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規劃》提出,預計到2025 年全省電力裝機規模約1.52 億kW,其中水電裝機10500萬kW,火電裝機2500萬kW左右。
《規劃》指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強電力戰略合作,依照國家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要求,強化省間市場與省內市場的銜接,加快建立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補充的電力市場格局。
推進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支持第三方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完善符合四川特色的豐枯分期、適時切換的現貨市場交易機制和制度體系。推進綠電交易市場建設和綠電溯源工作,建立有利于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交易機制。
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價,深化輸配電價改革,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研究建立燃煤火電容量市場化補償機制;研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水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探索龍頭水庫電站兩部制電價機制;落實抽水蓄能項目兩部制電價政策;研究天然氣調峰發電項目兩部制電價。
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推動“獲得電力”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推進居民和低壓用戶用電報裝“三零”服務,高壓用戶用電報裝“三省”服務。推動成渝地區在電力規劃、科技研發、裝備制造、產業融合等方面不斷深化合作,加強川渝兩地電力互濟和電力市場建設。
與浙江、江蘇、上海等能源需求中心加強戰略合作,與華中、華北、華東等受端地區進一步研究中長期送電形式,探索東部地區對西部地區輸出的可再生能源消納權重進行補償,在最大限度利用好現有通道能力的基礎上協調推進多能互補建設。推動與西藏、云南、貴州、陜西等周邊省(區)能源合作,重點研究推進藏電、西北電力入川和藏電接續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