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萍
(清徐縣現代農業發展中心,山西清徐 030400)
清徐縣高粱全產業鏈由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水塔醋業牽頭,將高粱育種、種植、食醋釀造、酒釀造等方面的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組織聯合,帶動農戶從事高粱種植、加工,形成集點成鏈的高粱全產業鏈條。同時鞏固發展高粱種植基地。以孟封、清源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高粱0.67萬hm2,推動實現高粱生產從耕、種、管、收環節向烘、儲、加、銷、貸等方面延伸,持續增強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能力。
高粱全產業鏈推行“企業+合作社+基地”模式,全部實行訂單種植、提供優種、技術指導等推進措施,形成合作社帶動農民有序生產,避免盲目種植,形成“先有市場、再抓生產、產銷掛鉤、以銷定產”為特征的模式,從而保障農戶收入。食醋和酒類釀造企業通過訂單采購、保護價收購等方式,帶動合作社打造高粱基地,促進高粱標準化種植,實施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機種機收、統防統治,保障優質原料供應。
通過發展農業全產業鏈,進一步推動了清徐縣農業龍頭企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了清徐縣農民的就業增收,提高了清徐縣農業資源循環利用化水平,保障了清徐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快了推進清徐縣農業現代化。
產業鏈集群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決戰,而是積時累日的持久戰。清徐縣依托省城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機遇,按照全縣域布局、全要素集聚、全產業推進的要求,加快實體工程建設,完善生產加工銷售服務體系,重點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以及文旅康養和商貿物流業等服務業,發掘農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業態,促進農業和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清徐縣初步形成四大優勢產業集群,一是以水塔、紫林兩個醋業集團為核心的食醋加工產業集群;二是以美特好、六味齋等為核心的畜禽加工產業集群;三是以美特好、日前、綠恒常等為核心的蔬果加工產業集群;四是以清徐葡萄酒、菲爾蒙、亞龍、晉味道等為核心的酒水加工產業集群。依托現有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打造清徐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清徐縣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全縣共有農產品加工企業85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4家、省級12家、市級21家。近年來,為進一步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助力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充分發揮,通過政策及資金支持,助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其中,山西水塔醋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六味齋實業有限公司及清徐縣美特好農產品配送物流有限公司,四家國家級龍頭企業近三年來享受貸款貼息資金補助共計809.95萬元,享受農產品品牌建設、老陳醋建設、高粱基地建設、食醋產業聯合體建設等項目補助共計390.4萬元。農業龍頭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對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民共同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化進程發揮著巨大作用。
“自古釀醋數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清徐是山西老陳醋釀制主要原料高粱的優質主產區,這樣的特征更有利于食醋發酵微生物的生成和成長,清徐老陳醋色澤清亮,口感絕佳,久存不壞,品質位居全國四大名醋之首。全縣擁有QS認證食醋企業45家,占全市的70%,全省的35%,形成以紫林、水塔為龍頭的食醋產業集群,有3家通過省級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培育了“東湖”“水塔”“紫林”3個中國馳名商標,14個山西著名商標,5個省級名牌。全縣食醋年產量達到70萬t,占全省的80%以上、全國的20%,并以老陳醋、陳醋為基礎,延伸開發了風味醋、保健醋、醋飲料等一批新型功能醋產品,形成了五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并遠銷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年產值達到65億元。
