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 興
【關鍵字】 感冒;流感;區別;并發癥
近日,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2022 第24 周周報顯示,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持續上升,部分省份進入夏季高發期。一般來說,我國流感通常在冬春季爆發,但夏季出現流感小高峰也并不反常。尤其在低緯度地區,受氣溫、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全年都可能有流感發生。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此次流感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但也有人認為流感就是感冒,不必過于緊張。這是因為流感和感冒的癥狀類似,有很多人會把二者混為一談,但其實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常見的流感病毒主要有甲型、乙型。
感冒常有噴嚏、鼻塞、流涕、咽部不適等癥狀。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流感常表現為高熱(38 ℃~ 40℃),伴有畏寒、寒顫、頭痛、肌肉和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結膜輕度充血等癥狀。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
流感傳染性強,感染率高,病毒易發生變異。普通感冒傳染性較弱。
普通感冒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流感則通常在春冬季高發,偶爾會出現反季流感。
流感更容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而普通感冒很少出現并發癥。
流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在1 周~2 周內自愈,但這并不代表我們能夠放松警惕。流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發癥,主要包括:肺炎及其他呼吸系統并發癥;腦膜炎、脊髓炎等神經系統并發癥;心肌炎等心臟損傷;肌炎和橫紋肌溶解;中耳炎、肝臟損害、免疫功能紊亂、低鉀血癥、急性腎損傷等,嚴重情況下可危及生命,導致死亡。
流感并發癥的高危人群包括:5 歲以下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孕婦、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肥胖人群等,這6 類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較易發展為重癥病例,需要提高警惕。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不僅能降低流感發生率,也能降低感染后的重癥和死亡概率。在流感高發期前就接種疫苗是最理想的情況,但若流感已經爆發還沒有接種疫苗的仍建議盡快接種。因為流感季節可能同時有2 種以上不同的流感病毒株流行,而現有的流感疫苗可以預防不止1 種流感病毒感染,接種后可以繼續預防其他的流行株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