPD管理,醫院僅在消耗時通過掃碼實現耗材的領用和系統消耗,物權轉移至科室。系統通過動態的庫存監控和消耗核對,自動地生成補貨和采購計劃。九是實現耗材二級庫智能化建設,通過系統軟件和智能終端的投入,實現二級庫耗材從接收上架到科室消耗全過程的管控和監控,同時滿足臨床5S管理需求,保證醫療安全。十是實現全院耗材運營監控管理,系統覆蓋醫用耗材遴選、采購、驗收、入庫、儲存、盤點、申領、出庫、臨床使用、質量安全事件報告、不良反應監測、重點監控、超常預警、點評等各個環節,實現每一個醫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還通過大數據對中心庫、科室、供應商、病種的耗材進行統計分析,協助醫院系統地對科室、供應商進行績效考核。并對使用醫用耗材過程中出現的異常、不良反應等進行自動上報和預警。
分兩階段有序實施:第一階段完成醫用耗材SPD系統定制開發,以高值耗材為切入上線運行,實現醫院高值耗材的精細化管理;第二階段在高值耗材SPD管理成熟穩定后,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及要求,將低值耗材納入SPD管理。
本次建設的醫用耗材SPD系統是一套全流程醫用耗材管理軟硬件平臺,覆蓋高價值醫用耗材的遴選、采購、驗收、入庫、儲存、盤點、申領、出庫、臨床使用、質量安全事件報告、不良反應監測、重點監控、超常預警、點評等各環節,實現每一件高價值醫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可溯源。精細化管理減少人財物等成本費用,節約人工成本,通過零庫存管理控制財務成本,并通過數據支持合理控費。利用信息系統提升合規管理,實現了電子證照信息化管理,證照效期系統進行預警,低值耗材定數包賦碼管理、高值耗材一物一碼追溯管理,保障耗材物質合法合規管理、清晰管理、物資質量安全管理,通過掃碼消耗確保賬實相符。提質增效,通過主動配送和精細化管理提高物資周轉率,通過數據分析實現數字可視化,支撐醫院科學決策,智能柜等智能設備應用提高工作效率,也可提升醫院科技化水平和社會形象。服務臨床,通過規范科室庫房管理,極大地提高院內物資管理工作效率,智能設備無人值守,解放人力的同時實現隨時取用提高質量和效率,手術套包管理降低物資取用工作量,通過掃碼記錄消耗并計費,方便臨床計費與財務核對。
并且根據醫院的需求,盡可能地使用高價值耗材管理智能柜代替原有各分散的院內二級庫房功能,實現規范、精準、高效且智能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