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玉潔 施芊蕓(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
近年來由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也使其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重點關注的國家,雖然在聯合國貿易公約中對于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并沒有明確的國家規劃,但是中國的崛起讓以美國為首的一系列國家開始強調發展中國家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責任,根據我國近階段的調查來看,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外貿易,因為中國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為許多發達國家提供生活必需品和貿易商品,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國的碳排放量。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中國的碳排放量在未來十年之內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碳排放量第一的國家,雖然在聯合國的一系列貿易承諾書中發展中國家并沒有被限定碳排放的義務,但是近幾年來,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的過程中,一些發達國家一直想要我國承擔溫室氣體排放減排的任務,而且在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極力勸導下,聯合國已經將發展中國家所承擔的具體減現排異物納入后京都進程中,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領軍人物,也被各國密切關注。在聯合國行動計劃中要求,中國等一系列發展中國家在技術、資金和能力建設的支持下,采用節能減排的發展方式,并且將這一行動作為可以預測、可以報告和可以檢查的方式展開。這一行動計劃雖然明確了發展中國家節能減排的任務,但是卻沒有具體要求節能減排的形式,以及節能減排的目標,也沒有說明應該用什么樣的程序來讓發展中國家開展節能減排工作,而且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該如何對發展中國家節能減排行動作出評判等,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所以說在后續的發展進程中,中國應該承擔什么樣的節能減排義務,是我們目前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方面,我們主要面臨的是國際壓力,從1950年到2002年期間,中國的歷史累積排放量非常少,而且化石燃料燃燒出來的二氧化碳只占全世界排放量的10%不到,而很多發達國家到目前為止,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的過程中,排放量早已超過中國的數值。除此之外,中國的人均排放量水平非常低,國際能源機構也對中國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行了統計,中國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僅占到世界平均水平的第94位,但是在后續的發展中,我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開始逐步提高,如果我國繼續采用這樣的發展策略,那么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談判方面,我們將會失去自身的優勢。如果想要在國際談判中處于一個主動的地位,并且為我國爭取到更多的利益,那么,就需要尋求全新的科學理論,制定出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責任部分,履行節能減排的任務。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導致溫室氣體大量增加,是因為近年來我國的進出口經濟貿易有了很大的提高,因為進出口經濟貿易的迅速提高,導致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急劇增長,但是,進出口貿易是為了許多發達國家的生產和生活需求,所以說,我國增大的這些碳排放量也不僅僅是我們自身發展的問題,也有其他發達國家中的一部分責任。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明確,我們節能減排的目標以及節能減排的形式,并且履行我國關于節能減排方面的責任,通過應用技術手段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來降低我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尤其是在國際貿易視角下,針對中國碳排放責任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形式和履行的目標,因為我國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都與國際貿易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所面臨的壓力非常大,而且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佼佼者,我國已經是很多發達國家所重點關注的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明確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完成怎樣的任務,以及我們應該對溫室氣體的排放承擔什么樣的責任,還有之所以會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的原因,以及該如何對國際貿易中碳排放進行控制,這些都是我國目前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國際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而市場條件也不允許我們放棄國際貿易,所以說,該如何在國際貿易和碳排放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這就是我國的科研人員所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要盡量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解決這一問題。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國民經濟有了很大的增長,而貿易作為其中的主導因素,更是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始,中國的貿易經濟就得到了非常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在2004年,中國對外出口的貿易貢獻率達到了34%,雖然在2004年到2005年間貿易增長了28%,但是同期的增長率確實下降了17%,尤其是我國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人工勞動力的成本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貿易地位就不像原來那么穩固,但是短時間內,貿易順差的狀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我國近年來之所以能夠實現貿易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國的消費水平以及投資需求都越來越高,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雖然能夠促進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但是也會迅速消耗我國的國內能源,以水泥出口為例,在2016年到2017年之間,我國的水泥生產同比增長了15%,出口量也上升到了24%,水泥的生產量從原來的800萬噸增加到了2600萬噸,雖然水泥的大批量出口符合了國際市場的需求,但是也會消耗我國國內大量的能源,很多發達國家之所以要搞進出口貿易,就是因為要把高耗能的產業向國外轉移,減輕自己國家內部的能源消耗。
