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
左讀范文
橋是技術,也是文化
◎季良綱
按照科學定義,橋是一種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類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創舉。它們或跨越江河溝壑,飛津濟渡履波濤;或雄踞危崖深谷,茫茫天塹變通途;或坐落鬧市通衢,高架橫穿顯英姿。一部橋梁史,融合了交通、道路、城建、環境、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集中體現了一個時代的科技水平,以及一代人的聰明智慧和創新價值。
《說文解字》段注里說:“梁,以木跨水,今之橋也。”木橋應是最早的橋梁形式之一,由跨河過江而引延到架于懸崖峭壁、樓閣宮殿,乃至城市空間的棧橋、天橋、高架橋等。現代橋梁縱使千姿百態,追根溯源,都可歸于梁橋、浮橋、拱橋、索橋等幾大類型。橋的出現與不斷完善,貫通南北、連接東西、跨越江海,展現了人類的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
中國自古有“橋的國度”之美譽。史料記載,商周時就有了浮橋;戰國時出現了排柱式木橋、伸臂式木橋;南北朝時有木石混合的橋;隋唐時出現形式多樣的石拱橋,如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歷經多次強烈地震、戰爭和自然災害等,逾一千五百年而不毀;宋時造橋技術突飛猛進,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新式橋梁,如名畫《清明上河圖》里雄跨汴河、極富美感的虹橋,便成為經典;明清時期西南地區還出現了滕橋、索橋等,如建于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橫跨大渡河的瀘定橋,就是由13根鐵鏈構成的鐵索橋。中國古代橋梁建筑藝術,堪稱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跡。其中,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湘子橋,因設計科學合理、建筑工藝先進、橋體造型優美、實用功能明顯、建筑時代久遠,被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橋作為實用與藝術的融合體,如梁橋的平直、索橋的凌空、浮橋的韻味、拱橋的涵影等,無不顯示出工程與藝術結合的精妙風采。英國科技史家李約瑟說:“沒有中國橋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許多古橋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讓工程技術與人文精神交相輝映,別有特色:長安灞橋的柳絲、揚州二十四橋的月光、蘇州楓橋的鐘聲、西湖斷橋的邂逅,還有錢塘江大橋下的怒濤、盧溝橋邊的槍聲,或寄寓一個美麗夢想,或承載一段歷史傷痛,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情懷。橋既是工程技術的化身,也是精神家園的載體。一座橋,一段故事,一份情懷。造橋人、過橋者、寫橋人,他們共同演繹的故事,成就了豐富而獨特的橋文化。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橋梁建筑技術日臻完善。橋梁不僅建在河江之上,而且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間,橋路相連,橋與隧道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間,連接更遠的世界,創造出一個個偉大的工程奇跡,演繹出一串串精彩的橋梁故事。如杭州灣跨海大橋征服了舉世聞名的錢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橋長達165千米,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高鐵橋;而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長達55千米,橋、島、隧道結合,成百上千的技術人員連續攻克了“五大制約性難題”,共同完成了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座由鋼鐵與水泥結合而成的巨龍,成為科技創新的高地、人才成長的搖籃,迄今已經獲得專利授權53項、軟件著作權11項。
一座橋,一個傳奇,是非凡的人間奇跡!一座橋,一段歷史,折射出新時代的精神風貌,也成為了創新文化的顯著標識!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不僅是人們的浪漫想象,更是現代科學發展與工程技術的完勝!
(選自《科學二十四小時》,有刪改)
右寫作文
我的學校
◎鄧子軒
我的學校坐落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北新街西段,坐南朝北,是一所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的示范學校。
走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紅色跑道和綠茵球場構成的大操場,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一圈200米的塑膠跑道,踩在上面感覺很有彈性,去年學校對跑道進行了翻新維護,平整度更好了。
教學樓共兩座,被命名為“追夢樓”和“筑夢樓”,分別坐落在操場的西側和北側,呈反“L”形。兩棟樓都是4層,共有近50個教室。
“圓夢樓”建在操場南側,是一座新建的七層綜合樓,二、三、四樓與教學樓相連互通,五樓設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這是平時大家最好奇也最想來的一層。實驗室隔壁是兩個計算機教室,每個教室都安裝有60臺高配置計算機,整體裝修非常有科技感。計算機教室旁邊是科技室,它滿足了我校對科技活動的基本需求,拓展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學習生活。六樓是領導辦公室,七樓則設有會議室、錄播室,校園電視臺也在這一層。
學校在三座樓之間的連接處建了多個“幸福書吧”,設計簡約但內容豐富,這里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片天地。課余時間,我一定會來這里遨游書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另外,我們學校還開設了公眾號,每天都會有專人負責編輯并上傳一些活動通知或校園新聞,讓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能及時全面地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
這就是我的學校——商洛市初級中學。正如我們的校歌所唱:“幸福校園,播種希望,商初為我插上奮斗的翅膀……”
【陜西商洛市初級中學】
點評
小作者以“總分總”的結構組織全文,并對學校的整體布局、建筑內部結構、各種設施等進行了說明,總體按照從“硬件”(操場、教學樓、綜合樓)到“軟件”(幸福書吧、公眾號)的邏輯順序來介紹,重點部分則依照空間分布來介紹,層次清晰,詳略得當。作文中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體現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亮點借鑒
說明文是客觀地向人們介紹事物特點或事理知識的一種文體,準確嚴謹是它的顯著特征。說明文的嚴謹性不僅體現在語言上,還突出體現在結構、內容、邏輯等方面。
1.語言嚴謹。作者在介紹中國橋梁的分類時,羅列出了浮橋、排柱式木橋、伸臂式木橋、木石混合橋、石拱橋、鐵索橋等橋的專有名稱,既淺顯通俗,又專業嚴謹。文章多處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也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2.結構嚴謹。作者以“總分總”的結構組織素材:第一段從總體上說明了橋梁的實用價值和文化價值;二至五段分別從中國橋梁的類型、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建造工藝以及取得的成就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最后兩段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對橋梁的作用進行了簡要概括,既照應了開頭,又深化了文章主題。
3.內容嚴謹。作者在文中所舉的例子并不是隨意選取的,而是根據內容需要而選擇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按照時間順序說明中國橋梁種類時,列舉了趙州橋、虹橋、瀘定橋等;說明中國橋梁的文化價值時,列舉了長安灞橋、揚州二十四橋、蘇州楓橋、西湖斷橋、錢塘江大橋、盧溝橋等;說明現代中國橋梁取得的成就時,列舉了杭州灣跨海大橋、丹昆特大橋、港珠澳大橋等。這些橋梁都極具典型性,讓人一目了然。
4.邏輯嚴謹。本文主要介紹的內容不是實體的橋梁,而是中國橋梁的建造技術和文化價值,屬于抽象的事理。作者在介紹時按照由表(技術)及里(文化)的邏輯順序行文,邏輯清晰嚴密,讓讀者不會覺得晦澀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