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尿失禁的類型來看,臨床主要可分為四類。一是壓力性尿失禁,在咳嗽、打噴嚏、大笑、顛簸、搬重物等情況下,腹內壓急劇升高后發生尿失禁;二是急迫性尿失禁,有強烈的尿意,還沒到廁所,尿液就漏出,與膀胱敏感度過高、逼尿肌反射亢進等因素有關,也是膀胱過度活動癥中比較嚴重的一種表現;三是充溢性尿失禁,因逼尿肌無力或膀胱出口梗阻導致尿液不斷地流出或滴出;還有一種混合型尿失禁,既有壓力性尿失禁的癥狀,又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癥狀。
急迫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一旦確診為急迫性尿失禁,應該首先開始行為訓練,具體包括膀胱訓練、盆底肌訓練等。單純行為訓練效果不佳者,可以在行為訓練基礎上配合藥物治療??鼓憠A能藥物(M受體拮抗劑))是治療急迫性尿失禁的一線藥物,但存在口干、視力模糊、便秘等副作用,未經控制的青光眼、嚴重尿潴留等患者禁用。近年來,高選擇性M受體拮抗劑(如索利那新)的出現,減輕了這類不良反應。另外,新一代的β3受體激動劑可以抑制膀胱壁傳入神經的刺激,從而改善癥狀。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可能需要嘗試多種藥物,才能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仍未能改善病情的重度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主要方式是支配和影響膀胱功能的神經電刺激治療,包括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和植入膀胱起搏器。
中醫也可治療尿失禁。常用艾灸神闕、關元、中極、涌泉等穴位,其具體方法是:點燃雷火灸艾炷,在以上諸穴位輪換熏,每個穴位處感到灼熱難忍時換穴再灸,一般1次需要半小時。每日1次,連續灸1周,如果癥狀消失,即可停灸;復發時,如法再灸1周。
(摘自《醫藥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