就我國目前的市場調查情況來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確實和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有著非常大的關系,相關研究表明,二者之間是呈正相關關系的。而近年來,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大量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和發達國家之間進行的進出口貿易以及發達國家在我國的消費投資所需要的工業生產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有了很大的增加,自2008年以來,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數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國也一直享有著世界加工廠的稱號,而大量的進出口貿易商品導致了我國高碳強度和高耗能加工技術的發展,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我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而且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既然要提高進出口貿易總額,并且從中獲取利潤來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那么就要承擔這些生產產品所帶來的全部成本,溫室氣體排放量就是其中之一,以最簡單的化學原料加工為例,在化學原料加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在冬季供暖的過程中,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在采用煤氣供暖,在燃煤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雖然燃煤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但是,貿易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二者相較而言,還是貿易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影響比較大。
從查閱各方面資料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結論,雖然中國的碳排放量增加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在這其中也必須要考慮到相關的歷史發展因素,以及對外貿易投資所造成的原因,針對我國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提高重視程度,在各個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國際貿易作為一個國家的碳排放是世界性的,如果負責人員只是關注國內的碳排放,不僅會影響到我國自身的經濟利益,甚至還會影響到我國在國際經濟貿易圈中的地位。
在后續的國際談判當中,中國對于溫室氣體排放責任的劃分一定要進行重新定義,對于聯合國也要提出重新鑒定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減輕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責任和義務,畢竟中國目前是發展中國家,在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發達國家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對于溫室氣體排放量責任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除此之外,在針對碳排放量問題上,相關負責部門也要注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國際貿易商品上,由于世界各國對于中國產品需求量提高,因此,中國在制造這些產品的過程中,碳排放量一定會有所提升,這些碳排放量的產品都是由于進出口的消費者所導致的,所以說,不僅是我國,國外的一些國家也要為自己承擔一定的責任,不能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的責任,一味地強加于中國身上,或者是一味強加于其他發展中國家身上,發達國家在其中也有著很重要的原因。
中國的貿易順差不僅體現在大量的碳排放當中,還有中國內部環境資源的消耗。雖然近年來我國依靠著貿易交流,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認的一個問題就是,近年來,我國的環境狀況也越來越糟糕,雖然我國已經提出了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和綠色貿易理念,但是國內同時也必須對環境以及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節能減排也一定要作為在進出口貿易當中的重點項目來進行培養,并且把節能減排作為全世界的國際責任,而不是讓中國一國來承擔,畢竟中國制作也會提高碳排放量的原因就在于進出口貿易,而進出口貿易則是服務于大部分發達國家,所以在針對碳排放量問題方面,消費者也要承擔很大的責任。相關部門負責人也要注意把節能減排和國家發展目標進行統一結合,在不斷變化的發展中形成更加良好的節能減排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承擔起我國的碳排放量責任,并且減輕國家環境的污染。在國際上也要結合其他發展中國家對于進出口貿易當中的碳排放量問題加以研究,對我國內部的環境以及氣候變化都要加以關注,畢竟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的氣候變化,相關部門對于這一問題一定重視起來,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減排方案。
在我國后續的發展中,相關部門對于貿易增長當中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增加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應該盡量采用更加環保的理念,對貿易增長進行綠化,也就是說,在進行進出口貿易的過程中,雖然產品的生產會帶來很多的碳量排放,但是只要通過增加環境稅或者是進行綠色投資等一系列方式,在我國貿易生產的過程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綠色貿易體制,并且,對于對外貿易,也要有一定的限制。我國國內的產品生產和出口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帶動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但是在碳排放量問題上,確實也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隱患,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很多發達國家的矛頭都已經指向了我國,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更要引起絕對的重視,對于相應的進出口貿易產品,一定要給予相應的限制,在產品和生產限制的基礎上,再降低碳排放量,就可以對貿易增長起到一定的綠化作用。按照我們最初的實際想法來看,在未來,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量應該會越來越頻繁,但是因為疫情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我國的貿易生產,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我國作為疫情后經濟復蘇最快的國家,在貿易增長方面,確實恢復得也非常良好,在這一基礎上,就更要采用綠色貿易的方式來減少我國碳量的排放。
在貿易角度下,中國碳排放量增長的原因并不只是因為要促進自身的發展,也是為了推動國際市場消費進程,所以說,相關負責部門要對這一個現象重點研發,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國際發展趨勢,制定出能夠符合我國發展需求,并且還能夠節能減排的綠色發展戰略,在國際發展中承擔我國應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