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鳳
(公主嶺市環嶺街道農村經濟管理站,吉林公主嶺 136100)
“三資”管理工作在新時期的農村經濟建設工作中十分關鍵。因此,必須構建起以強化資金資產安全、優化資金應用效率、健全資產管理的多方位體系,以此為新農村建設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并解決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在政府大力推動振興鄉村經濟的形勢下,鄉鎮農經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強化“三資”管理的實效性,有關部門應大力推動農經站建設,提升“三資”管理水平。
立足于農村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三資”是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不重視鄉鎮農經站的建設,則會導致農業管理中出現問題,致使“三資”管理實效性受到影響[1]。因此,在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新時期下,應從根本上強化鄉鎮農經站的核心作用,大幅度強化“三資”管理的實效性。
從一系列實踐中可以發現,鄉鎮農經站建設可以全面提升農村“三資”管理實踐水平[2]。首先,通過鄉鎮農經站發揮引導作用,可以保障農村資金安全性,健全資金管理體系,降低資產歷史問題的發生頻率,從根本上避免貪腐現象的出現,通過這一舉措為后續農村經濟發展做好資金支持。其次,通過鄉鎮農經站建設,可以強化農村資源管理的成效和水平。作為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核心物質基礎,資源同樣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保障[3]。但不可否認的是,技術受限、認知缺失等問題會導致農村資源產生浪費情況,這不但會導致新農村發展受到影響,還會產生一定的阻力問題。因此,在實踐工作中,有關部門應合理優化資源管理體系,通過這一舉措實現農村資源高效管理,滿足農村經濟的未來發展需求。
通過農經站的引導作用,可以深入強化農村資產管理。農村資產大多歸屬于集體所有,任何人都不可獨自占有[4]。但立足于實踐經驗來看,農村集體資產被在為個人占有的情況屢見不鮮,而這一問題也需要通過鄉鎮農經站的建設加以解決。
在農村經濟高效發展的過程中,想要優化“三資”管理,則必須強化隊伍建設,創設完善的經管人才隊伍知識結構[5]。從某種程度上講,經管人才隊伍的建設可以全面展現出農經站的關鍵作用,優化“三資”管理的實效性。
為優化“三資”管理,有關部門需引進高素養的經營管理人才,并通過培訓體系的優化,積極強化經管隊伍整體素養。在日常工作中,鄉鎮農經站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平臺進行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積極發揮監管職能,在強化綜合素養的同時,精準把控工作重點,以達成強化農村“三資”管理的目的。
資產管理工作是新時期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提。農村資產管理的嚴格性和規范性是其主要特征[6]。實際上,集體資產流動性較強,并且農村經濟收入來源較為復雜,這也導致農村資產管理困難的因素。而科學的資產管理制度正是現階段農經站發展迫切需要的。必須構建公開、健全的集體財務管理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經濟管理方面的漏洞。為了強化資產管理實效性,應進一步提升資產管理力度,并構建起精確的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只有在實踐過程中,加強農經站建設,才能使資產管理水平達到預期。
2.2.1 創設健全制度體系。農村資產普遍存在綜合性、復雜性較高的特征,因此為了提升農村資產管理力度,有關部門必須構建起高效的制度體系以及系統化的管理機制。在工作過程中,需首先重視管理制度的落實,圍繞農村資產落實高效化管控和全過程管理。在系統化制度體系的幫助下,可以使管理人員明確自身崗位責任,以保障資產管理的實效性,確保資產管理有序展開。
2.2.2 健全資產管理臺賬。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我國農村的資產管理始終較為混亂,其主要表現在臺賬不健全,過于粗放化。為了達到強化資產管理實效,體現資產關鍵價值的目的,有關部門將農村經濟發展特征作為依據,構建起精細化管理臺賬。在實踐資產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應明確各部分資產的使用狀況,以及資產管理的全過程,并將其著重體現在管理臺賬中,管理人員需要周期性的考核、整理資產管理臺賬,確保臺賬中所記錄的內容具備全面性,最大程度上避免農村資產管理工作中可能產生的資產流失問題。
有關部門需周期性地針對農村資產進行清查管理。為了強化清查力度,必須健全清查機制,并由此構建出具體、精確的清查流程,降低清查過程中出現人為失誤問題的概率。在清查工作過程中,必須全面清查每一筆收支情況,確保資產精確性。此外,清查人員應積極落實清查責任,在有關清查工作結束以后,必須公示最終清查結果。
各項資產的支出也需經由民主審批,以及各方的監督審核,明確資產的最終流向,確保其使用的目的利于農村經濟發展。而在公路、水渠等一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必須充分結合民主意愿,落實規范化的清查管理制度,在賬目登記環節中需盡可能細致化。此外,要從根本上避免賬目作假、資產流失等問題的出現。
資產是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內容之一。而優化資產管理,強化資產把控水平是提升資產使用效果的首要前提。因此有關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需提升資產業績考核質量,通過考核,從根本上提高資產管理、利用的工作效率。
農村經營發展勢必離不開土地資源的應用和管理,這也意味著在農村未來發展過程中,土地的利用以及環境保護則是其中的關鍵問題。
2.5.1 環境治理。土地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是未來農經站需要面臨的關鍵問題。由此可見,環境治理同樣是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首先,為了達到環境治理的目的,有關部門應致力于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強化環保知識、理念宣傳,落實綠色經濟發展措施,避免出現污染問題。其次,合理規劃農村產業布局,通過開荒耕地來構建對應的生態保護區域,科學劃分生態環境區域,并針對鄉鎮中的一些主要污染源進行徹底處理,并優化鄉鎮基礎環保設施。最后,結合鄉鎮實際發展狀況,大力引入新技術、能源,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安排農業生產活動。
2.5.2 土地資源管理。土地資源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因此圍繞土地資源管理是未來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流。農經站需使農民意識到土地節約的重要性,始終貫徹和落實土地承包制度,確保農民權利得以維護。并且在土地資源的規劃和開發階段,應遵循我國國家有關耕地、住宅使用制度,科學利用土地資源,以此來保障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
目前,我國農村建設正處在一個關鍵階段,而農經站的建設將帶動新農村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利用農村傳統資源優勢,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農經站在“三資”管理工作中,必須落實責任,構建起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