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影 毛惠娜
衰弱是指老年人生理儲備下降和系統功能失調,造成機體易脆性增加,自穩能力和抗應激能力下降的非特異性狀態[1]。全球癌癥統計顯示,老年人患惡性腫瘤所占比例已達到65.5%,其中肺癌是我國老年人最常見的癌癥類型[2]。研究表明,衰弱是老年肺癌病人不良結局和生活質量的獨立影響因素[3]。而且,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衰弱的老年癌癥病人在營養飲食、身體功能鍛煉、情感支持等方面更需要護理人員細心照護,腫瘤專業醫護人員應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面支持性照護計劃[4]。但是,老年病人對衰弱管理的認知決定著臨床醫療照護計劃是否能夠順利展開。因此,本研究調查老年肺癌病人衰弱及其管理認知現狀,以期為腫瘤專業醫務人員開展衰弱管理,改善老年肺癌病人衰弱狀況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1)調查對象:選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住院的167例老年肺癌病人為調查對象,年齡60~82歲,平均(66.48±5.48)歲。納入標準: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病理學檢查診斷為肺癌;年齡≥60周歲;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衰竭的病人;嚴重的精神障礙、意識不清或認知障礙無法參與研究者。(2)訪談對象:采用目的抽樣,以最大差異選樣為原則,選取具有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的受訪對象,樣本量以不再呈現新的主題、訪談信息達到飽和為標準[5]。選擇參與橫斷面調查且被診斷為衰弱的病人,共訪談8例病人,60~69歲2例,70~79歲4例,≥80歲2例;男5例,女3例;小學2例,初中3例,高中2例,大學及以上1例;居住農村2例,鄉鎮1例,縣城3例,城市2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1)一般資料問卷調查:本研究課題組在文獻研究基礎上自行設計臨床資料調查問卷,包括病人性別、年齡、月收入、居住方式、居住地、婚姻狀況、腫瘤分期等。(2)衰弱的評估:采用相瑋等[8]翻譯并漢化的格列寧根衰弱指標量表(Groningen Frailty Indicator,GFI)。GFI分為軀體、認知、心理、社會4個維度,共15個條目,每個條目記為“0”或“1”分,總分0~15分,≥4分即為衰弱,得分越高提示衰弱程度越重,Cronbach’sα系數為0.712。
1.2.2 半結構式訪談:調查8例老年肺癌衰弱病人對老年衰弱管理的認知,分析影響病人實施老年衰弱管理措施的因素。訪談前解釋訪談目的,告知訪談對象全程錄音,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每次訪談時間為20~30 min。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在大量文獻回顧基礎上制定老年訪談提綱。訪談提綱如下:(1)您對老年衰弱了解多少?(2)您認為可采取哪些措施來管理衰弱?(3)實施老年衰弱管理措施中可能遇到什么問題?希望獲得什么樣的幫助和指導?訪談結束后24 h內由2位研究者及時將錄音資料進行文字轉換并應用Nvivo12進行管理。采用主題分析法[6]進行整理。

2.1 老年肺癌病人衰弱現狀 老年肺癌病人GFI衰弱得分為(4.69±2.51)分,其中軀體衰弱為(2.66±1.69)分,認知衰弱為(0.63±0.48)分,社交衰弱為(0.26±0.63)分,心理衰弱為(1.13±0.79)分,衰弱的發生率為70.1%。不同教育程度、居住地、收入、吸煙史的老年肺癌病人的衰弱得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臨床人口學特征病人衰弱得分比較分)
2.2 老年肺癌病人質性訪談 老年肺癌病人對老年衰弱知識缺乏,主要體現在對老年衰弱概念理解不全、對老年衰弱原因說法不一。且對老年衰弱管理不足,出現信心不足、意識松散狀況。同時,病人負性情緒積存、資源保障不充分是影響病人衰弱管理的主要因素。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老年肺癌病人質性訪談結果(n=8)
