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工藝研究所,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項目后評價能夠為未來投資決策提供指導借鑒,對于項目投資活動的順利開展有著重大積極意義。PDCA循環管理法運用科學合理的統計思想以及處理方法,用以促進工作開展,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PDCA循環又被成為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PDCA循環管理法運用于項目后評價過程中需要把控好以下四個階段。
(1)針對項目后評價的實際狀況展開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問題。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開展項目后評價的全面調研工作,運用靈活多元化的調研方式,針對項目專業人員以及數據收集人員等展開調研,以具體專業項目劃分調研內容,分析存在的實際問題;
(2)對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基于全面分析的重要基礎之上,通過參與人員進行投票或者選擇其他方式,以大部分人達成的共識作為主要原因;
(3)結合主要原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舉措。不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后評價工作的流程環節加以規范。還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高效組織現場調研工作。加強后評價報告總結編輯的語言邏輯、層次性、綜合性,利用數據指標開展定量分析。
貫徹落實應用計劃的各項要求。執行環節中應當根據項目后評價的基本流程來組織落實,注意把控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嚴格執行措施計劃。
將計劃執行結果與計劃要實現的目標加以對比。檢查階段中需要對項目后評價的各項內容指標進行充分對比,檢查計劃與措施實際落地執行的情況。明確項目投資預期目標的達成效果,對于項目規劃的合理性加以把控,了解項目主要效益指標的實際達成情況。
(1)總結成功經驗,制定明確的標準。基于項目后評價管理的制度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著手,堅持制度先行,落實規則先定的基本原則。分析總結評價過程中的有效經驗,整理成功的應用手段與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提煉成經驗。為未來的項目后評價工作提供標準,嚴格落實標準流程規則,促進后評價效益的有效提升;
(2)對于未解決的問題或者新暴露的問題,可以轉入下面新的PDCA循環之中進行再處理。對于該項目后評價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重新進行原因分析,重新制定解決措施,便于接下來的后評價過程中能夠得到切實解決,逐步建立新的完整合理的PDCA循環管理[1]。
根據項目實際,通過設置組織機構、配備工作人員、優化工作流程、日常管理、責任分工等多個方面,劃分不同階段進行具體細致的工作規劃,加強責任分工,保障責任落實,促進后評價工作順利高效的組織落實。
項目后評價管理小組應當結合項目實際特點,明確項目后評價的目標對象、評價范圍以及要實現的目標,以此制定不同階段后評價工作計劃安排。
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效建設應當嚴格堅持對應性與可比性原則,遵循可操作性原則,保障其與建設項目前期評價、項目實施過程評價指標體系的高度統一。分別通過定量與定性指標反映項目績效水平與管理水平,后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應當融合符合不同建設項目的通用性指標與個別建設項目獨有的專用指標。
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的開展,應當清晰地評價內容與對象,并采用相適應的評價方法,比如對比法,因果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等等。后評價工作過程中,結合項目實際特征,分章節評價應當運用前后對比法以及有無對比法。
后評價其本質是項目后期階段對于整個項目進行全面回溯,同時要對結果加以發散,總結行業中的成功經驗,對比項目指標之間的差異性,同時分析差異出現的主要原因。這對于后期同類型的項目決策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幫助控制項目投資的風險性。
項目后評價能夠為未來的投資決策提供借鑒指導,幫助控制投資風險性,提升投資回報。PDCA循環管理法應用于項目后評價過程中,有助于促進流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提升項目后評價管理的實效性。