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書枝
近年來,地球上各種關于極端自然災害的報道逐漸變得頻繁起來,氣候的紊亂和極端天氣好像漸漸成為我們生活里的“日常”。我們感到疑惑,怎么總是遇到“百年一遇”的災害呢?
大衛·愛登堡在《我們星球上的生命》里講述的正是近幾十年來人類發展的“大加速”導致的地球生態系統“大衰退”的故事。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愛登堡,是英國杰出的博物學家、探險家和自然節目制作人,2022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地球衛士獎終身成就獎。寫作此書時,大衛·愛登堡已94歲了,他這一生,正好是見證有史以來人類最高速發展及其導致的種種后果的一生:既見識了無數波瀾壯闊的自然奇景,也目睹了種種人類對環境的攫取與破壞。
愛登堡用充滿情感的語言和翔實的科學數據,向我們展現了他年輕時所看到的豐饒、穩定的地球:繁榮茂密的熱帶雨林、廣袤無垠的非洲平原、深邃富饒的海洋、巨大寒冷的北極……一萬多年來,這些穩固的生態系統牢牢地鎖住了大量碳,使得地球氣候保持穩定,人類獲得了迅速的發展。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對地球資源的攫取和預支不斷加劇,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變得脆弱不已。現如今,人類已越過地球生態系統的好幾項極限,到了岌岌可危的邊緣。
讀這本書時,很難不被大衛·愛登堡對地球上生命的愛與憂慮,以及隨之而來的責任感所打動。雖然現實驚心動魄,他在書中仍不無樂觀地指出,還為時不晚,我們這一代人,是能夠不懈努力、有機會做出最后改變的人——畢竟我們人類最大的特長,就是能夠好好利用自己的智慧,改正自己的錯誤。重新野化我們的自然,遏制人類向自然無窮索取的欲望,就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恢復地球上曾經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事實上,只要人類給大自然一點點喘息的空間,大自然就會盡力恢復。到我們的下一代,是否能夠見到恢復后的、更加豐饒的地球呢?

書 名:《我們星球上的生命》
作 者:[英]大衛·愛登堡
譯 者:林 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延伸閱讀
本書有同名紀錄片,譯作《大衛·愛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