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軍,喬盼盼,張昱楚,謝國強
(1.河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鄭州 450044;2.河南師范大學水產學院,河南新鄉 453007)
南美白對蝦是當今世界蝦類產量最高的品種之一,具有生長快、鹽度適應范圍廣(0.5‰~40‰)、經淡化后能在淡水中生長、抗病力強、經濟效益高和養殖周期短等特點。近年來河南省開封、商丘、漯河等地先后進行了南美白對蝦池塘養殖試驗并獲得成功。盡管南美白對蝦屬廣鹽性蝦類但對鹽度的梯度變化很敏感,高鹽度的蝦苗若在淡水中養殖需逐級淡化,其淡化效果直接影響著后期養殖的成功率。淡化是從蝦苗場引進15‰~22‰高鹽度P5的蝦苗,并在淡化標粗池中,慢慢淡化到0~5‰,或再進一步繼續養殖15~30d(標粗),標粗到體長20~40mm后投放外塘。蝦苗通過淡化標粗可更好地適應養殖環境,增強了躲避敵害生物的能力,提高了蝦苗的成活率和池塘成蝦養殖的成功率。本文將南美白對蝦蝦苗淡化標粗中的主要技術進行總結,供業者參考。
溫室建造在養蝦池塘的附近且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東西走向,棚高出地面2m,采用鍍鋅管作為支撐架,上覆單層塑料薄膜。根據南美白對蝦的池塘養殖面積和養殖產量確定小棚面積的大小。
淡化標粗池為長4m、寬4m、高1.5m的正方形,帆布池、磚混水泥池均可。方型池壁四角做圓弧狀處理以避免造成死角,池底向中央排水口傾斜,傾斜度1%,中央設錐形排水區和排污口,排水孔徑15cm。池外設長4m、寬1.2m、深0.8m接苗池。同時,設置配套蓄水池,蓄水池為水泥池或帆布池均可,且最少有兩個,蓄水池的容量應滿足淡化標粗池子1/4以上的用水量,淡化標苗及接苗池結構如圖1。

圖1 南美白對蝦蝦苗淡化標粗池及接苗池結構剖面圖
1.3.1 增氧設備
淡化標粗池水體增氧選用羅茨風機和納米曝氣管。羅茨風機功率的選配可按照每立方米養殖水體配置10~15w,納米曝氣管長度可按照水體配置80~150cm/m3。羅茨風機一用一備,前期蝦苗較小不需要太大的曝氣量,羅茨風機應加裝變頻器,調節變頻器降低羅茨風機電機的功率,減少曝氣量,以防對蝦苗造成損傷。納米曝氣管應水平安裝在池壁的最下方,長度占池梗邊長的1/3~2/3,曝氣時可使水體旋轉,有利于積污和排污。
1.3.2 備用發電機
淡化標粗溫室一定要配備備用的發電機組,其功率可按羅茨風機功率的1.5倍配置。
1.4.1 蓄水池和淡化池注水和消毒
放苗前7d將蓄水池和淡化標苗池徹底清洗干凈并注滿水,用50mg/L漂白粉進行水體消毒。如果急需用水,使用硫代硫酸鈉中和,1mg/L余氯使用1mg/L硫代硫酸鈉進行中和。
1.4.2 人工海水的配置
引進高鹽度P5的蝦苗,為了方便淡化操作3d后將淡化標粗池內的水體放掉一半,保持水位在50cm,這樣可以節省海鹽和礦物質元素,也方便以后的淡化工作。
1.4.2.1 人工海水的配置
按水溫25℃、鹽度16‰進行計算(一般苗場發苗時的鹽度)需要添加:海鹽(氯化鈉)15kg/m3、七水硫酸 鎂6.5kg/m3、二 水 氯 化 鈣0.78kg/m3、氯 化 鉀0.48kg/m3、硼酸0.25kg/m3、溴化鉀0.04kg/m3、小蘇打0.1kg/m3。注意所采購的原料為飼料級或食品級,以保證質量,投加后打開羅茨風機對水體進行曝氣,同時用鹽度計測量鹽度。
1.4.2.2 pH值的調節
放蝦苗前pH值一定要調節到7.8~8.2之間,如果pH值低于7.8,可用小蘇打來提高水體的pH值,用量10~30g/m3,并做到少量多次;如果pH值高于8.2,可用一水檸檬酸來降低pH值,一般用量10~30g/m3,并做到少量多次,直到pH值在7.8~8.2這個范圍內。
1.4.2.3 總堿度的確定和調節
測定水體中的總堿度使其達到150mg/L以上,若低于該值可投加小蘇打來提高總堿度,小蘇打用量20~50g/m3,并做到少量多次。
1.4.2.4 水體有益菌的補充
放苗前一天全池潑灑乳酸菌3g/m3、酵母2g/m3、紅糖10g/m3做高乳酸菌菌相,曝氣讓池水保持沸騰狀。
中原地區淡化時間一般選擇在4月下旬,這時溫棚內在不加熱的情況下水溫可保持在26℃以上,淡化標粗時間為25~30d,在5月中下旬投放外塘,出苗規格在30~40mm,這樣可有效躲避蜻蜓幼蟲等天然有害生物,提高蝦苗的成活率及外塘養殖成功率,并可實現一年兩造。
為了獲得大規格的蝦苗,蝦苗淡化標粗放養密度不要太高,一般規格在5mm左右的蝦苗以0.5~0.8萬尾/m3為宜,否則會嚴重影響蝦苗的生長速度和淡化質量。
蝦苗經長途運輸到標粗場后,應先將蝦苗袋整體放進淡化標粗池中,打開一袋,測量袋中的鹽度,如鹽度低于淡化標粗池中的鹽度,可用蓄水池中的淡水進行稀釋,做到鹽度接近,相差不超過1‰,待袋內外水溫相近后,打開袋子,先將池水用瓢緩緩加入袋內,加滿后再將袋內的蝦苗和水一起緩緩的舀入標粗池,潑灑Vc和抗應激的藥物。
