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易
癲癇是一種發病機制相當復雜的腦功能障礙疾病,俗稱“羊癲風”。患者會由于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癲癇突然間發作,具有反復性和短暫性的特點,發作時間2 分鐘~3 分鐘,是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
大眾通常對癲癇的印象就是患者突然倒地,兩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其實,這樣的發作形式僅僅占癲癇發作的10%,通常稱為大發作,更多的則是沒有抽搐表現的發作。但由于這些發作癥狀不典型,具有隱秘性,所以容易被忽略。
失神多見于兒童患者,主要表現為短暫的意識喪失,患者不跌倒不抽搐,看起來可能沒有任何異常,但會突然雙眼發直,中止原來的活動和談話,呼喊不能應答,手中持物跌落,頭前傾,嘴角眼瞼顫動,時有眼球顫動。有些患者可以伴隨一些無目的的、不符合情境的動作,如雙手亂摸、解衣扣、咂嘴、胡言亂語等。通常發作不超過30 秒,而后會自行恢復,但患者對發作全無記憶。
患者可在沒有任何可以引起笑容的場合和情況下反復出現刻板的癡笑,甚至有時候還伴有哭泣。這種表現通常由下丘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
患者表現為軀干、四肢近端或全身肌肉持續性收縮,肌肉僵直。通常持續2 秒~10 秒,偶爾可達數分鐘。
患者的頭部、軀干或四肢肌肉張力突然喪失或降低,發作之前沒有明顯的肌陣攣或強直表現,發作持續1 秒~2 秒或更長。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可僅有點頭動作,重者可導致站立時突然跌倒。
患者感覺局部或全身皮膚發麻,也可出現像被針扎一樣的感覺。部分患者可出現頭痛,發病前可有幻視、畏光、頭昏、惡心等先兆,亦可出現幻聽、幻嗅等異常。
此外,不自主地動作、經常原地轉圈、突然腹痛、夜游等等都有可能是癲癇引起的。專家表示:“大腦有多少種功能,癲癇發作就有多少種類型。”但這些“隱匿”的發作有時表現得不劇烈或者比較柔和,往往不能被及時發現,但發作次數多了也會加重腦損傷,甚至演變成大發作,增加治療難度。
目前,經過正規治療,70%的癲癇是可以治愈的,而且發現越早,干預越早,療效越好。所以,不能把抽搐與癲癇等同起來,它只是癲癇的眾多表現里的一種,其他非典型癲癇癥狀也要留心注意。患者要想知道自己得的究竟是不是癲癇,腦電圖檢查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24 小時長程視頻腦電檢測,是目前對非典型癲癇診斷最有價值的檢測方法。另外,影像學檢查也有助于癲癇的診斷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