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劃/本刊編輯部
統 籌/錢夢佳 張 丹
實習記者/夏妍婧 欽育敏 姚冰欣 馮勇勇 孫丹陽
學生記者/梁婉冰 王奕晴 鄭思雨 袁嘉琳 黃彥媛 謝昕怡

20世紀最后一期《時代周刊》開展了一次評選活動,想選出過去這100年里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一個人。最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被一致推舉為“世紀偉人”(Person of the Century),《時代周刊》稱他為“天才、政治難民、人道主義者、原子和宇宙謎的開啟者”。
關于愛因斯坦的貢獻,當然可以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但影響我們每個人至深的,大概是他極大地擴展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想象邊界:從極小尺度到極大尺度,從宇宙開端到時間盡頭。
星際穿越、時間旅行、黑洞、宇宙大爆炸、E=mc2、薛定諤的貓……如果我們帶著這些今天幾乎已經成為“常識”的概念回到100多年前,即使是當年最有才華的人,也會驚詫于我們的腦洞為何如此之大!
這100多年的歷史堪稱一部人類腦洞呈幾何級膨脹的歷史:曾經“天經地義”的絕對時空觀被打破,“穩定不變”的靜態宇宙被拋棄,相信“決定論”的機械宇宙觀讓位于充滿不確定性的、“詭異”的量子力學世界。所有這些變化都跟愛因斯坦這個名字有關,而他改變這一切依靠的工具不是超級計算機,不是太空望遠鏡,而是他的非凡想象力。
事實上,被愛因斯坦打開的腦洞,其膨脹速度甚至超越了他本人的想象——對于從廣義相對論推導出的宇宙大爆炸和黑洞,他曾經持否定和懷疑的態度;對于受他的理論啟發而發展出的量子力學,他更是固執地拒絕接受,最終停步在了機械宇宙觀的門內。
1922年11月,愛因斯坦乘船抵達上海,在此期間傳來了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100年后的今天,我們重提愛因斯坦,不僅是向偉人致敬,更是希望今天的我們不要停止自己的腦洞膨脹,而要用自由而勇敢的想象力拓寬我們的思想與人生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