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蓉(巴中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
在中醫學范疇內,癲癇被稱作癇病,俗稱“羊角瘋”“羊癲病”。其會使患者的腦功能暫時、突然失常,患者會有抽搐、意識障礙、行為異常等癥狀。其中絕大部分癲癇患者發作持續時間比較短,并且具備自限性特點。
事實上,癲癇并不可怕,它也不是不治之癥。數據顯示,經正規抗癲癇治療后,大約70%患者癲癇發作能夠得到控制,50%~60%患者經2 年~5 年治療能夠痊愈。如今,臨床上有關癲癇的治療方法非常多,包括藥物治療、生活飲食、手術治療等。醫師應該視患者的情況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案,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通常情況下,針對一年發作兩次以上的癲癇患者,一經診斷需要立即用藥;如果首次發作或發作間隔時間一年以上,需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屬藥物不良反應及不實施藥物治療的后果,將選擇權放在患者及家屬手中。
當遇到癲癇發作不要慌,需做好以下兩點:
1.維持氣道通暢。如果癲癇發作,使患者平臥,把頭偏向一側,第一時間幫其把衣領解開;如果預防舌后墜,要將舌頭拉出,避免窒息;可將毛巾放置在患者上、下臼齒之間,以免其咬傷舌頭;吸出痰液,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撥打急救電話。
2.實施安全防護。在急救過程中,不要對患者的肢體進行強行按壓,以免出現骨折情況;在癲癇發作情況下,注意保護患者肢體,以免抽搐時引起脫臼、骨折、墜床、皮膚破損等;待患者清醒,仍要安排專人守護,以免精神恍惚出現意外。加強日常防護,提醒患者適當活動和休息,以免情緒過于緊張,出現中暑、受涼、感染等情況。杜絕一切危險行為。
在生活中,癲癇患者要加強對自己生活、學習的合理安排,確保睡眠充足,避免情緒過于激動,對感染、受寒等加以預防,嚴禁從事登高、游泳等運動;科學用藥,教會家屬癲癇發作時的緊急護理方法;結合患者的年齡、心理、受教育背景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給予關懷;鼓勵患者與病友交流,幫助其樹立自信,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雖說癲癇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可怕,但仍要加強預防,使我們能夠遠離癲癇,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健康。首先,不喝生水,在飲食上加強注意,以免感染寄生蟲;對于兒童群體,還要及時接種疫苗,對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疾病進行有效預防。其次,發生意外撞擊事故時,一定要學會保護腦部,以免損傷頭部,誘發癲癇。再次,注意血壓控制,對腦血管意外進行有效預防。最后,重視遺傳因素,堅持優生優育,孕期積極做好各項檢查,不能接觸放射性物質,避免隨意用藥。
以上是有關癲癇的介紹,希望幫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癲癇,從而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使其危害減輕,確保自身早日康復。而非癲癇患者也應對該疾病有所認識,與身邊的癲癇患者友好相處,給予他們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