同時,做大做強“清徐葡萄”“清徐沙金紅杏”“清德鋪紅薯”等一批地理標志產品和原產地保護基地,保護傳承黃土坡龍眼、磨盤底黑雞心等特色品種;積極扶持打造清泉山莊、青青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晉豐農莊、綠源生態農莊、綠恒常、新苗農莊等一批田園綜合體,實現三產融合發展;西懷遠村成功舉辦了三屆油菜花文化節宣傳活動,進一步打響“清風徐來,無處不在”區域公共品牌。清徐馬峪煉白葡萄酒榮獲首屆國際葡萄酒(中國)大賽金獎。清徐縣杏福佳食品有限公司的“沙金紅”杏汁、太原市邦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春筍緣”綠蘆筍成功榮獲2019年山西功能農產品品牌稱號。
一是拓展市場版圖。搶抓RCEP協定的重大機遇,支持鼓勵優質食醋企業“走出去”,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開設線下實體店10 000家,開設旗艦店1 000家,海外銷售網點100家,不斷拓展食醋市場版圖,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二是暢通線上渠道。依托“互聯網+醋產業”,深化與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等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建立山西老陳醋網絡銷售平臺,持續擴大“山西老陳醋”線上影響力和占有率。三是促進“醋+文旅”融合發展。吸引社會資本,打造集文化博覽、品牌宣傳、展銷交易、物流配送、技術交流等綜合性功能為一體的“醋都小鎮”;定期舉辦醋王賽、醋品鑒賞等活動,鼓勵企業建設醋博園、醋博館等場所,向全球推介清徐醋文化旅游。
清徐縣按照“培育龍頭、帶動基地、帶活三產、打造品牌、見到實效”的農產品加工發展戰略,堅持“高標準規劃、新模式監管、精準化推行”,實現一、二、三產的融合,積極推進清徐縣高粱全產業鏈建設。一是推進產業鏈。包聯產業鏈領導按照重點產業鏈要求,推動基地、企業和部門力量整合,研究制定發展策略,統籌推動產業鏈培育。二是優化創新鏈。加快成立重點產業鏈產業聯盟、技術聯盟,政產學研協同開展技術攻關,推動產業鏈共性技術和企業個性技術突破。三是集聚人才鏈。加強與清徐及周邊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注重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和引進,為產業鏈發展提供充足人才儲備。四是提供資金鏈。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產業鏈金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推動做大做強。
一是鞏固發展高粱種植基地。以孟封、清源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高粱0.67萬hm2,推動實現高粱生產從耕、種、管、收環節向烘、儲、加、銷、貸等方面延伸,持續增強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能力。二是培育壯大配套產業。重點培育玻璃瓶、塑料壺、紙箱包裝、商貿、物流、會展等下游配套產業,發展包裝類企業30家,會展服務類企業10家,商貿物流類企業10家。
一是打造百萬噸食醋產業區。用好“中國醋都·清徐”品牌,啟動實施“1816”食醋發展戰略,以“搞好規劃、提高能力、提升品質、擴大影響、拓展市場”的有力舉措,全面構建食醋發展新格局。加快推動醋企業上規、上市,幫扶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十四五”期間新增20家上規模醋企業,培育紫林、水塔上市,實現“雙百”目標(百萬產能+百億產值)。引導醋企實施數控技術、智能裝備應用、智能服務等智能化改造項目,支持醋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實施產品升級換代,推進智能化、數字化、標準化生產。推動清徐食醋工業園以水塔集團為牽引,以食醋工藝傳承創新、產品附加值提升、技術裝備現代化為支撐,配套發展相關包裝、醋文化旅游、冷鏈物流、副產品綜合利用等二、三產業強化產能和品牌在園區的整合,促進生產要素聚集,打造國家級食醋產業示范基地,提升醋產業整體水平。加快推進中華醋博園等重點項目和“中華醋文化特色小鎮”建設,積極申辦中華醋國際博覽會,每年舉辦“醋”為主題的文化節、論壇峰會等系列活動,高標準、高水平打造“中國醋都·清徐”品牌。
二是壯大葡萄酒產業集群。培育葡萄酒龍頭企業,推動清徐葡萄,由鮮食產品向深加工方向發展,圍繞葡萄酒技術的創新,推動葡萄酒產品的開發,依托山西農業大學和省農科院等單位現有的科研力量,聯合相關企業,組建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延伸和完善葡萄酒產業鏈條,到2025年,全縣葡萄酒生產加工能力達到20萬t以上,建成以生產中高檔酒為主,配套完整的現代化、規模化葡萄酒生產企業5~8家;建成集科研開發、葡萄酒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生態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葡萄酒莊園1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