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麗
(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江西南昌 330000)
GIS技術全稱為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用于地理信息研究和地理決策的現代信息系統,該系統以一定范圍內的地理空間為基礎,搭建地理模型展開分析,能夠提供地理空間內的各類地理信息,并將這些信息以地理圖形的形式展示出來,方便工作人員結合地理圖形進行分析和操作。GIS技術在地理信息管理方面的應用十分廣泛,大到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地形地貌、地質資源,小到某個街區的交通情況、人口狀況,都可以通過GIS技術呈現出來。
GIS技術能夠收集地理空間內的各項地理信息,將其納入數據庫內,為地理分析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撐。GIS技術可應用于農業、土地資源、環境資源及災害預警等多個方面,早在20世紀80年代,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便相繼引入GIS技術并應用于農業資源信息、區域農業規劃、農業作物估產研究等領域。隨著技術的發展與進步,GIS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涉及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因此,推進GIS技術的應用是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中,GIS主要應用于水利工程數據管理。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利用GPS和RS技術獲取水利工程的數據信息,而后借助GIS技術針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這就使工作人員可以實時獲取數據信息,而且所獲得的數據具有較強的動態性。在GIS技術的幫助下,工作人員也能夠提升管理工作的標準化程度,做好日常的檢修與維護工作,并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
本文以G市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系統為例,針對GIS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展開探討。G市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管理與查詢、水利工程信息數據統計、水利工程檢修維護與產權管理。對此,G市采用WebGIS技術搭建水利工程管理系統,水利局和水務站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水利專網登錄該系統展開操作。
G市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系統具體包括系統數據庫、基礎信息管理系統、信息查詢系統、信息統計系統、工程管護系統、建設管理系統、組織管理系統、產權管理系統、信息發布系統等子系統,不同子系統分別具有不同功能,在G市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水利工程管理系統主要有水利工程狀態查詢、項目受益范圍查詢、地圖服務、水利工程管理等功能,能夠按照市、縣、鄉鎮、行政村四級權限對本市水利工程進行集中管理。
從管理系統的邏輯架構來看,G市水利工程管理系統可分為基礎層、數據層、應用層和服務層。基礎層是該管理系統運行及應用的基礎,具體而言,基礎層包括操作平臺、GIS基礎平臺、數據庫平臺三大部分,這三個平臺是G市水利工程管理系統的運行基礎。
數據層是該管理系統進行數據管理、數據共享的中心,具體可分為地理空間數據庫、水利工程專題數據庫、水利基礎數據庫和氣象數據庫,主要存儲本地區的地理數據、水利工程數據、氣象數據與水文數據。依托水利工程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庫,可以對本地區的水利工程及相關數據進行高效處理,進而為下一步的水利工程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應用層是水利工程管理系統的關鍵,現階段G市水利工程管理系統的數據層包括供水工程信息服務系統、地理信息服務系統和抗旱應急工程系統,應用層具有明顯的開放性,技術人員可以在應用層中加入其他的子系統,不斷豐富應用層的功能。
服務層主要通過統一的水利工程管理服務平臺為不同業務模塊或子系統提供數據支持,方便工作人員開展各項業務操作,如瀏覽水利工程信息、數據共享、信息發布、地圖服務等等,服務層為水利工程管理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4.1 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功能
農村地區水利工程數量眾多、類型復雜,包括溝、渠、圩、橋、壩、機井、水庫等不同工程,這些功能的功能各異,結構也存在較大區別,這就決定了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工作量巨大,工作人員需要將不同水利工程的具體信息錄入到管理系統中,并定期針對系統內的信息進行核實校訂,一般而言,錄入的水利工程信息包括項目代碼、工程名稱、工程周期、施工方、監理方、水體信息、受益信息等,而且不同主體可以通過服務層查詢到不同的信息。
2.4.2 工程上圖功能
水利工程管理系統具有工程上圖功能,通過該功能,工作人員及其他主體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查詢水利工程信息。其一,通過信息面板輸入查詢條件進行查詢,或通過查詢條件篩選進行查詢,其二,直接點擊系統地圖上的某個水利工程,可以查看該工程的詳細內容。
2.4.3 地圖功能
地圖功能可以顯示地理信息、水利工程信息,能夠標注水利工程,并縮放地圖,方便工作人員進行詳細查詢。系統地圖以行政區界限、地名、道路、水體作為底圖,在底圖上方增加各類水利工程,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平滑縮放標識水利工程信息,并在系統地圖上進行糾錯。
2.4.4 檢索與統計功能
在傳統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檢索某個水利工程的信息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而借助水利工程管理系統中的檢索功能,則可以快速找到該工程的具體信息,并通過文字、圖片兩種形式顯示出來。同時,統計功能可以為工作人員展示該水利工程某一項信息在一段時間里的變動情況。
2.4.5 數據傳輸與更新功能
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水利工程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傳輸、共享,同時對系統內部的數據進行實時更新,而且該系統具有聯網功能,遠程用戶也可以通過網絡更新系統內部的數據。數據傳輸與更新功能主要用于提升水利工程數據信息的時效性,確保數據陳舊、失真而對水利工程管理帶來障礙。
針對財政投入不足的問題,水利部門可以通過開源和節流兩種方式緩解資金不足的問題。從開源角度來看,水利部門應當與財政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強調GIS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爭取財政部門的財政資金支持,積極引進GIS技術及先進的配套設備,為GIS技術的應用提供資金和硬件設施方面的保障。
技術引進和人才隊伍建設是GIS技術應用于水利工程管理的關鍵,從技術角度出發,水利部門可以與企業進行技術合作,表達自身的技術需求,通過技術購買、聯合開發等形式推進GIS技術的應用,并基于GIS技術搭建功能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統。
水利部門需要加強對在崗員工的教育和培訓,通過思想教育使工作人員能夠在水利工程管理期間切實履行職責,了解水利工程管理的具體內容,同時,通過技術培訓使工作人員掌握GIS技術及水利工程管理系統的應用技巧,能夠將GIS技術及管理系統切實應用于管理工作中。
一方面,通過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建設明確GIS技術應用與水利工程管理的權責,將技術應用和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督促水利人員切實履行職責。另一方面,通過制度建設明確GIS技術應用流程和應用標準,使工作人員在應用GIS技術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做到有據可依。
GIS技術是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期間的主要技術之一,能夠有效提升農村水利工程管理質量,為農民生活、農業生產提供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GIS技術在農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從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希望可以發揮技術價值,促進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