3.1 老年肺癌病人衰弱現狀不容樂觀 本研究調查發現,70.1%(117/167)老年肺癌病人并發衰弱,顯著高于陳菲菲等[7]的調查結果[36.3%(53/146)],這可能與納入研究對象來源不同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吸煙與衰弱有關,這與陳菲菲等[7]研究結果一致。提示醫務人員要幫助老年肺癌病人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戒除吸煙不良嗜好,培養有益的身心健康愛好。調查結果還顯示,教育程度、居住地、收入與衰弱相關。疾病治療費用可能增加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的農村病
人經濟壓力,使其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導致衰弱的發生,甚至增加老年病人抑郁發生的風險[8]。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老年肺癌病人心理衰弱較為嚴重,這與陳菲菲等[7]調查結果一致。對此,腫瘤專業醫務人員要高度重視低文化、低收入、居住于農村環境的老年肺癌病人衰弱的篩查,特別關注老年肺癌病人心理健康,為其提供人文關懷服務,疏導不良情緒,降低衰弱發生風險。
3.2 強化老年肺癌衰弱病人管理知識教育 本研究發現,老年肺癌衰弱病人缺乏衰弱相關知識,對衰弱的概念理解不全面且對衰弱原因知曉情況存在差異。這表明老年肺癌衰弱病人對衰弱尚未形成正確的認識,這可能影響衰弱管理態度,進而導致病人拒絕配合相關治療管理。Maxwell等[9]制定并應用老年衰弱健康教育手冊對病人進行衰弱管理,結果顯示90%受試對象表示手冊使自己理解衰弱,85%受試對象表示手冊內容激發了其行為改變意愿。一項Meta分析結果顯示,了解病人對衰弱和衰弱干預的理解、態度,納入其對衰弱干預的建議可使病人共享決策權,提高實踐參與積極性[10]。鑒于此,臨床上應注重對衰弱病人開展管理知識健康教育,傾聽其對衰弱和衰弱干預的看法,在病人理解接受基礎上,引導其參與醫療決策,增加行為改變積極性,切實保障其利益最大化。
3.3 促進老年肺癌衰弱病人自我管理 訪談發現,老年肺癌衰弱病人對衰弱管理信心不足,認為自身無法改變衰弱結局。此外,有的病人表示出院后會有些惰性、懈怠的消極心理,疏于實施健康措施。這說明老年肺癌病人自我管理衰弱信念和意識不強,自我管理能力有待加強。Cramm等[11]調查結果顯示,自我管理能力低會增加衰弱發生率,降低健康水平。而且,衰弱是個動態過程,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調整治療護理方案,可能加重衰弱嚴重程度,增加不良結局發生的風險[3]。研究顯示,基于網絡信息設計的衰弱識別應用系統,可幫助醫務人員及時識別衰弱并傳遞衰弱醫療干預措施信息,促進病人對衰弱的關注[12]。因而,建議吸取國外衰弱管理平臺系統經驗,優化平臺管理模塊,建立分級衰弱預警信息提醒裝置,督促老年肺癌病人配合實施衰弱管理措施,在此基礎上,依托平臺動態監測病人衰弱狀況,定期反饋治療護理結果,增強病人衰弱管理自信心。
3.4 改善老年肺癌衰弱病人社會資源支持系統 研究表明,由老年科醫師、康復醫師、營養醫師等組成的多學科醫療團隊管理衰弱,能有效改善老年人衰弱狀態、軀體功能和營養狀況[13]。醫務人員的支持受到老年肺癌病人認同,并表示亟需其提供營養指導信息。此外,訪談對象表示和睦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支持能帶來好心情,保障其有時間鍛煉。這反映家庭成員支持對促進衰弱管理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受訪對象也表達了不敢運動、缺牙導致飲食受限和無奈等負性情緒。因而,臨床需要組建包括家屬在內的多學科團隊資源來保障衰弱管理的實施,鼓勵病人保持積極心態,減輕心理負擔,為老年肺癌衰弱病人提供強大的信息、情感支持。
本次混合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肺癌病人衰弱發生率較高,臨床醫務人員應當重視老年肺癌病人衰弱狀況,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老年肺癌病人對老年衰弱管理認知,促進其參與共享決策,改善其健康結局。而且,搭建衰弱網絡信息平臺,動態監測病人衰弱變化,有利于持續促進老年肺癌病人衰弱的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