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東紅(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新蔡月亮灣醫院中醫科)
男同志經常在一起聊一些性功能的問題,談起性功能障礙,自己不行了即說是腎虛,或一說起腎虛就是性功能問題。性功能障礙一定是腎虛嗎?腎虛一定是男人專利嗎?答曰:非也,腎虛男女老幼皆有。
(1)生殖功能減退。腎虛時臨床常表現為男子陽痿早泄、女子月經不調及性欲減退等。
(2)記憶力減退。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腎精不足時則腦消髓減,則記憶力會明顯減退。
(3)腰腿疼痛。腰為腎之府,腎主骨生髓。腎氣不足或腎精不足時腰府及筋骨失去濡養,會出現腰部酸痛、骨質疏松、退行性骨關節炎等。
(4)高血壓不降。高血壓病在中醫上講是“眩暈病”等病范疇。病理多為腎陰不足,腎水不能涵養肝木所致。治療當滋養肝腎,以平肝潛陽法治療。臨床腎氣不足、陽氣不足證亦有之。
(5)反復感冒、咳喘。中醫學認為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衛氣出下焦。肺衛不固,外邪易反復入侵,反復感冒。腎不納氣,而為反復咳喘。
(6)胃腸道疾病長期不愈。一些慢性胃腸道疾病,常規健脾和胃藥不能起效,從腎入手治療保健,可取得很好療效。
(7)小兒反復尿床。腎精不足,腎氣不固,小兒會發育遲緩,出現小便頻數、尿床、盜汗等。
(8)老年人小便不利,或小便淋漓不暢(慢性前列腺炎、尿失禁等),多有腎氣不固,或濕、熱、瘀滯氣化不利所致,多虛實相兼為病。
(1)應根據腎之陰陽盛衰情況辨證補腎。腎陽虛者,補腎陽;腎陰虛者,當補腎陰;陰陽兩虛者當根據陰陽主從分清主次給予兼顧。
(2)中成藥選藥應堅持辨證論治原則。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為補腎陰中成藥,適用于腰膝酸軟、口干口渴、舌紅苔少、夜晚盜汗的患者;桂附地黃丸、右歸丸等適用于腰膝酸冷、畏寒怕冷、疼痛、小便清長或伴大便稀、舌質淡、苔白的腎陽虛患者。
(3)藥物不要濫用,如人參、鹿茸這類藥食同源之品有很好的補益元氣作用,但用之不當會產生很多不良反應,對于肝陽上亢、陰虛內熱體質的人當禁忌,以免引起生風動火,發生腦血管意外。一些膠類如龜甲膠、鹿角膠、阿膠亦應根據人的體質選用,膠類藥物多膩滯,在使用該類保健品時可加以山楂、陳皮、砂仁減少其不良反應。
(4)補腎的一些平淡食材山藥、芡實、蓮子肉等,大便秘結者慎重食用;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子、桑椹子等,大便溏瀉者不宜食用。
(5)養腎之法宜生活起居合宜,飲食均衡,勿過勞(包括房事、腦力勞動等),使精充、氣足、神旺。適當體育鍛煉,使氣血調和,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總之,腎虛以及由腎虛引起的絡脈瘀滯是一些慢性疾病和頑固性疾病的重要病因病機,同時亦是人體衰老的基礎。從治未病及治已病的角度積極護腎至關重要,顧護先天從娃娃抓起,提高生命質量,貫穿人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