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離
人們抱怨微信變得“臃腫”的同時,不得不承認微信功能變得越來越強大。隨著Windows 3.8.0版的更新,“提取和翻譯圖片中的文字內容”功能的出現,讓不少微信用戶感到興奮。事實上,該功能早已在移動版微信中實現,不過由于人們更多時候是在辦公或學習環境中才會需要文字提取功能,因此該功能雖然推出已久,但大多數人依舊感到陌生。
該功能本身使用非常簡單,在微信聊天窗口中將圖片點到最大,然后點選右下方的“…”按鍵,調出菜單后便可看到“翻譯”和“提取文字”兩項,根據需要點選相應功能即可(如圖1)。

以“提取文字”為例,微信自動識別之后會在新窗口中彈出“涂抹選擇文字”的內容窗口,用戶可以在這里進行“轉發”“復制”“收藏”等操作,還能直接選擇“搜一搜”功能。
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微信圖片“提取文字”功能更適合簡短的文字識別,其內容呈現模式不太適合展現海量文字內容,只不過便利性相當不錯,而在微信不斷完善移動和PC版“翻譯”和“提取文字”功能以前,QQ體系在這功能上更完善一些。
在PC版QQ中,用戶只要使用截圖功能,就能在截圖界面的工具中看到“屏幕識圖”功能,截圖選取提取文字的區域,點擊該功能即可提取圖片內的文字(如圖2)。

除了在截圖中整合了“提取文字”功能外,用戶也可以在QQ聊天窗口中用鼠標右鍵點選想要提取文字的圖片,再在彈出菜單中直接選擇“提取圖中文字”即可。同時,也可以直接點選想要提取文字的圖片,即可在圖片窗口中看到“提取圖中文字”和“翻譯”兩個選項。
相對微信而言,QQ將“翻譯”和“提取文字”的功能整合到了圖片截圖功能中,具有更強的實用性。
微信與QQ的圖片文字提取功能雖在便利性上表現不錯,但對于文字內容較多的圖片就有些“有心無力”了,而各大瀏覽器也紛紛加入“文字提取”功能以滿足用戶剛需。
當前大多數瀏覽器都會將“截圖識字”整合到瀏覽器工具菜單中,以QQ瀏覽器為例,在上方工具欄右側有設置“剪刀”圖案的按鈕,點擊展開下拉菜單后可以看到“網頁內容截圖”選項,點選后即可對網頁截圖并識別提取圖片中的內容(如圖3)。

除了PC版瀏覽器可以使用截圖完成文字提取外,不少移動版瀏覽器還單獨將提取功能設定為特色功能。以移動版夸克瀏覽器為例,啟動后點擊“實用工具”按鈕,即可在“手機變身掃描儀”分類中看到“提取文字”項。
這里其使用效果已經接近單獨存在的OCR工具了,對于想要用圖片識別進行大量文章、例題等內容抓取的用戶,則可以直接使用布丁掃描APP一類獨立OCR軟件,只不過相比聊天工具或瀏覽器而言,獨立軟件始終存在啟動、登錄等操作,在便利性上相對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