一般蝦苗需要10~20h以上的長途運輸,才能到達北方的養殖場,體質消耗非常大,又被突然投放到全新的環境中進行培育,蝦苗會產生應激反應,體質較弱的蝦苗會發生死亡。入池后應至少穩定24h以上,再加入等溫度的淡水,對于體質弱的苗,要等到48h后進行淡化水。
2.4.1 淡化的操作
讓蝦苗適應1~2d后,每天從蓄水池中向淡化標粗池中抽消毒后的純淡水10cm進行淡化,以鹽度計為準,每次淡化1.5‰~2‰左右,5d后淡化池加到1m水深,此時鹽度稀釋了一倍;蝦苗此時從4~5mm長到了8~10mm;以后每天先放出10cm的水,抽進純淡水,以鹽度計為準,每次淡化1‰~1.5‰以內,這樣再經過3~4d,淡化池中的水鹽度到了1‰~2‰,蝦苗長到了12~15mm,即可開始分苗到其他養成池中養成蝦,也可繼續標粗。通過邊進水、同時由底部排污口排出水(用40~60目以上篩網隔離蝦苗)完成了蝦苗的淡化。
蝦苗經過淡化后繼續養殖稱為標粗,建議繼續標粗到15~25d不等,標粗到30mm甚至更大,再分苗飼養,這樣成活率更高,放苗密度不超過5000尾/m3(指放滿水之后的密度)。
2.5.1 蝦苗的投喂
放苗后,蝦苗會慢慢沉底,及時投喂蝦片或蝦奶粉,P5蝦苗起喂量30g/萬尾/d,用80目以上的絹網篩搓洗過濾后喂養,每天分成6~8次進行投料。在正常的情況下,以后每天增加10%的投喂量。如此喂5~7d后,慢慢摻入0號料從而實現餌料的過渡。投喂量見表1。

表1 南美白對蝦日投餌量
2.5.2 標粗期間的水質管理
2.5.2.1 前期水質管理
P5蝦苗淡化標粗1~10d前期水質相對透明,水色較淡,隨著不斷投喂蝦片,水色自然也會變深,這個階段投喂量小,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低,標苗池可潑灑EM菌3g/m3,次日潑灑光合細菌2g/m3。
2.5.2.2 中后期水質管理
標粗11~30d,隨著蝦苗長大和飼料投喂量的增大以及排泄物的增多,糞便和殘餌轉化成氨氮、亞硝酸鹽,若不及時處理會對蝦苗造成傷害。處理方法:使用光合細菌5g/m3和5~10g/m3紅糖全池潑灑,次日使用芽孢桿菌5g/m3和5~10g/m3紅糖全池潑灑,并檢測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的含量,酌情增加和減少紅糖的用量,并排放標苗池中老水,加注蓄水池中消毒和曝氣后的新水,同時加大曝氣量。
增加培藻:每天添加5~20mL/m3小球藻種于標粗池中,對蝦苗品質有極大幫助,并可幫助穩定水質,控制氨氮、亞硝酸鹽含量,減少絮團的總量。
2.5.2.3 集污排污操作
淡化標粗池每天通過中間底排污口排污2~4次,每次排污量50~100mm,排污口用30~40目隔網隔開蝦苗;用虹吸管將錐型積污區內的污物排出,前期每2~3d一次,中期每天一次,后期每天2~3次,排污時注意蝦苗的排出。這樣可有效降低排污口的堵塞,有效除去多余碎屑和絮團,只要水質變清澈,蝦苗的生長速度就會加快,氨氮、亞硝酸鹽也就能很好的控制。
纖毛蟲是標粗生產過程中最常見的寄生蟲,其中聚縮蟲、單聚蟲、累枝蟲和杯體蟲較為普遍。發病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標粗放養密度過大、蝦苗營養不良、水溫過低等,由于以上原因,蝦苗蛻殼間隔時間增長,增加了寄生蟲附著繁殖的機會。
癥狀:寄生蟲大量附著在蝦苗體表,嚴重影響蝦苗行動,增加蝦苗的能量消耗,使蝦苗衰弱而死。肉眼觀察,患病的蝦苗行動遲緩,體表有一層絨毛狀物,攝食能力減弱,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附有寄生蟲。
治療方法:全池潑灑高錳酸鉀,用量:1~2mg/L,每天1次,連續兩天,并及時補充EM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同時加大排污量。
南美白對蝦淡化標粗過程中,隨著投餌量的增加,排泄物也在不斷增加,水體富營養化程度不斷加大,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的升高,導致弧菌引起的疾病就會爆發。
癥狀:該病癥使蝦苗游泳遲緩,常在水面和池邊游動;攝食減少或不攝食,腸道內無食物;此病傳染性強,死亡率高,在24h內造成蝦苗大批死亡,危害極大。
治療方法:每天傍晚用含量10%的聚維酮碘全池潑灑,用量為0.5mg/L,每天1次,連用兩次,及時補充EM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并加大排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