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LED電子時鐘、無線藍牙音響、電子保溫杯……平日里這些需要購買的生活物件,一位煤礦工人卻可以獨立自制完成,沒有夸張,只有精細鉆研;沒有督促,只是厚積薄發、持之以恒,他就是眾人口口相傳、人人贊譽的“創新達人”——漳村煤礦開拓二隊機電副隊長段艷軍。
段艷軍,早年在深圳、珠海打拼五、六年,主要從事汽車面板、模具、制圖等方面工作,多年和設計師打交道,使之心思縝密,因自己的上進和好學,讓他很快在臺資企業中嶄露頭角,受到老板器重,同事肯定。此時的他覺得生活處處是陽光。然而2009年,因家庭原因,他回到了潞安這片黑土,來到百米井下,成為了一名煤礦工人。環境的轉換,薪資的銳減,思想的復雜交融,其心理落差不言而喻。
俗話說:圣人渡人,智者渡己。短暫地調整,深入地思考后,段艷軍作出了既來之,則安之的決定。“很多情況下,人的悲歡都是自己的內心在作怪,事物永遠有兩面性,就看自己怎么看待。”段艷軍邊干活邊說。
為了讓自己更好地適應新環境,段艷軍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要干就干有技術的活。他成為了電工,半路出家的他,對機電知識的渴求如海綿吸水般源源不斷。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他虛心向身邊人請教,有技術的、沒技術的都問,一遍不懂,問兩遍,兩遍不懂,多來幾遍,實在不行,那就上網查資料,向專業論壇“討學問”,反正要把難題搞明白。久而久之,他學出了門道,設備上哪個地方需要優化,哪個地方需要改造,他都能準確地提出很好的建議,段艷軍也成為了礦區遠近聞名的機電“創新達人”。
“人活著總得有點意義”是段艷軍的口頭禪。他的意義就體現在不斷地挑戰自我,不斷地創新高度。隨著礦井智能化建設不斷提檔升級,新設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段艷軍在認真學習和鉆研新設備使用性能和方法的同時,把現場當成了“戰場”,經常為了弄清楚設備運轉的參數,一“泡”就是幾個小時,多數情況下是耗在PLC上,那PLC到底是個啥呢?PLC就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說白了就是設備之間通過數字信號進行互動,而控制是PLC的核心功能。
早在兩年前,段艷軍就涉獵此領域,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從“門外漢”自學成了“道上人”,然而所有的學習和工作都會遇到瓶頸期,他也不例外,2020年正值漳村礦主井改造,選矸上馬智能系統,原本與他毫不相干的工作,卻再次吸引著他的眼球,一下班就“鉆”到這里,和廠家技術員交流PLC,他一點點看人家裝系統,一遍遍問人家調試情況,這一次次地問,一句句地聊,其實就是在“偷師”。很多情況下,事物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原本山重水復疑無路,專業人士的提點,瞬間讓段艷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PLC中一些“結癥”也就此解開。
讓他最興奮又有成就感的當屬處理480二水平皮帶高壓軟啟動PLC故障一事,“因為它一旦出問題,首先叫停主運輸線,直接影響生產,當時就想知道問題出哪兒了?”他說。一次偶然機會,段艷軍在機電科配件庫中一眼就認出了那個損壞的元器件,在征得同意情況下,他將物件帶回家,用萬能表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在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觸碰著上千個接觸點上,一遍遍試驗,一遍遍找問題。甚至凌晨兩點,依然能看到他鉆研的身影。這肯定是最“笨”的辦法,但是說一千不如做一次,如此反復其結果必然是精準的。經過兩個月的奮戰,終于修復了元器件,它能否經得起檢驗是段艷軍最關心的問題。作為“替補隊員”,修復再利用,從2021年年前到現在一直都在平穩運行,足見其效果與新設備并無兩樣,僅十幾元錢,就拯救了整條運輸線,簡單的數值標碼,更多的體現出個人價值。
無獨有偶,2021年7月,該礦綜采2603工作面工藝顯示屏中運算放大器破損,因受市場保護和技術壁壘所限、廠家在利益驅動下,顯示屏一旦損壞,采用整體更換原則,保守估價都在萬元起,段艷軍用20元在網上購買一配件就圓滿解決了此難題。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人人都是經營者,個個都是效益源”,在段艷軍身上得到了完美詮釋,更是漳村礦大力弘揚集團算賬文化下的縮影,他的鉆研,他的創新,直接推動了生產,為礦山創造了價值。9月份該礦機電科就修復機電設備配件獎勵他2000元,再次驗證了“知識就是力量”“價值成就你我”。
一個個技術難關既是段艷軍工作上的“攔路虎”,又是他成長中的“奠基石”,他用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永不言敗的執著追求和持之以恒的堅韌精神,踐行扎根礦山、奉獻煤海的初心和使命,讓創新成為了青春最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